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萍
媒体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媒体形式、互动方式、信息阅读方式、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数字化、卫星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与电视媒体相融合,使得各媒体都顺势开始转型。传统广播、报纸都开始向数字化转型,信息传输形式逐渐开始走向终端化。传统媒体如广播、报刊、电视等必须走向融合。
媒体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诸多电视频道供人们随意选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的普及,打破了原有的“双重规则”(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观看电视节目的方式,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订购喜欢的节目。媒体融合改变了主持人的竞争平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不再局限于某个固定时段或固定的地理区间。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主持人的竞争平台成为全球化共同的工具。广播和电视的信息播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视节目可以像报纸一样反复观看。互联网的加入不仅加快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与覆盖,更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点击量及浏览量的要求。
新媒体技术使每个人的社交表达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以往的金字塔模型相比,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的普及,削弱了传统媒体话语的垄断权和优势。这样,渠道资源呈现出信息量大、传播途径广的特点。因此,媒体融合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审批流程”。这种变化也对现有的大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挑战。他们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需要细分受众,对节目内容及反馈有必要进行专业解读。
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萎缩,话语权和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活跃,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信息大量积累,无穷无尽的信息加工渠道创造出无限的信息热点,个性化、差异性需求开始涌现。大众传媒消费需求发生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随着媒体融合环境的不断发展,由点到面传播逐渐向点对点传播转变,电视台主持人必须从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信息的处理者。
媒体融合环境下,观众可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并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爱好等自由选择,形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粉丝群体。对于主持人来说,不能满足观众分门别类的需求,就意味着早期节目主持人“偶像塑造”环境的终结。主持人的“偶像形象”在观众流量分化的环境中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网红,他们甚至可能不是自然人,有的是动画形象,但也有一群观众会喜欢他们。在这种环境下,没有特色、定位不清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将陷入困境。
在电视媒体发展的初期,电视节目的类型、风格单一,受众对信息需求差异不大。因此,当时会更多地关注外观、声音、视觉和技术因素。而在频道专业化、栏目精品化的背景下,主持人形象和声音获得的良好印象也在逐渐淡化,主持人面临着挑战。
例如央视现在有综合、财经、新闻、体育、影视、儿童、科教、戏剧、农军、外语等十几个专业频道,每个频道都有特别栏目。省、市电视台也纷纷跟进,开始细分栏目。与频道专业化运作相对应,节目主持人也开始转向“专业化”,颠覆传统主持人的艺术和评判标准。随着栏目的不断深入,主持人要在整个栏目的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领袖”作用,甚至直接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主持才能,还要有制片人和导演的才能,即主持人既要掌握某一栏目的专业发展规律,又要掌握电视节目的制作热点,使之与社会需要、观众需要等充分结合,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视媒体的权威性要求节目主持人在“公民新闻”日益扩张的环境中,由单纯的信息发布者转向信息解释者,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权威性是连续的,也就是说,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通常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主持人也应该对重大新闻事件作出评论,及时引导社会舆论。电视媒体具有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而这种品牌效应的长期积累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即主持人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应从简单的信息再加工者转变为信息增值者。除完整地叙述新闻事件,还原真实的新闻背景,挖掘最深层的事件原因,从而形成深远影响外,还要做有温度、有深度的报道和最客观的诠释。故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当拓宽信息释放渠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尔勒认为,“品牌”这个概念具有神秘色彩。除了听者的耳朵以外,他们还可以建立信任。这种信任可以是一厢情愿,也可以是公开的,但它无疑是一种享受。
品牌竞争无疑是市场经济商品竞争的高级阶段。建立品牌后,竞争对手就能避免同质化,创造出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独特形象。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品牌化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以实现专业化发展。但是,把主持人品牌作为媒体竞争的手段,并没有成为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没有形成一种整体氛围。提高栏目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化打造。
浙江经视品牌栏目《新闻深呼吸》,是一档以梳理、评论当天重大热点新闻为主要内容的脱口秀节目。栏目主持人舒中胜,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鲜明的观点赢得了一群固定的观众,该栏目还逐渐形成以舒中胜、胡宏伟和章丰为核心的新闻评论员团队,力求“善意、理性、建设性”,追求客观、中和、中立,栏目拥有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品牌效应。因此,节目播出前,主持人应加强品牌塑造意识。
当今,媒体终端多元化,人们对消费媒体的选择空前多样化,受众细分化成为电视媒体关注的问题。根据地域、人群、心理、行为、兴趣等标准,电视观众可以分为若干小群体,并有不同的需求和观看习惯。
电视媒体根据观众需求要实现电视频道专业化、栏目专业化,就需要有一支定位准确、风格鲜明、适应市场需求的节目主持人队伍。《和陌生人说话》是陈晓楠加入腾讯视频后主持的一档访谈类节目,内容选题依然有当年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的影子,但是在观看方式和表达方式上,这档节目有了明显的互联网气质,观感非常特别,在电视界掀起了一股“谈话”的风潮。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于1997 年7 月11 日创办,这档老牌综艺性娱乐节目,一直是湖南卫视收视率较高的优秀品牌节目。题材新鲜、形式多样、风格清新、话题有趣、氛围浓厚,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主持人有各自的风格,栏目才会广受好评,赢得一批相对忠诚的固定观众。
媒体融合环境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主持人面临着专业化要求高、品牌定位不明确的业务瓶颈,所以主持人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打造自己的品牌,塑造自己的风格,为我国电视媒体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