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精心细致的采访,再有能力的记者也很难写出冒着热气、接着地气的作品。道听途说、闭门造车那不是新闻。可见采访之于后期创作显得颇为重要。作为一名记者,怎样才能使采访采到关键处、访到新闻眼,这些都需要记者在采访环节时时留心、处处用心。
正式介入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其实是很重要的,它也是决定采访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它也是绝大多数记者极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那么在正式介入新闻事件或采访对象前都有哪些必要工作呢?
记者平时要注意多积累一些常用知识,也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的看法和观点。记者要做杂家。一旦确立采访主题,可以立刻对受访者、涉事者发生的相关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到关联,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临近采访,记者还要有目标地关注相关受访者的背景、现状。对新闻事件的原因、进展等进行初步了解。对新闻事件的内在逻辑或关键人物进行细致剖析,同时还要考虑受众对该新闻事件的心理预期和心理诉求等相关问题。
此外,记者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采访相关的专业常识。比如,做经济报道的采访,应该了解“GDP”“三去一降一补”“六保”等基本概念和缩写专有名词。
如果把这些准备工作看作是走街问价的过程,那么正式采访就进入到出钱采买的实质性阶段了。采访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记者接触的采访对象几乎都是陌生人,怎么才能让两个陌生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消除陌生感,彼此敞开心扉,这就需要记者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采访环境,让受访者卸下防备打通沟通障碍,与此同时利用闲谈的机会用心观察,探究对方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用最短的时间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
笔者的一个同行是个新记者,去采访贫困户时问道:“你之所以贫困,是不是和你坐过牢有直接关系?”结果受访者一时语塞,只说了一句话:“这个和我坐牢没有任何关系。”最后,采访止步于此。这次采访没有成功的原因,就在于那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受访者的反感,问题直戳受访者的痛处。由此可见,恰当的发问是何等重要。那么记者在采访中应该如何提问呢?
1.抓住恰当时机,巧妙切入主题
2003年,笔者第一次去采访“当代雷锋”郭明义,见面时问了他很多问题,但他总是回答一句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后来,笔者发现他胳膊上贴了一个厚厚的胶布,经过追问知道这是他刚刚献完血后还没来得及取下的固定针眼的胶布,于是改变采访计划,就从义务献血说起,结果郭明义语出便一发不可收,采访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因人设问,巧用提问方法
采访中,记者要针对受访者巧妙设计问题,因人而异采用发问方式。
①直抒胸臆。换句话说就是直来直去表明态度,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方法多用于采访一些领导干部和一些知识水平、个人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都有较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他们交谈不需要绕弯子,往往记者一抛出问题,他们就会心领神会。当然,这里所说的直抒胸意也不是一见面就直白地提问,在提问前,还是要简单寒暄、表达得体,营造一个轻松的采访环境,这也是很必要的。
②间接启发。所谓间接启发就是不采取直来直去的提问方式,而是拐个弯儿从其他方面切入,逐渐把谈话内容一点点引到提问的正题上。这种提问方法多用在一些不善言谈、性格内向或者见了陌生人就有拘束感的人。同样,在采访正式提问前,寻找时机尽最大可能摸清他的自然情况,然后从他最擅长也是最能引起他心理共鸣的事情和问题切入。
③言语刺激。也就是说要用心理学知识,用言语“刺激”的方式,将采访对象的心里话挖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采访效果。这种情况下,记者要适当采用刺激对方的办法,促使对方敞开心扉畅谈。
④投砾引珠。换句话说就是抛砖引玉,引来受访者的金玉良言。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本身信息量大、新闻亮点很多的受访者,因为长期工作习惯对这些亮点感到习以为常,在他本人看来这些不值得说道。这种情况下,记者就要采取投砾引珠的办法,勾起受访者的广泛联想,从而得到采访所需的素材。
⑤巧妙印证。在做经济类报道中会遇到一些细节、数字、时间节点等问题叫不准,这就需要在采访中进行核实,根据现场采访的实际进展、采访氛围和采访环境适时进行提问。
⑥宽狭兼用。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采取宽狭兼用的办法,就是说既要提一些宽泛的问题,也要提一些精细的具体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聆听。记者要做一个懂得聆听的听者,这样也有利于在采访对象的倾诉中抓住一些新闻关键点和采访要点。那么记者应该如何聆听呢?
1.聆听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是整个事件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整段工作的点点滴滴、整个企业的条条块块。在聆听的过程中,记者可以加深认识,增进了解,同时也可避免新闻点的遗失。
2.聆听重点问题
在聆听的过程中,要学会抓取重点问题、主要矛盾。在“听”上有侧重点,对听到的重点问题、新鲜观点、新颖做法、有效措施、先进经验、感人事迹等要抓住点、夯实线、筑牢面,把这些转化成作品的闪光点。
3.聆听典型事例
采访过程免不了要听一些事儿,但这些事儿怎么听,哪些该听,哪些可以充耳不闻,这其中也大有玄机。总的原则是:事儿不分大小,无论是感人事件还是离奇事件,凡是能够引起受众关注和采访者兴趣的都是典型事件。另外,在聆听时要充分考虑思考的角度和维度,要多分一些精力在大家十分关注或是迫切需要解决、澄清的问题。
4.聆听琐事和过程
很多时候,记者都是新闻的滞后记录者,一些采访需要通过当事人的回忆、对受访者的追问等方式把受访者再次带回事发现场。这就需要记者能够聆听一些琐事、小事,真实还原新闻事件以获得全面的新闻素材。
5.聆听不同意见
记者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不同人的不同意见,有时甚至会出现观点针锋相对的情况。这需要记者兼听则明,多方了解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从而进一步印证事实,探究新闻真相。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记者要有一双精于观察的眼睛,观别人观而不透的现象、察别人察而不彻的本质。记者要把别人眼里看似平常的东西打磨出光芒。
其一,记者要精于观察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大背景、大环境。其二,记者要善于抓取能够充分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细枝末节。例如,笔者在采访“当代雷锋”郭明义时,先对郭明义现场工作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因为他整天和矿车、采场作业路打交道,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多做少说的性格。同时,笔者还对他的大头鞋、劳动服等细节观察,通过磨平的鞋底、破旧的劳动服挖掘出他把厂里多次奖励的自行车捐献给贫困学生、衣服捐给社区贫困户这样的新闻素材。在写稿时通过对郭明义衣着的描述,生动刻画出了他的职业、助人为乐、个性爱好、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使郭明义这个人物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通过对郭明义所处的工作环境、经历以及他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波动等这些细节的细致观察,把这个人物写得更活、更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思考作品主题、切入角度、新闻亮点、特色等。记者要边采访边思考这些问题,只有夯实思考的根基,才能在后期创作的时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创作出既有新意又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那么在采访中应该如何思考?思考些什么呢?例如,在采访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就要思考事件的普遍性和针对性以及对受众的引导性。在采写人物的时候,就要思考人物事迹的示范性、故事的感人性;在采写一篇研究性报道时,就要着重思考问题的普适性、潜在的价值观以及它给受众的启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