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凌峰
(广西南宁市纪委监委 广西南宁 530000)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门户,因其所处地缘优势,长期以来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自2004 年中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以来,便承接了中国- 东盟友好往来的一系列重要活动。经过长期发展,中国- 东盟博览会、中国- 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系列项目层次越发多元、规模越发壮大。由此形成的 “南宁渠道” 这一服务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桥梁,在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新冠疫情等复杂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构建 “南向、北联、东融、西合” 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官方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发生巨大逆转,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成为其主要的贸易政策基调。美国官方为了转嫁国内矛盾,主动挑起了与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贸易摩擦,企图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全球贸易秩序受到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受阻。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后,美国疫情极度恶化造成国内矛盾加剧,企图通过遏制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在国内鼓吹所谓 “中美脱钩论”,将中美双边经贸发展关系对立起来,具有“新冷战” 思维。
在新冠疫情加剧以及中美经济 “脱钩” 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受到极大挑战,许多国家的企业纷纷生产停工、物流中断,全球经济发展减缓。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美国对华关税提升,跨国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在美国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的背景下,部分在华美国跨国企业存在向外转移的可能性。同时,美国国内疫情不断恶化,对于医疗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可能会使美国政府处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推动关系美国民生的在华美国企业回迁美国,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中美经济向 “脱钩” 方向发展。目前,美国政府将关键技术视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限制出口,而中国生产新冠病毒检测测试剂使用的关键原材料自身能力不足,使得中国医药产业受到关键原材料 “卡脖子” 影响。在医疗产业关键技术上,中国必须促进自主研发,才能减少对美国进口产品的依赖,这一定程度也会造成中美经济的 “脱钩”。尽管在短期来看,中美经济交流会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中美经济 “脱钩” 方向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面对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美国掀起的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环境,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信心没有被动摇,合作基础也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始终倡导全球化,都是全球化与地区合作的受益者。中国与东盟国家坚持地区互联互通发展战略对接,建立了十分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数据显示,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 年1-2 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5941.13 亿元。2020 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投资达到62.3 亿美元,同比增长53.1%,占中国2020 年上半年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的76.7%,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9%。2020 年1-8 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4165.5 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在2020 年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显示出双边长期以来稳固坚实的合作基础。
一是独特的地缘和经济条件。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经济互补性强,经过长期合作,双方经贸合作已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特点,为双方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优越的政策环境。中国- 东盟自贸区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以来,由于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协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的门槛都降低了,自贸区红利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三是有效的抗疫合作。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都遭受重创,中国与东盟守望相助,积极开展抗疫合作,有效缓解了地区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中国和东盟双边建立起商务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积极探讨搭建中国- 东盟和东亚区域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网络,有效维护地区供应链产业链和金融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严重扰乱了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的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中国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公开透明态度,及时向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东盟国家作为较早受到疫情冲击的地区,与中国最早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中国与东盟召开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新冠肺炎问题的多边会议,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分享抗疫经验,相互及时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与帮助。在双边积极有效的合作与努力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中国与东盟共同抗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表率,为维护本地区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产业格局因疫情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收缩,呈现出链条向区域化整合的趋势,这使得中国和东盟产业供应链捆绑进一步加深。据统计,2020年1-4 月,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39.4 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43.3%,是中国对 “一带一路” 沿线53 个国家投资额增速的三倍以上;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3%,2020 年1-4 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整体缩水6.1% 的背景下表现突出。中国与东盟作为区域合作伙伴,双边产业供应链合作得到加强,共同维护了地区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
广西地理环境集沿海、沿江、沿边于一体,东连粤港澳大湾区,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十八大以来,中央赋予广西 “三大定位”,即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 “一带一路” 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体现出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
广西处在 “一带一路” 交汇对接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的重要节点、关键区域,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地位突出。通过连续成功承办16 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等各类国际性展会、论坛活动,积极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2004 年,中国- 东盟博览会正式确定将其永久性会址选在广西首府南宁。经过16 届的成功举办,广西积极通过推进中国- 东盟博览会,不断加深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持续丰富展会内容、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呈现出展会、功能、平台全方位升级的发展态势。中国- 东盟博览会已经成为促进东盟与中国经贸、投资、旅游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 东盟博览会秉承 “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 的宗旨,充分反映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促进优势互补,深化经贸合作。南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南宁渠道”功能,为共建“一带一路” 共同实现本地区繁荣。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2019 年10 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作为由国务院批准的指导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文件正式签约发布,带来以海陆联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目标、新机遇,标志着西部地区开始走向大开放时代。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出一条贯通南北、联通陆海的新通道,形成西部地区的 “发展高速网”,伴随中国与东盟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不断深化合作,两者形成的网格化互联互通模式,为中国与东盟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门户,集聚比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以海、陆、空、信息为重点,打造四位一体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将以此为契机,有效对接 “一带一路”,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辐射范围,加强与周边西部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交通、经贸、信息、港口等方面加强与沿线地区的合作,推动广西开放发展形成新格局。
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枢纽、新高地,使 “南宁渠道” 也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渠道。“南宁渠道” 发挥着服务东盟、服务广西、壮大广西的桥梁和辐射作用,为本地区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西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项目合作。“两国双园” 便是近年来深化国际合作的一项新模式,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互设产业园区、联袂发展。目前,广西已与东盟的7 个国家开展园区合作,正在建设和推进的园区有10 个。其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的 “两国双园” 崭新合作模式自2012 年及2013 年分别启动以来,互动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国际产能合作逐渐深化,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打造的中越 “两国双园” 项目,项目进展顺利,作为 “双园” 之一的越南谅山北投产业园将于2020 年底前试运营。
通过 “两国双园” 模式,中国与东盟国家充分发挥两国各自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扬长避短,中国与东盟应进一步加强 “两国双园” 有关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地通过合作使两国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市场开放,实现合作共赢,为促进东盟各国发展,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做出贡献。同时通过 “两国双园” 的实践,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实现双边贸易发展,深入推进中国西部大开发,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促进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新纽带,旨在通过交通运输渠道建设、物流通道建设、国际贸易通道建设,在西部地区形成通道沿线的 “点” 和 “轴” 聚集,在枢纽地区营造贸易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形成有机互动、互联互通的发展新模式,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国际贸易新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中国和东盟双向经贸发展走廊,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发挥重大作用。
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辟出的新路网、新航线、新物流,带来的新市场、新动能、新贸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广西必须不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提升地区基础设施能力、信息共享、物流体系等方面建设,通过 “南宁渠道” 平台,强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的交流合作,才能为构建双赢发展新格局打下基础。机遇在于广西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激发出中国与东盟贸易潜力,为双边扩大各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中国内陆快速成长的内需市场,将通过新通道给东盟国家带来新的贸易机会,也触发了中国西部地区产业要素重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不断提高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水平与东盟国家的成本优势形成互补,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
中国- 东盟博览会创办16 年以来,广西首府南宁市的 “东盟元素” 逐渐浓厚,人文交流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关系的一大亮点,也已成为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和中国民间有识之士,利用民间渠道推进双边民间往来。人员交流和人员往来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
中国与东盟应进一步发挥文化纽带的联系作用,运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建立起以教育培训为特色的人文交流长效机制,积极搭建 “互联网+”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造具有中国东盟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心,开展国际化人文交流活动,促进中国和东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打造中国和东盟的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共训、岗位承包等合作机制,培养精通两地的国际人才,建立中国东盟高等学术技术人才基地。发挥中国- 东盟自贸区优势,在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创新激励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使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专业人才集聚地,吸引集聚从事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东盟企业落户南宁,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