陈富山,王思谦,杨俊飞,艾永忠
(1.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2282;2. 河南四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2;3. 陕西基业长青新材料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2000;4. 榆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我国的铁路、公路、市政等基建项目的大量开工,混凝土用量也快速增长,砂作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砂具有短期不可再生的特点,过量开采会破坏河道,危及生态环境,很多地区已经限制或直接禁止了天然砂的开采。在我国西部贵州、重庆、四川等省份,受地理条件限制,天然砂资源极度匮乏。这使得建设用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机制砂的使用,可以避免河砂滥开滥采,保护河道,减少运输成本,在混凝土中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开展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工作,对混凝土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机制砂也叫人工砂,是通过制砂机、除尘设备等将岩石经逐级破碎、筛分、除尘加工成的粒径不大于4.75mm 的颗粒,用于替代混凝土中天然砂的材料。石粉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 75μm 的颗粒,其成分与母岩一致。许德兴[1]等人认为,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石粉含量过大和过小都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
由于生产企业选用的制砂机和生产工艺不同,市场上机制砂的质量差异较大。优秀的生产厂家,可以做到对机制砂的级配、粒型、石粉含量、MB 值进行精准地控制,并保持稳定。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这种机制砂短期内难以普及。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机制砂都存在颗粒级配、粒型、石粉含量波动范围较大的缺陷,这就给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多少,对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进行了量化调整,以供大家参考。
(1)水泥:重庆华新地维水泥有限公司采用新型干法旋窑工艺生产的 P·O42.5,其主要指标见表1。
表1 水泥性能指标
(2)粉煤灰:重庆华珞粉煤灰有限公司 F 类Ⅱ级,45μm 方孔筛余量 22.1%,烧失量 3.10%,需水量比 98%,28d 强度活性指数 76%。
(3)机制砂 1:重庆喆松鑫磊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Ⅰ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 3.2,MB值 0.8g/kg,石粉含量 7.0%,压碎值 22%。
机制砂 2: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Ⅰ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 3.1,MB 值 1.0g/kg,石粉含量 14.9%,压碎值 21%。
机制砂 3: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Ⅰ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 3.1,MB 值 1.0g/kg,石粉含量 17.1%,压碎值 22%。
机制砂 4:重庆喆松鑫磊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Ⅰ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 3.2,MB 值0.8g/kg,石粉含量 5.0%,压碎值 21%。
(4)河砂:湖南洞庭湖天然砂,属于Ⅰ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 3.1,表观密度 2670kg/m3,含泥量2.1%。
(5)碎石:重庆市长寿区生产的石灰岩质 5~25mm 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 0.8%,压碎值 8%。
(6)石粉: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45μm 方孔筛余量 12.6%,碳酸钙含量 83%,MB 值 0.9g/kg,流动度比 102%,28d 抗压强度比 71%,标准稠度用水量28.0%,比表面积 358m2/kg。
(7)减水剂: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CA-I 聚羧酸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与水泥、粉煤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减水率 26%,含气量 2.5%,坍落度 1h 经时变化量 20mm。
(8)拌合水:可饮用地下水。
选用 C35 配合比来进行不同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混凝土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时,砂率在河砂配合比基础上提高 2%,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基本保持一致。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 可以看出,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在 7.0%以内、水胶比在 0.38 时,同工作性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与河砂基本一致,此时,河砂的砂率可作为机制砂的等效砂率;等效砂率可以将石粉从砂中区别开来,不将石粉做为机制砂的全部,以区别通常意义上的砂率。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可以通过等效砂率来体现,在一定含量石粉时混凝土已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坍落度因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增加而减小,故在调整配合比选取砂率或等效砂率时,需要兼顾石粉含量。
当石粉含量继续增大,石粉含量分别在 8%、10%时,混凝土的流动性随之变差,要达到相同工作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或减水剂用量将相应增大。因此将机制砂石粉含量 7.0% 作为一个界限,对超过该界限部分的石粉进行量化计算,采用同水胶比来进行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补充,从而使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要求。选用目前普遍使用的 C40、C35、C30 配合比来进行试配。试配过程及混凝土工作性能详见表3。
表2 石粉含量对 C35 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表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由表3 可以看出,机制砂石粉含量超过 7.0% 时,通过计算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超过 7.0% 的含量,采用同水胶比对该部分石粉进行用水量补充,调整后的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作性要求,其坍落度实测值略大于石粉含量 7.0% 的配合比,由于该石粉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基本一致,混凝土的粘聚性无太大差异。同理,随着粉体材料总量的增加,要达到同样工作性的混凝土,就应该增加同样水胶比所对应粉体的用水量。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电通量
机制砂 1、机制砂 2、机制砂 3 石粉含量分别在7.0%、14.9%、17.1%,通过表4 对比,机制砂石粉含量在 7.0% 时,各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最高、电通量最小,且优于河砂混凝土。主要原因是适量的石粉具有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石灰石粉使砂浆连通孔变少,降低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提高了其强度及耐久性能。石粉颗粒具有改善胶凝材料级配的作用,通过减小空隙率来减小用水量的需求。
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进一步增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逐渐放缓。石粉含量为 17.1% 时,混凝土 7d抗压强度只达到同龄期河砂强度的 70% 左右。后期随着龄期的增长,该影响逐步缩小,至 120d 龄期时,抗压强度趋于一致。56d 与 120d 龄期的混凝土电通量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有微增,但增幅不大,处于同一水平。主要为大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浆体中过量的石粉在混凝土结构中造成过度填充,增大了水泥颗粒间的距离,影响水泥水化胶结后的交联,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缓慢。随着龄期的增长,胶凝材料会充分水化与石粉一起形成致密结构,后期强度与耐久性有快速增长。
(1)通过计算混凝土中机制砂石粉含量超过 7.0%的部分,采用同水胶比来对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进行补充的调整方法,使混凝土工作性差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小。
(2)采用大石粉含量的机制砂进行混凝土配制时,建议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验收龄期宜为 56d 以上。
(3)对早期强度增长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