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是一个系统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采访前期、采访中期和采访后期。采访前期即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亦然。由于新闻采访是有目的的舆论传播,因此更需要通过系统的策划与准备来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所谓新闻策划,就是对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有声誉的新闻媒体往往注重新闻策划,如《经济日报》就经常以新颖的题材和有深度的主题吸引受众。由此可见,新闻策划与准备,直接关系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成败。目前,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几乎都成立了专门的新闻策划部,其目的就是能够通过系统的新闻策划与准备,完成优秀的新闻采访,做出质量更好、更具价值的新闻报道。而新闻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不仅能提升报道质量,而且还能提高采访、报道效率,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资源,节省人力、物力。关于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本文作如下阐释。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认识、识别新闻事件所含价值的一种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需要新闻工作者通过长时间的新闻实践进行经验积累来形成。新闻敏感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及时判断该新闻事件对当前新闻工作的指导意义,二是要判断该事件是否能够吸引受众,三是要通过表象看到事件本质,四是要在同类事件中找到典型,五是要具备远见意识,看到该事件的发展趋势。
新闻工作者要有敏感的政治洞察力,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要迅速本着党性原则,分析该事件对推动当前工作以及社会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对社会会造成何种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在对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分析后,组织采访、求证,然后进行报道。
新闻政策是指关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报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严守新闻政策,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准则,在谨遵新闻政策的基础和原则上,记者要明确新闻报道思想,这样才能进行目的明确的新闻策划与准备。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新闻采访目的受新闻报道思想制约并且服务于新闻报道思想,新闻报道思想还要符合客观实际,因为新闻报道思想是主观意识层面的产物,但最终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当记者捕捉到某一事件热点时,应当秉持新闻政策原则,摒除个人对事件的主观判断,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事件进行客观的采访准备与策划,这也是正规新闻媒体区别于一些网络媒体的特征。
作为记者,要学会主动从多途径获取新闻线索,目前新闻线索获取途径主要有六种,一是党和政府的一些政策、方针等,二是通过各种会议和简报获取,三是新闻记者耳闻目睹所得,四是新闻记者对日常情况的观察获得,五是他人提供,六是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记者要在做好平时采访准备的同时,提高临时采访的能力与意识。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受所处环境影响,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也并不十分广泛。对于很多记者而言,这种情况实属常见。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作为记者要积极践行“四力”、遵循“三贴近”原则,走出办公室,来到大街上,深入到基层,坐在田间地头,达到拓宽社会交际、打开眼界、走入生活、走近人民群众的目的,并善于在小事中发现大事、从小人物身上读出“大见地”。艺术来源于生活,新闻线索亦然。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新闻敏感,提高记者素养,时刻做好采访准备,抓住生活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人的心理是反映客观事实的,采访对象的心理反映其所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性格习惯等,记者要学会判断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识别采访对象的言行举止下的本质表达,换位思考剖析采访对象动作的心理暗示,从而挖掘客观的事件评价。
采访对象一般有先期性心理和临访性心理,采访对象不同的心理情况直接影响到新闻采访的有效性。根据采访对象心理的表现形式,采访对象的访问心理可分为积极配合型、一般协作型和蓄意应付型。需要新闻工作者剖析采访对象心理,运用语言技巧来提高采访效率,达到采访目的。
网络传播是当今媒体传播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尽管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生存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机遇,想在新闻采访中高效地完成采访任务,要有选择地学习、借鉴新兴媒体的运营机制,并合理利用网络传播,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根据笔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经验,借鉴新兴媒体优势,总结概括出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的三种方式:一是要有效强化从网络上获取新闻线索的意识,二是要在新闻采访中积极注入网络元素,三是要善于采用网络内容。信息时代,新闻传播早已打破了时间束缚和空间束缚,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社会奇观,尽管有些事情可能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但是在自身周围环境中,也可能存在着同类事件,这就需要记者具备识别网络新闻本质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上寻找灵感。
记者要与时俱进,学习、了解一些网络元素,能够将正能量网络元素融入到新闻采访中去,让新闻采访摆脱枯燥的传统模式,更加新鲜有趣。网络上的一些内容往往能够赢得更多受众关注,很多网络内容能够引起大范围的共鸣,因此要学会将网络热门元素、网络正能量内容融入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中去,用网络热点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受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