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与社会媒体相比,高校新闻采写范围有限,从事新闻宣传报道专业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够多,专业性也较弱。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新闻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有可读性及影响力的深度新闻报道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新时期,传播形式、途径、平台趋于多样,怎样做好深度新闻报道,强化校园舆论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深度报道的定义。“深度报道”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很多西方学者对此有着专门的注解。在我国,众多专家学者也有着深入的理解。新闻传播学者陈力丹教授认为,所谓的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绝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通过报道一个点延伸到面,更加系统、熟练地运用逻辑结构通过新闻事实引发启迪和思考,传播观念和思想。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形式,不是一种新闻体裁,国内专家学者及新闻界从业人士普遍把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强调新闻深度的报道都纳入深度报道范畴。深度报道以其深入、真实、详尽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媒体载体不断丰富,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深度报道成为众多媒体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
2.高校新闻深度报道的价值和意义。与社会媒体不同,高校新闻宣传的主体是师生,受众也是师生。通过对师生员工等校园新闻进行深入、详细、生动的采写,对新闻事件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满足高校师生员工的阅读需求,增强高校媒介与师生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守好高校思想舆论阵地。
1.报道流于表面。深度报道重在挖掘,通过对事物或事件的采写,找到深层次引人深思的事物或事件本质。通过写“是什么”,引出“为什么”,对引发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揭示。目前高校新闻深度报道普遍比较浅显,单纯就事论事,笔墨多在介绍“是什么”,对“为什么”着墨较少,深度不够,流于表面。
2.情节拖冗篇幅过长。由于深度报道挖掘深入,一般会对前因后果进行介绍,掺杂着预测、解释等思考,篇幅相对较长。但一篇报道的好坏绝对不是以字数来进行衡量。字数多就是深度报道的观念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盲目追求字数,翻来覆去表述事情本身,语言冗长,无病呻吟,只能引起读者的反感,浪费受众阅读时间,影响受众阅读体验,削弱受众对媒介的忠实度。
3.与社会热点融合度不高。作为教学科研的主阵地,校园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业务独立、区域独立等众多因素,一定程度上会阻碍高校与外界的联系。但是高校不是独立于整个社会之外,而恰恰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外界的流行趋势、价值取向等都会对学校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新闻报道只专注校内而不与外界联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与社会热点融合度不高,就会在面对校园新问题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从根源上深入分析,做不出真正意义的深度报道。
1.常规工作求深出新。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周期性特征。例如每年都会有新生开学、军训、教师节等重要节点,这些周期性的工作是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也是高校宣传报道的重点。尽管年年如此往复,但这些工作依然重要,这就要求对这类常规工作深入挖掘,寻找新角度、赋予新内涵,在常规工作中,发现新变化、新特点,通过对事件或事物的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通过深度报道引发新的启迪和思考,避免“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的通病。
2.挖掘焦点新闻。高校发展备受社会关注,高校中有很多新闻事件,有些涉及学校未来发展,有些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有些与社会的经济、文明、进步等密切相关。这类题材是师生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新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对这类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是做好校园新闻深度报道、提升宣传效果的一大法宝。
3.结合社会热点。校园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结合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结合校园情况,为相关领域提供思想助力和理论指导,一方面,可以突出高校的学术理论优势,另一方面,对于师生员工而言,能够联系自己所教所学,拉近自己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提升个人的存在感。已形成的社会热点,必然是经过各方参与或发酵,包含丰富多样的信息,深度报道选择这样的切入点,既可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剖析,引发思考,又可以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进行大胆合理的预测,从而在校园内部甚至整个社会形成较大影响力。
4.丰富深度新闻报道载体。随着时代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受众的阅读方式和兴趣口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技术保障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新闻媒介也更趋于多样化。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通过深度报道,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深度新闻,再运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手段,融合图、文、音频等相关素材,吸纳借鉴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新闻传播方式的优点,将深度新闻报道的内容或内涵,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才能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提升传播效果。
作为校园的新闻力量,作为校方与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如何充分挖掘身边的新闻资源,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渠道,为他们带来更多值得了解、可资借鉴的新闻,不仅是校园新闻工作者的本分,更是一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