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媒体记者的必备素质及培养策略

2020-11-29 14:26:21
记者摇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群体受众时代

全媒体时代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利共赢的时代,同时也是二者逐渐趋向融合的时代。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能力以及必备素质,紧密贴合当前时代发展进程已经成为现阶段全媒体记者的必修课程。

媒体优势的核心也是人才优势。在全媒体时代下,各新闻单位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有必要不断强化新闻记者的全媒体素养。

一、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全媒体环境中,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采集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以更为有效地挖掘潜藏于信息海洋中的高价值信息,从而完成信息收集工作,并且熟练地予以处理,从而更为有效地传递给受众群体,满足其基本信息需要。

与此同时,全媒体记者还需要结合新闻事件的传播特征来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用于判定相应新闻适合发布在什么平台,采用什么样的编辑形式,是文字模式、音频模式还是影像模式,以此来保证新闻内容能够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要,从而深度激发受众群体的思考。

二、全媒体记者的培养路径

1.更新优化培养观念

第一,全媒体记者需要走出对自身职业的认知误区,并不要求全媒体记者将所有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可以试着想象记者在文字采访的同时还需要精确记录新闻关键点,同时还要抓拍精彩瞬间,出镜时还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对全媒体记者来讲,团队合作要比个人全能更为科学合理。

第二,应该不断更新完善工作理念,不管是仍旧在校园中学习的准记者还是已经工作的记者,都需要参与业务培训教育,不断强化自身对各种新媒体工具的使用认识,提高摄影、编辑、采写水平并熟练应用各种网络工具,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媒体记者。

2.开展多元化培养课程

首先,需要不断增强记者的写作素养,结合媒介特征来开展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其次,需要锻炼提高记者自身的多媒体能力,不断提升记者的专业技术能力,诸如网络技术、音频制作技术及视频制作技术。最后,要重点培养记者对不同媒介工具的统筹掌控能力,保证其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种软件、平台,获取相应的信息,发布相应的信息,保证信息内容具备良好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3.强化互联网思维

在全媒体环境中,面对各种媒介产业的冲击,记者需要积极地改变现有思想,摆脱传统传媒理念的限制,全面强化自身的互联网思维,不断增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在新闻工作中顺应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学习。记者需要对现阶段受众重点关注的信息渠道进行调查,对多渠道受众类型作出合理分析,满足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的需要。

在全媒体环境下,受众和信息的发布人员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沟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受众群体对当前新闻信息的认可度,所以,媒体记者需要不断加强对用户体验方面的重视,为受众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自身全媒体素养的形成。

4.完善培训反馈机制

在针对性地强化全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构建专门用于互动交流的平台,此举主要用于实现记者和受众群体的有效互动,帮助记者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受众群体关注的时事热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向。记者可以利用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发布相应的新闻信息,此举不仅能够拉近和受众群体的距离,而且还能够促使记者之间相互评价彼此的作品,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高度。

此外,还需要构建培训反馈机制,其核心目标为增强全媒体记者的能力,将此作为核心支撑,不断强化监督培训管理,更为有效地规范记者的思想及行为。例如,记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微博或微信平台上,让同行能够看到,同时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以不断促进记者的成长与发展。

总之,在全媒体环境下,如果想要不断强化全媒体记者的素质,就有必要构建与其相关联的全媒体记者互动平台及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从而促使全媒体记者形成更为完整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养,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对优秀传媒人才的需求。

5.实现一专多能

如果从传统媒体角度来讲,记者所需完成的任务通常是对自己工作领域的深度学习,包括文字、摄像及摄影技能等,此类职业技能可以说是传统媒体记者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而在全媒体时代来临后,新闻报道模式产生巨大的变动,传统的媒体报道形式在此种情况下产生巨大转变,仅仅依托文字、摄像与摄影的方式难以完成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与传播工作,可以说全媒体时代无论是对新闻的传播速度还是新闻的基本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需要不断向综合型记者的方向发展,提高全媒体表现能力。

在现场编辑工作完成后,判定新闻信息是否足够真实,而后可以直接将其发布在微博上,通过图文或微视频的方式来发送到手机客户端或门户网站,同时还需要时时刻刻地关注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的反响,积极地和受众群体交流互动,及时评价反馈,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满足当前时代下的受众群体需要,切实改变现有传媒业的形态。

三、结语

总之,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是大势所趋,记者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充分意识到全媒体时代的特性,精准判定全媒体时代的优势及其对记者专业素质的新要求,并有意识地加强对全媒体时代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新闻记者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养,能够通过模块化的培训活动增强自身认知能力及对各种全媒体工具的使用能力,向行业内部的优秀榜样看齐。■

猜你喜欢
群体受众时代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