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保护实践*

2020-11-30 14:41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技艺

郭 艺

一、手与工具:生产力带动技艺传承

传统社会手工艺被视为重要的生产力,衣食住行都与手工艺密切相关。手工艺伴随着社会变迁,一方面改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激发审美需求,从而促进了手工艺的发展。手艺,顾名思义,与“手”关系密切,手上的功夫尤为重要。掌握手工艺要通过手的长期训练,既是手感的把握,亦是经验的积累。手工艺者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达到手脑并济,身心合一。“熟能生巧”便是在实践中获得娴熟技艺的成果,所谓“巧”,是手的功夫达到了某种境界。手工艺者没有天生的“巧”,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砺,才能拥有“巧手”“巧工”“巧匠”等高超技艺。

技艺随着传承人的传承,带有时代的印记。毋庸置疑,工具对传统技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技艺的高低依赖于手对工具的掌控。传统工艺的工具大多是手工艺者自己打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不合手,方不方便,只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对于使用了多年的熟悉的工具,手工艺者通常是不离不弃,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工具有着特殊的情感,根据个人的习惯自己加工工具,以求得心应手,使工具与人的操作产生无与伦比的和谐。手工艺的生命力在于有市场的支撑,有了相应的市场利润,与之相关的技艺就不断有人传承。为了获得市场效益,提高产能,降低手工成本,必然会改良制作工具,当然,前提是工业革命带来技术的革新。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大量推广手工艺机械化,比如木雕打坯机、电钻的使用等。随着工具的改变,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工艺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倡导保存其核心技艺,那么,如何界定核心技艺?笔者认为,具有模式化的传统技法,并能通过该技法完整呈现手工艺美学特征的技艺就是核心技艺。随着新型机械工具的运用,手工艺的创造、表现方式也因此丰富起来,以手工为主的技艺,在使用电动工具降低劳动强度的过程中,工艺的技术程度、人对材质的感觉以及手感的形式都在发生变化。

以青田石雕工艺为例,手工艺者大多采用机械化的工具,高效而便捷,手工艺者体会到,采用机械工具塑造初坯,再通过传统工具精雕细琢,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达到非常理想的工艺效果。然而,一味追求机械工具带来的快速简便,使原本传统手工艺的技艺风格逐渐弱化。可以想象,手持快速运转的工具时,手工艺者很难进行细致的思考,因而是人在配合工具;而使用传统的工具则更加注重造物的过程,人在掌控工具的同时也会赋予雕刻更多的情感与内容。因此,保留核心的传统技艺,对于维系传统工艺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考察贵州蜡染技艺,其工具一直延续最初的状态,即采用铁质蜡刀为工具,以刀代笔。为了让蜡保留液体的状态,每一道线条完成之后,都要再次蘸蜡液,这样反复的过程要占用近三分之二的工时。如果对蜡刀工具进行改良,不仅能提高效能,而且有助于技艺的精进。保留蜡刀的形态,可以借助电力保持温控,自动输送蜡液,如此,虽然还是手工操作,但大大提高了工时和效益。工具的改良极大地推进了蜡染工艺的产业化发展。

技艺的存续依赖于项目的生命力,市场效益无疑是推动项目传承的内生动力。对于代代相传的技艺,随着社会变迁,不仅功能发生变化,且作为商品生产的手段也在改变,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力。作为非遗保护的传统技艺,在不改变技艺特点,合理提高工具的效能,提升手工艺表现力的同时,也为手工艺的生产提供了保障,有利于项目的传承发展。

二、乡村技艺:乡村振兴的一种路径

对中国广大的农民来说,手艺是其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男耕女织、晴耕雨织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家庭副业与农业生产一样,是个体小生产者和农业经营者同时兼顾的。在中国自然经济的模式中,手艺成为一部分农民的生存途径。我国手工艺与农业、商业的关系密切,在土地稀缺的乡村,从事农业的人们多改做手艺,避免因土地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让依赖农业为生的人们谋求另一条生存途径。所谓“百工之乡”的地方,几乎都是人多地少的状况,对于讲究地缘与人情关系的社会,同一地域的人们相互帮扶,共同摆脱贫穷,谋取更好的生计,某个群体集体从事同一项手艺,逐渐便会衍生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类。

在乡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地缘、血缘关系并不像传统社会那样起重要作用,具有乡土文化的传统逐渐消失。一方面,与民俗生活相关的乡村手工艺渐渐脱离生存土壤而逐渐式微;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民俗的兴起,存在于乡村生活中的手工艺迎来了复兴的契机。传统手工艺是乡村民俗生活的一部分,振兴乡村手工艺,不仅保留了乡土记忆,而且弘扬了乡村的文化传统。

自2017 年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非遗保护中心”)着手乡村手工艺的转化,带动乡村的振兴。省非遗保护中心与文创团队合作,对接地方的非遗保护中心,组建乡村振兴特别行动小组。省非遗保护中心、地方非遗保护机构、文创团队、非遗传承人四力合一,实施乡村振兴计划。首先由省非遗保护中心制定规划和方案,各地非遗保护中心配合文创团队具体操作。乡村振兴计划在浙江中部地区金华的浦江、武义、义乌、永康等地试点,这些地区保留了较完整的传统乡村生活方式,人多地少,手工艺作为副业比较发达,但由于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手工艺的附加值无法得到提升,为此从事手工艺的人群也愈加稀少,只有老年人继续从事手工艺的营生。特别行动小组分几个阶段开展相应的工作。第一阶段是策划发动,组织各部分人员参与,合理分工,精准定位,确立目标,形成完善的工作计划,以便逐步实施。第二阶段进行各项目的调研、采集、分析,与传承人沟通,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转化,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保留原有的工艺样态,进行包装的重塑,以适应现代审美,同时更为卫生方便;另一种是完全改变原有的形态,汲取其特征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当然,两种途径的选择是依据项目的特性进行不同的转化。第三阶段是实施,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转化策略,形成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确定商业定位。与此同时,挖掘阐释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产品背后的故事,提炼特点特色,确定商业推广模式。第四阶段是与市场接轨,形成良性循环的业态,如一根面、豆腐皮、红糖、年画、锡雕等项目,通过几个阶段的推进,形成了乡村文化特色产品,消费群体扩展延伸至城市,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乡村手工艺的利用,在转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产品品质,更要挖掘文化内涵,传达有内容的故事。民俗民风是孕育乡村手工艺的沃土,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是时代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态,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非游离于生活之外。

三、工艺消费:技艺传承的现代形态

社会背景与生活状态决定了消费的趋向,手工艺作为非遗,具有诸多文化要素。审美与技艺一旦进入市场,就纳入市场的评估体系,而传统手工艺均可作为商品,满足实用与鉴赏的需求,赋予商品更高的附加值。

当工业化产品以价廉实用而广泛占据人们的生活时,手工艺产品的功用会越来越弱化,加之手工劳力和工时的高成本,手工艺在实用产品中无法彰显其技艺的价值。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消费呈现多样化,稀缺性与唯一性满足了一些消费者的需求。奢侈品具有排他性,成为商家挖掘的营销手段,手工制作技艺工本和创造性成为顶级消费品的噱头,从而达到个性化的要求,手工艺产品的独特,恰好迎合了这种消费需要。虽然这种商业模式传播了手工艺的文化性,但终归是属于小众消费,并不能普及到广大社会民众。尽管如此,时尚还是引领了消费趋势,小众成为都市流行的风向标。大众商品以价廉物美为主导,而有温度的手工艺产品滋润着疲惫的都市一族。他们推崇工艺精神,欣赏手工的亲和力,在其中体悟用心和灵性。

传统工艺纳入非遗项目名录,进行分类保护,合理利用,传播推广。目前实施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省非遗保护中心作为桥梁,有效地把传承人、设计师、市场营销以及媒体人整合在一起,共同为传统工艺保护提出合理方案。连续三年举办的“大匠至心·传统工艺振兴沙龙”活动,内容包括研讨、展示和案例分享,为传统工艺合理利用搭建平台。在展会的传播上,每年制定不同的主题,推广传统工艺的转化成果,还将举办传统工艺大展等系列活动,发现、鼓励年轻人参与到传统工艺振兴中。传承人作为项目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更大。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推动传统技艺转化的驱动力还是市场,市场不仅为传承人带来经济效益,并且有效地助推传统工艺进入生活,使得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

结语

合理利用是推动非遗项目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传统工艺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需要通过销售产生经济效益,这是维系非遗项目生命力的重要途径。曾经在生活或生产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技艺,在当代大多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其社会价值必将弱化。如何让传统技艺进入现代生活?如何让其符合现代市场规律?这就要有针对性地对传统工艺进行转化,即在使用功能、审美标准以及消费定位上进行改变,使其成为具有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如此,不仅通过传统技艺再造了产品,也解决了传统工艺知识产权的边界问题,维护创造者的权益,并合理利用和发展传统技艺,使其得以赓续传承。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技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