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国
(青州市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500)
随着国内居民对牛奶认可程度的不断提升,奶牛养殖业也迎来巨大发展,大型规模化奶牛场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奶牛存栏量翻了几番,一些优秀企业不断诞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和就业,也稳定了牛奶市场供应。但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类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防止带来经济损失。支气管肺炎即属于常见的奶牛传染疾病,又称小叶性肺炎或卡他性肺炎,是指细支气管和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和脱落上皮样细胞的炎症。临床上以呼吸加快、弛张热型、听诊有捻发音,叩诊有局灶性浊音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犊牛和老牛,以晚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
基本上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尤其当天气大幅降温时,缺乏有效的保暖应对措施,突然的冷空气侵袭牛群造成受寒,又或者有些牛已经感染肺炎而通过咳嗽将飞沫传染给其他牛,造成持续性感染,当牛的免疫力稍弱时造成病菌大量感染而发病,常常先引发支气管炎,而后继发本病。
多见于流感、巴氏杆菌病、肺线虫病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邻近器官炎症的经过中。
上述因素作用机体,呼吸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引起支气管炎,然后炎症沿支气管黏膜向下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引起肺组织炎症。
1)全身症状较重。精神状态较差,不思饮食,结膜潮红或发组。体温升高达39.5~41℃,弛张热型。脉搏增数,呼吸频率比较快,并且伴有呼吸困难。病初,干性痛性弱咳,以后转为湿咳,日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
2)胸部听诊,病灶部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达40~60 次/min,混合性痰液,流黏液性鼻汁,可闻捻发音、支气管呼吸音、干啰音或湿啰音。胸部叩诊,可闻小片浊音区,常分布于肺脏的肩前叩诊区。
炎症呈小叶性特点。在肺实质内,特别在肺脏前下部,散在一个或数个孤立的、大小不一的肺炎病灶。病牛的肺部变的硬而紧实,取出放入水中可见直接下沉。在刚刚病变的区域,肺组织的颜色变化较小,依然为红色或者灰红色,而病变较久的区域则呈现为灰白色,纤维化明显,挤压时可以见到黏稠分泌物流出。
根据病牛的发病时间,发病历史,临床症状,发热,呼吸症状、肺部病理学检查等,可以做出诊断。
加强护理,抑菌消炎,祛痰止咳,制止渗出,以及促进渗出物的吸收与排除,对症治疗。
1)加强护理。应及时消除致病因素,保持病牛安静,牛舍应温暖,喂易消化的饲料,勤给清洁饮水,适当户外运动;
2)抑菌、消炎。为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炎症消散,可向气管内注入抗生素,将青霉素100 万IU 或链霉素1g 溶于1%普鲁卡因溶液15~20mL 内,缓慢注入气管中,1 次/d,连用3~6 次;或向气管内注入5%薄荷脑石蜡油10~15mL,1 次/d 或隔日,连用4 次。配合应用可的松,能提高消炎的效果;
3)祛痰止咳。当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时,应用溶解性祛痰剂,氯化铵10~25g,内服,1 次/d,或远志酊10~20g,内服,1~2 次/d。当频发痛咳而分泌物不多时,可选用镇痛止咳剂,樟脑磺酸钠30~50mL,内服,2~3 次/d;
4)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常用10%氯化钙溶液或10%葡萄糖酸钙液静脉注射100~150mL;
5)对症治疗。当呼吸困难时,氨茶碱1~2g,肌内注射,2 次/d。为增强心脏的机能,改善血液循环,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樟脑磺酸钠、中药洋地黄等。为防止肺水肿、毒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适时使用利尿合剂,即10%葡萄糖500mL、3%氨茶碱70mL、安钠咖20mL、10% VC 30mL、5%盐酸普鲁卡因10mL、氢化可的松60mL,混合后静脉注射;
6)中药疗法。止咳化痰、疏风解表的方剂:紫苏、桔梗各30g,麻黄、荆芥、防风、当归、甘草各15g,杏仁、白前、百部各20g,陈皮45g,研末,加杏仁水40mL、远志酊30mL,温水适量,一次灌服。中药麻杏石甘汤:麻黄15g,杏仁、生甘草知母、连翘、桔梗各30g,石膏10g,黄芩50g,二花、元参、麦冬各4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本病尽量以预防为主,只要平时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能大幅降低发病几率。具体来说:①注意犊牛的引进,确保引进犊牛身体健康无疾病,不会带来引入性传播;②平时注意牛场的管理,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和天气剧烈变化时节的管理,防止牛群受寒;③增强牛群的运动,增强牛群体质,尤其是犊牛体质,青绿饲料的供给一定要充足,并坚决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也尽量不饲喂粉碎度过高的饲料,避免粉尘引起牛的咳嗽继而引发本病;④建立体温监测机制,每天由饲养员汇报牛的体温情况,出现发热及时处理;⑤出现病牛及时隔离,控制飞沫的传播。只要做好以上措施,基本上可以杜绝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