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毛荣华
(江山市畜牧兽医局浙江衢州 324100)
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NDV),它是一种单链RNA 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病毒颗粒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少数呈长杆形的,直径在100~400nm之间,有包膜,是比较大的RNA 病毒。NDV 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共有13 种基因型,但它只有一种血清型,其中对我国鸡养殖业影响最大的就是VⅡ型毒株。该病毒对外界自然环境的耐受力比较强,但对乙醚就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品也能轻易地灭杀该病毒,如3%~5%的甲酚皂溶液。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原体存在病鸡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体液、粪便及所有器官中,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它常存活在鸡舍、饲料、饮水和饲养工具中。该疫病主要传染方式是呼吸道传染,此外健康鸡群与病鸡或带菌鸡直接接触,眼结膜、皮肤伤口及有损伤的生殖交配都能传染本病。本病对不同的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容易感染,其中以20~40 日龄的免疫雏鸡和免疫过的产蛋鸡最容易发生。该疫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在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冬春季节发病最为集中,特别是在管理不严、环境卫生恶劣的小养鸡场,更容易引起本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由于非典型新城役主要发生在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上,因而接种过一次或数次疫苗的青年鸡或种蛋用鸡发病率与致死率要低得多。该病发病较慢,病程较长,而且临床症状也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闭目贪睡,羽毛松乱,暗淡,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发出“呼呼”怪声,腹泻下痢,有的病鸡出现歪头扭颈的神经性症状。雏鸡死亡率比正常高3~4 倍;蛋鸡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较多,但很少出现死亡。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及小肠呈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充血、肿大,腺胃乳头肿胀,但很少见到出血点,腺胃与肌胃交界处也出血,口腔、咽喉、气管有稠状灰白色黏液,气囊黏膜出血。
1)显微镜直接涂片镜检。采用发病鸡或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肺脏或心血等样品制成涂片后,用革兰氏染色液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检查,未发现病原菌;
2)血清学检测。HI 抗体试验:没有患病鸡群的新城疫HI 抗体滴度较为一致,离散度小,而患病鸡群的新城疫HI 抗体滴度差异巨大,极不整齐,离散度也很大。使用鸡新城疫单抗酶联诊断试剂盒来检测,该方法能直接从鸡群中检测新城疫强毒株,能排除疫苗毒的干扰,更加准确更加高效。
通过对非典型新城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的分析,然后再结合显微镜直接涂片镜检的筛选、血清学检测和鸡新城疫单抗酶联诊断试剂盒的检测,就可以确诊本病了。
1)加强鸡群的喂养管理,注意饲料的科学配比,尽量喂食高品质的全价饲料,并增加青绿色饲料的比重,绝对不要用发霉变质或低营养的食物来饲养,以免引起鸡群抵抗力下降,体质差而容易染上本病。
2)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病死鸡时,饲养场要立即对病死鸡进行高温焚烧后直接深埋等无害处化理,不能随意丢弃或出售,以防止造成本疫病大面积的发生和流行。
3)规模化的养鸡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以棚舍为单位做到全进全出,不准与猪、牛、羊、鸭、鹅等家畜家禽混合饲养,做好鼠类及吸血昆虫的消灭和防鸟工作。
4)加强养鸡场的环境卫生清洁管理工作,要做好消毒工作。例如棚舍可以用5%的氢氧化钠热溶液加0.5%氯化钠喷洒消毒,或福乐马林与高锰酸钾熏蒸,效果都很好。
5)免疫接种。接种疫苗能提高鸡群的抗体水平,降低本病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范围。但是要注意的是使用的疫苗必须与该鸡场或当地流行的新城疫病毒的毒株类型相一致,否则免疫效果不明显,甚至还会诱发本病。现在我国流行的以VⅡ型F 基因为主的毒株,所以要选用带F 基因的VⅡ型毒株的灭活苗,效果最理想。此外一定要按疫苗的操作标准来执行,要不免疫效果也不好。
本病的病情复杂,多有继发感染,治疗比较困难。但早发现,早治疗,还是能极大地降低规模化养鸡场的综合损失。例如用中药制剂荆防败毒散,每吨饲料加入1kg,全天喂食,连续使用7d,效果明显。
非典型新城疫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根据其症状进行相对应的保守治疗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肉鸡的出肉率以及蛋鸡的产蛋率。还要注意防止病鸡被大肠杆菌、支原体或禽流感病毒等致病因子入侵,产生继发感染,形成多重交叉感染的重大疫情。因此防治该疫病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