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斌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岗监管局畜牧兽医科广东深圳 518116)
链球菌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大部分的链球菌是非致病菌,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体内,是哺乳动物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动物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或外部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时,也可能会发病。部分链球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如C群的类马链球菌和兽疫链球菌,D 群的猪链球菌。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给高密度养殖的规模化养猪场造成重大损失的猪链球菌Ⅱ型,它所引起的以急性型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猪链球菌病,发病突然,传染速度快,病程短,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死亡率也极高,且能致人感染败血症、链球菌感染中毒休克综合症及耳聋等疾病。本病不仅严重危害到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危害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养殖者必须要重视本病,了解本病,并做好各种防治措施,并加强对生猪从业人员的保护,才能有效地降低人畜染疫的风险,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需氧或兼性厌氧菌,α 或β 溶血。按兰氏分类法[1],根据菌体荚膜多糖的抗原特性不同,可以分为35 个血清型(1-34 型以及同时含有Ⅰ型抗原和Ⅱ型抗原的是Ⅰ/Ⅱ型)。引起猪链球菌的病原体主要是C 群(败血症,关节炎,肺炎)、D 群(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E 群(淋巴结脓肿)以及I、R、S、Q 等群,其中以E 群最为常见,流行范围最广。但危害最大、致病性最强是属于R 群的猪链球菌Ⅱ型(SS2)。感染人的链球菌主要属于A 群、B 群和R 群。在平板培养基上可观察到链球菌的菌落较小,灰白透明,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直径为1~2μm,多呈单个或双个存在,卵圆形或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上链球菌呈长链状,多为4~10 个菌体,链越长,致病性越强。本菌无鞭毛,不能自由运动,也不形成芽胞,但有脂多糖为主要成分的荚膜,能产生溶血素。链球菌对光照、干湿度等外界环境的耐受力相对较强,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病畜排泄物中可存活3 个月以上;在死猪尸体(4℃)中可存活1 个月以上;在水中能存活1~2 个星期;在60℃水中也能存活10min 以上。但本菌对酸碱度比较敏感,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就可以轻松地消灭它,例如2%的氢氧化钠溶液。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带菌猪,大量病原体存在于病猪的鼻腔、扁桃体、消化道、乳腺及生殖道等部位,经排出体外后污染猪舍、运输工具和活动场所等外界环境以及饲养工具、饲料、饮用水等物资,进行污染环境的水平传播,在青年猪的感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染疫的其它家畜如牛,羊,家禽(鸡、鸭),犬类,猫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此外吸血昆虫和鼠类作为传播媒介在传染本病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病可以通过生猪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皮肤创伤口进行传染。其中以猪群间的接触性传播(包括间接的环境污染水平传播方式)最为主要,母猪与仔猪的垂直传播(新生仔猪分娩时产道感染)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此外健康猪群与病猪或带菌猪直接或间接接触会出现持续感染的情况。
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猪,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都能被感染,其中以3~12 周龄的仔猪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其次育肥猪感染率也较高,本病在我国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特别是夏秋季节(7~9 月份)最容易流行,在一些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不好、饲养经营不善的规模化养殖场常呈大规模集中暴发,农村散养多呈地方性流行的特点。
临床症状是初步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时间和症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急性败血型:最急性型病猪往往亳无征兆突然倒地死亡,不表现出任何症状;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上升到41℃以上,废食,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眼角膜发绀,流泪;耳尖、腹部、四肢周围皮肤充血,呈紫斑状,部分病猪患上关节炎,跛行,震颤。多发生在青年猪,育肥猪或母猪。
2)脑膜炎型:该型多见于哺乳期仔猪,体温升高到40.5℃,食欲不振,鼻腔有黏液性鼻涕,出现抽搐,磨牙,空嚼,仰头,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后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作游泳状;个别病猪会出现关节肿大等症状。
3)关节炎型:该型病猪多由上面两型病猪转化或继发形成的,也有发病时就表现为关节炎的病猪,主要表现为一肢或多肢关节肿胀,不能站立或高度跛行,体温升高,体型消瘦,虚弱。
4)化脓性淋巴结炎:该型病猪以颌下淋巴结化脓炎症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颌下淋巴结,咽部,颈部、耳下等淋巴结肿胀,热痛,硬化,化脓;病程长达3~5 个星期,但一般不会致死。
1)微生物检测方法:取病猪肝脏、脾脏、淋巴结或关节液等样品制成涂片,用革兰氏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上镜检,可见单个、成双或3~4 个菌体串连成短链或8~10 个菌体排列成长链的革兰氏阳性菌。然后无菌操作把上述病料接种到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在恒温箱中37℃下,培养48h,可见灰白色的圆形,表面微隆起,光滑湿润的小水珠状菌落,且鲜血平板上有完全溶血现象,再染色涂片镜检。
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操作比较方便,成本较低,准确率高,是养猪场自检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免疫荧光技术,玻板凝集试验,SPA 协同凝集试验和荚膜反应。其中SPA 协同凝集试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
要鉴别本病与仔猪副伤寒病、猪瘟、猪丹毒、李氏杆菌病等疫病最好是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仪来检测病原体,效果最好。
1)当发现病猪时,要马上隔离治疗,对病死猪及其呕吐物、排泄物和残留的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的猪舍、活动场所、饲养工具等用0.5%的过氧乙酸进行彻底的消毒。
2)加强管理,科学饲养,认真执行养猪场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做好“除三害”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营造有利于生猪健康生长的环境。
3)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因链球菌种类多,不同菌苗对不同血清型的猪链球菌感染并无交叉保护作用,因此必须要选择当地流行的血清型弱病毒疫苗来进行免疫预防。
4)本病一般常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来治疗。例如败血型病猪,可以使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注射2.5mg/kg·bw,2 次/d,连用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