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离咲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社区是垃圾分类的起点。作为参与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可以在《条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专业作用。
但现有的政策对于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没有明确的界定,社会组织在工作中缺乏与社区基层部门联动的依据;社会组织自身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限制了其作用发挥。而且,社会组织的资源有限,无法有效发挥其在基层的作用。
基于此背景,9月24日,由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联合零废弃联盟(以下简称“零盟”)举办,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支持的“公益1+1—北京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交流会暨试点资助项目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顺利召开。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书记许伟、主任温育梁、副主任高学东,北京协作者专业支持部主任杨玳瑁,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华北项目中心工委主席朱仝、垃圾管理高级项目官员杨子羿,零盟理事安旭、秘书长田倩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还邀请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市垃圾分类专班专家组组长王维平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春燕,北京市海淀区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和谐中心”)研究员、社区服务专家组组长张丽曼教授,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唐莹莹和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项目主管朱金芳进行主题发言及案例分享。
王维平教授围绕新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北京市垃圾分类最新政策进行解读。他说:本次立法改变了过去斥巨资大规模建设后端处理设施的模式,将重心前移,更强调减量化、资源化,重视规划和建设分类运输处理设施;对各相关主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正在制定计量收费细则;最重要的是将垃圾问题定位为“社会治理”,即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组织应抓住居民知晓率、参与率这些核心指标,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推动;并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参与“十四五”规划建议,完善行业规则,协助执法检查,成为社会共治中的重要一环。
唐莹莹以“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重点和难点”为主题,分享北京市已经明确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垃圾分类动员方式,注重考核居民分类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厨余垃圾分出量和分类质量等实效指标,并采取不分类不收运的措施倒逼社区分类工作。她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某社区,2019年还担心定时定点会引起居民不满,但2020年“五一”节之后由于得到立法支持,果断采取撤桶并站措施,一个月后大部分居民都能配合。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要扮演好协作者、支持者、陪伴者的角色,识别街道、居委会、物业、垃圾分类公司、居民积极分子等相关方的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此外垃圾分出量等数据收集也很重要,能显示垃圾分类的实效,激励各方信心。
张丽曼教授从有害垃圾管理角度出发,与社会组织分享“建立社区有害垃圾健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和尝试”。她举例,和谐中心于2014年成立生态社区建设委员会,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帮助社区建立有害垃圾管理的长效机制上,已在全国10座城市多个社区推动社区有害垃圾管理。主要做法包括培训地方社会组织并协助其建立示范点;在示范点组建社区环境管理领导小组;社区设置有害垃圾细分类装置和社区暂存点,并设专人负责日常运营;修改物业合同,纳入垃圾分类和有害垃圾管理的内容;通过培训宣传,建立家庭危废自我管理系统和行为规范,发放家庭危险废物收集瓶和家庭汞泄漏急救处置箱;帮助示范社区对接有害垃圾回收企业形成闭环,及时清运并做好数据统计。
李春燕结合其社区工作经验进行“让‘垃圾分类’成为社区居民新的生活方式”案例分享。苏州桥西社区把垃圾分类打造成一个平台,融入了厨余就地循环、社区种植、共享工具箱等项目,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度。她强调,只有充分发动居民、服务居民,让居民有获得感,垃圾分类才能变成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朱金芳与社会组织伙伴就“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工作指导及案例”进行分享,结合团队多年在社区垃圾分类领域的经验,建议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首先要明确目标,即促进居民自己产生垃圾分类行为。初期调研是很好的机会,可以让居民意识到本小区就要开始垃圾分类,同时发掘出新的志愿者。其次,互动式宣传更加重要。面对面的入户宣传和桶边值守,可以触达每一个人,让信息传达更准确,更容易建立信任感。入户和桶边值守志愿者应经过培训,掌握准确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正确的示范。例如,告知居民垃圾分类是垃圾产生者的责任,避免对二次分拣的依赖;对于未分类的居民,说“我来替您分”并不是适合的引导,而要鼓励居民自己分类,使用“小区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您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给一些建议和指导,明天希望您自己分类”这样的话语。
在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指导下,由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及北京协作者发起的“公益1+1”资助行动,希望充分整合支持性组织的平台优势、基金会和企业等资助方的资源优势和社会服务机构的行动优势,携手服务困难人群、解决社会问题。诚如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华北项目中心工委主席朱仝所说的那样:要解决垃圾分类这个社会难题,需要政府、专家、基金会、社会组织、社区和公众各方力量共同协商行动,才能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