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发展下的国际贸易往来更加密切、频繁,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崭露头角,必须始终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
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要打造一支符合英语使用标准的专业队伍,更好满足节目需要及外交需求,通过规范英语应用,提升英语类新闻节目的效果。
1.内容单一
就当前英语类新闻节目发展形势来看,央视成为英语新闻频道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地方台的英语类新闻节目快速崛起。
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内容、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编排的形式过于单一乏味,受众兴趣不浓,难以有效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部分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中,英语的发音不够规范、标准,容易误导受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的发展。
地方电视台英语类新闻节目大部分需要依托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内容,收视率上受到一定的影响,限制了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的发展。
2.可信度不高
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不断将优秀的中国文化向国际平台传播。由于英语类新闻节目主持人大都是中国人,在具体的报道中,难以准确把握汉语、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英语类新闻节目的可信度不高,受众的接受程度较低。
另外,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受众较少,传播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了地方台英语节目的发展壮大。
3.专业人才缺失
英语类新闻节目对主持人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需要节目主持人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节目需要。
当前,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中,缺少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主持人,现有的主持人知识水平、文化底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完善,自身的实力水平难以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在节目编辑上,英语水平偏低,难以真正发挥语言在语境中的意义,制约了英语类新闻节目的全面发展。
1.转变报道形式,促进英语类新闻节目内容的多元化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国内增设多档英语类新闻节目,包括英语娱乐、英语教育、英语旅游等,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有效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更好地输出,并以英语的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促进文化的融合发展。
地方台在英语类新闻节目制作上,需要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报道内容除了涉及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要适当报道国外重大新闻事件。在报道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报道内容满足国内外受众的需求。在英语类新闻节目内容制作上,要充分考虑在华外国人对信息的需求,确保从内容制作上,满足外国人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相关人员在内容编辑上真正体现英语节目的宗旨,将新闻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讲述出来。
在融媒时代下,英语类新闻节目要抓住创新发展的契机,确保通过英语类新闻节目更好地传递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提升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英语类新闻节目报道中,适当添加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地方台在英语类新闻节目制作上要制定明确的报道目标,不断扩大地方台的影响力,增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传播力度,确保有效实现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传播的最终目标。在新闻内容制作上,需要更多结合受众的口味需求,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在具体报道中,可以结合地方的特色文化,包括民生、地方习俗、饮食等,拉近文化距离,确保外国友人能通过节目切身感受中国优秀文化。同时,要保证信息报道的多样化,提升英语类新闻节目报道的自主性。节目编导和主持人要有明确定位,确保所播报的新闻内容具有针对性。
2.增加节目的可信度
地方台要想提升英语类新闻节目报道的可信度,必须重视受众的信息需求及关注点。在报道方式、内容上,要贴近受众生活实际,报道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在节目报道中,充分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实事求是地为受众提供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体现中国社会文化风貌,提升文化的交融性。
如今,部分地方台在英语类新闻节目中增加经济观察、汽车、婚育、娱乐现场等板块,丰富英语类新闻节目报道形式,更加全面性地展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升英语类新闻节目报道的真实性,提高节目的可信度。在主持英语类新闻节目过程中,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讲述中国国情、理念、路线、方针等,提升英语类新闻节目的贴近性。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快速发展,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在内容、形式上要促进新旧媒体的高度融合,通过多途径讲述中国故事,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途径,展现英语类新闻节目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节目播出质量。通过网络信息传播,受众可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资讯,实时浏览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并及时反馈,便于地方台作出节目内容上的调整,进而提升受众的满意度。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模式,拉近地方台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受众对地方台的认可程度,促进收视率的提升。
电视英语新闻节目逐渐发展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媒介,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主要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地方台的英语类新闻节目报道要始终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令国外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强化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
地方台在人员配置上要进一步完善、优化人员结构,为节目配置专门的稿件撰写人,同时引进英语类新闻节目专业制作人员,为地方台进行指导,提供意见;节目制作人员要严格把关内容编辑质量,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重点强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增强节目主持人学习、交流能力,促进其积极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地方台要定期开展培训,重点培养节目主持人的英语发音、语法的应用,鼓励相关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为节目主持人多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使其参与更多的现场报道,提升节目相关人员的文化交际能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提升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播出效果。
地方台要想提升自身英语节目的影响力,必须重视专业英语报道人才的培养,全力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英语类新闻采编、报道队伍,要求报道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业务能力,能够灵活地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英语知识传递信息。
如今,部分地方台在新媒体报道发展趋势下,提升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引进业务顾问、英语人才等方式,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更好地为中国发声。新时代的数字媒体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地方台要不断增强英语类新闻报道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为受众提供更加强烈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结合融媒体发展的特点,从新闻内容的编辑、报道形式上,彰显制作团队的综合实力,通过文字叙述、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英语类新闻节目团队意识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摄影棚的灯光运用、内容剪辑等,确保从多方面提升新闻画面的质感,通过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打造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的特色。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处理当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早已与往昔不同。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逐步加强,英语类节目已经成为主流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工作中的标准配置,对外传播阵地已经大大向前推进。地方台英语类新闻节目应当致力于为受众提供的新闻体验,通过提升新闻报道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新闻报道中更加灵活、有针对性地表达节目主题,不断提升英语类新闻节目播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