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形神兼备,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心正”,而后“笔正”。细细领悟,于共产党员的修养、从政多有可鉴之处。
墨藏血肉,字含筋骨,忠诚品格刻心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一名共产党员的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亦如书法之笔、方正之心。对党保持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必须不含任何水分,不含任何杂质。党员干部要细照那些对党大忠大义的明镜,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牢记宗旨,爱党、信党、忧党、护党,锤炼“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政治定力,淬炼铁一般信仰,把忠诚刻进灵魂、融入血脉,使之成为骨血里的本色,把“共产党员”四个字写得方方正正。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实干精神要树牢。王羲之的书法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这得益于他的“笔山”(练字用坏的毛笔)和“墨池”(洗笔的小水池)。最是实干见真章。靠着风钻、钢钎、铁锤这些简单工具,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苦干36年,黄大发带领乡亲们硬生生地用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天河”——“大发渠”;甘肃省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在茫茫沙漠上植树造林,与风沙大漠作斗争,历经38年,书写了由“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有人说:“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党员干部要常照黄大发和“六老汉”这些明镜,以“叩石垦壤,挖山不止”的执着和韧劲,撸起袖子,挽起裤管,铆足“实”的干劲,能干会干、苦干实干,把“共产党员”四个字写得硬硬朗朗。
错落有致,疏密相宜,看齐意识须增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像一篇精致优美的散文一样,讲究的是形散神聚,一脉相承,贵在严谨齐整,一个优秀的政党莫不如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一叶小舟”变成“巍巍巨轮”,由“13人”发展到今天的“9000万+”,主要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有着强烈的看齐意识。看齐,是一种政治自觉,是看得见的哲理。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站稳立场、校准坐标、把清航向,把“共产党员”四个字写得整整齐齐。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给人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气节风骨、人格力量则能养天地正气、引万众归心,言之能服人、行之能示人、召之能率人,这块招牌上的四个大字,需要每一名共产党员终生感悟、修炼、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