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引发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疫情的暴发加速了网络教育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走进校园的各个角落。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的大浪潮中,应该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呢?
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高校在校大学生来说,网络学习仍是个新鲜事物,学生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现在的大学生是应用互联网最普遍的人群,熟知其社交软件的使用方法,但真正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大学课程却又倍感陌生,不知从何处开始。
教育生态学认为适应就是人、环境、教育三者之间的联系,即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良好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如何更好地去适应网络学习,应从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三方面去探究。
良好的学习心态,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积极的学习心态是成功的重要保障。进行网络学习,学生离不开学习软件、电子设备。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对于学习兴趣高、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来说,他们会积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相反,对于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来说,这些问题会严重打击其积极性,导致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最终对这门课彻底失去信心。因此,对学习软件、电子设备应用有积极心态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质量比对学习软件、电子设备持有消极态度的学生质量高。为防止厌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在进行网上教学之前,应指导学生了解学习软件、电子设备,学会正确使用,学生在共享群里交流软件使用操作经验,调动学生积极性,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积极做好学前准备并随时调整学习规划,对学习过程自行监控、测试、修正和评价,提高自己的学习觉悟,提高自律意识,抵御网络上的各种诱惑,增强学习的意志力,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己的自学意识,逐步适应网络学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远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重要。疫情期间,学生的网络学习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具有开放性、移动性、自由性的特征。家长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自律意识。不良的家庭环境,比如打麻将、喝酒聚会、家庭吵闹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品行、习惯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无可替代。因此,家长要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疫情期间,教师主要是通过网上授课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需要老师大量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汇总资料,发布学习资料,学生通过“问题式”教学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无人监管,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
因此,学习资料在网络学习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来说是必备的,它是学生前进的催化剂、学习进步的营养剂。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学生如何在数目巨大、种类繁多的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并确保自己在寻找的过程中不走错方向,不迷失自己,这是网络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就如导航系统,引领着学生,使学生在搜索学习资源时不迷失方向。每节课教师都会发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的、重难点。学生网络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通过任务式。教师发布任务,学生以任务为中心,查找信息、搜索资料、整理汇总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参考老师发布的任务内容,筛选有用的信息资料,这既是锻炼学生查找信息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适应网络学习的过程。
总而言之,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较多,上述只是从学习者、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这只是影响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因素的一部分。从上述来看,影响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我们常说,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就是内因,是网课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他外部因素也影响着网络学习的效果,学生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网络学习问题,克服不利于学习发展的外部因素,才能真正适应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