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紫薇
信息技术、互联网传媒技术的迅猛研发给新媒体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时代机遇,而智能手机、便携平板、计算机等网络终端的全面普及,也给多媒体、全媒体的新媒体时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沃土。这样的新媒体发展于全新的电子媒介,创造了传统纸媒在电子媒介上的新型表达,也可以提供涵盖更广、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媒体发展方向。在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传播特征的变化如何?对校本教材教辅的编辑和出版定位又有哪些改变?本文在下面部分以校本教材教辅出版的运用为核心展开了多方面的分析。
校本教材教辅是基于学校自主开展的校本课程内容而编辑设计的,主要有两类大编辑方向:1)由该学校的教师通过筛选、改编、补充、整合、拓展等方式,将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内容校本化、个性化,完成再加工、再创造,让校本教材教辅更符合该校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要;2)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学校在科学评估该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后,结合当地社区、学校课程资源的情况,编辑能够帮助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发展的校本教材教辅内容[1]。
校本课程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而校本教材教辅正是校本课程所需的出版的教材教辅,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校本教材教辅出版的运用,这正是笔者等媒体出版人研究的方向。
在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的传播特征在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传播途径、传播性质和教材教辅受众等都有多元化的特征变化,研究这些特征,有利于把握校本教材教辅的角色定位。
在新媒体时代,校本课程中尽管仍要以教材教辅的纸媒为主要教学载体,但电子传播形式的出现和普及也让其成为辅助纸质教材教辅完成教学内容的新形势,适应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受到欢迎和推广应用[2]。
例如各教师使用教学PPT 来丰富教学形式、减少板书的时间,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高密度的多样化知识教学之中。还有一些校本课程学习的抽象化的教学、物理内容,通过建立电子版的题目设计,既方便了教师的讲解,也便于课后学生利用电子版进行复习和巩固。
新媒体时代,优质的内容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播,而设计的校本教材教辅在编辑为电子版后,利用网络、网站、教材App 等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可以扩大本校的教育影响力,而人们也能更方便的获取内容。通过校本教材教辅的拓展链接,教师还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完成丰富化和变革改进。
校本教材教辅的传统传播性质多为以教学目的为主的教学过程,而在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的传播性质不再局限于校本课程,教材内容在被网络多方做分解、重新编辑等操作后散步在网络世界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多元化媒体内容。
例如在传统纸媒出版的作用下,校本教材教辅中的内容多是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出现和被应用;而在新媒体时代,上传到网络或被新媒体引用后,多方的学者、教育局、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等都会利用其内容完成研究和分析,加上新媒体从业者、学校教师也会相互参考内容和信息,这样,校本教材教辅的传播目的就不再局限于该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学,而是掺杂了多方的多种应用和目的,促进了校本教材教辅发展多元化的传播性质[3]。
校本教材教辅出版在传统媒体的条件下,其中信息和内容的受众限于教师和学生;而在新媒体时代,涉及到的受众群体范围和种类都有很大增加,不仅学校学生可以轻易地从网络等新媒体搜索相关的校本教材教辅的内容和信息,而且社会上的各方人士也能够通过多渠道获取。加上新媒体时代电子传播等多样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壁垒,例如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且校本教材教辅出版内容的传播过程更加简便直接、传播范围扩大、传播速度加快,这些都在促进校本教材教辅的受众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而我们也应当注意,校本教材教辅的传播途径、传播性质和教材教辅受众等都呈现多元化方向的发展,这也对校本教材教辅的编辑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把握自身定位,促进教材编辑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在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的编辑应当同时精准把握责任编辑职责,整合资源,掌握一定的专业业务,为校本教材教辅的宣传做好工作[4]。
校本教材教辅作为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参考和主要工具,它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并且随着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受众的多元化,其内容影响力也更加广泛,这些都要求校本教材教辅编辑要肩负好编辑职责。
首先,校本教材教辅编辑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确保其中的内容为积极向上的健康信息,对思想道德偏差做及时修正;而且考虑到校本教材教辅后续用于课程教学,对内容的准确性要求也比较高,这就需要编辑者以严谨、细心的态度,来完成编辑工作,防止其中出现错别字、数据错漏、印刷失误等问题,努力向零差错的编辑目的努力。
其次,校本教材教辅编辑还需要具有高度的版权意识,对我国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有深刻的理解,其中涉及引用他人知识成果的内容应当依据合法程序,在相关法规或协商后支付一定报酬,并标注作者、作品的相关信息,确保对知识成果的充分尊重。这样的版权意识可以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好典范影响,促进我国媒体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校本教材教辅编辑部还担有编辑职责,在校本教材教辅的出版、新媒体推广等方面若出现问题,还需要及时出面、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编辑工作,保障校本教材教辅的质量。
校本教材教辅的编辑过程漫长,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复杂,需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对多种有利资源做好最大程度的利用,保障校本教材教辅编辑的高工作效率。
在新媒体时代,一方面,校本教材教辅编辑需要整合内容相关的学术著作信息和网络信息,尤其要注意甄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并做合理编排。这样的信息整合可以有效的提升校本教材教辅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其与时代的相关度,保障了校本教材教辅的质量。另一方面,对一些校本教材教辅编辑的其他资源也要做好整合,例如编辑团队的信息、相关科研活动、各类课程教材、网络优质案例、国外教学教材资源等,对这些其他资源做好整合,能够全面提升校本教材教辅编辑的质量。
在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传播性质的多元化对其内容深度和质量和很高的要求,而校本教材教辅编辑除了较强的文字编辑能力外,还需要对校本教材教辅内容的相关领域有专业化的学习和掌握。这样,在校本教材教辅编辑的过程中,对内容有专业化的知识经验积累和内容学习,能够及时发现编辑中的各类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和方案;而且对校本教材教辅的内容还能够提出专业化的内容改进发现,完善其中的知识体系。
在新媒体时代,校本教材教辅的多元化传播途径,给校本教材教辅编辑的宣传工作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有意识的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对校本教材教辅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才能有效的拓展影响力,增加教学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应用效果。
校本教材教辅的编辑是教材出版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对其中的内容、理念、特色、框架、重难点等方面都有较深的理解,只有他们积极参与宣传过程,例如教材使用的计划方案设计、相关特色活动等,从而推进学校师生和教育管理者对校本教材教辅的认可度,增强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