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骊吉
跨国翻拍知名作品,“本地化改编”难免经历双方观众的对比挑剔,而“高度还原”有时却也未必能得到认可。尽管“还原度”是原作的粉丝对于改编作品的一大评分点,但历史上也有奇妙的失败案例,证明这事并不容易。
曾经有这样一部跨国改编经典日漫的好莱坞商业大制作,用心对照原作还原经典场面,选择了在全球拥有超高人气的演员担任主演,最后的结局却是差评如潮,票房惨败,它就是2017年派拉蒙出品的真人版电影《攻壳机动队》。
1995年改编自士郎正宗的同名漫画的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由押井守执导,不仅是手绘动画的代表作之一,也作为一部优秀的科幻片载入影史。该作带来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未来世界,社会被庞大的信息网络连为一体,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部件代替。故事的主角草薙素子是一位全身“义体化”的神秘女性,她带领着秘密行动小组“攻壳机动队”,专门解决这个世界的新型犯罪事件。
不难从好莱坞翻拍的《攻壳机动队》中看到它对原作的“致敬”,影片不仅没有变更原作的故事舞台——以香港为蓝本设计的赛博朋克东方都市“新港”,还以成熟的电影工业还原了原作动画的经典分镜,比如草薙素子那背朝都市夜景的纵身一跃。电影单是制作成本就高达1.1亿美元,好莱坞知名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饰演草薙素子,五彩斑斓的全息街景如梦似幻,连扮演机器人艺伎的群演都接受过专业的艺伎培训,机器人艺伎精细的机械面具都是实物,里面放置着电池、风扇,以及能让演员能听到导演指令的耳麦。然而,这部制作考究的电影从2016年发布第一张定妆照开始,就被源源不断的争论包围。
好莱坞版《攻壳机动队》里的草薙素子仍是原作的亚裔女性设定,斯嘉丽·约翰逊为此染了一头黑发,并且有特殊的视效技术让她在电影里看起来更像东亚人——这让“反对白人演员抢占亚裔角色”的声音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抗议者并非针对斯嘉丽,而是反对好莱坞由来已久的“种族霸权”,浓重的抵触情绪最终反映在了票房上。这部翻拍经典IP的大制作科幻片,在北美市场仅收获4000多万美元,随后中国市场被寄予厚望,然而因为影片的口碑平平无奇,当时大部分中国观众都选择了同期上映的“速激8”。根据第三方机构估计,如果算上宣传费,好莱坞真人版《攻壳机动队》最后至少亏损了数千万美元。
即使抛开演员的争议,好莱坞版《攻壳机动队》也很难说是一次让观众满意的翻拍。看过原作的观众大都觉得这部电影相比原作只是照猫画虎,好莱坞的商业化剧本简化了原作细腻的哲学思考,斯嘉丽饰演的不再是迷茫的壳中幽灵,而更像女版“机械战警”或是走进科幻电影片场的“黑寡妇”。原作的粉丝只愿将之视为一部俗套的好莱坞科幻动作片,有着“高度还原”的外壳和不得原作精髓的灵魂,但它不是大家心中的《攻壳机动队》。
如今在好莱坞大厂宣布改编知名日漫的新闻下,很少能看到叫好的评论,原作粉丝尤其表现得忐忑不安。“致敬原作”之难,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