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的三大图景概述

2020-11-29 10:14龚利鑫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团圆饭美好生活图景

龚利鑫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共同努力奋斗的最核心目标之一。“美好生活”其实自古以来便是人民生活的向往。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其实都是指向“美好”的,或是物质满足,或是精神怡然。但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和道德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绘的“美好生活”主要是以下三大图景:

1 图景之一:“美好生活”是顺应自然的生活

在谈起传统文化中,传统中国人眼中的“美好生活”,那么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因为追求人与自然达到“美好”,是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最初的,也是最必须的一个考虑。倘若没能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达到“和谐”,百姓处于天灾不断、水深火热生活状态下,是没办法谈到追求“美好生活”的。

这种人民对人与自然“美好和谐”的向往,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是居住房屋上。中华大地因经纬跨度大,造成各地气候迥异。人们为了抵御各地不利气候造成的影响,便在房屋建造上追求“顺应自然”,如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等地因为降水过多而出现的“吊脚楼”;又如为了抵御寒冷而出现的陕北窑洞。显然,在生活中“住”的方面,无不体现着先民们对追求人与自然“美好和谐”的追求。

在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文献记载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其主流的观点为,便是儒道佛三家的理念:“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一切都是佛”。较之道家和佛家,对人与自然关系记载最早的,应该是儒家经典《周易》,其核心便是“他、人”和“天地”。传统中国人,大都对天命观有一种莫名的虔诚,如《乾·彖传》中提到“万物资乃统天”,强调的万物生长、万事运转都是秉承天命的,都是天意,而天命,则不可违[1]。在儒家经典《四书》之《中庸》中也提到“……天下至诚……天地参矣”,说的其实也是“人”达到“天地”的天人一体的最高境界。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道家强调,道,是万物万生之本源,可化天、化地、化人,化万物。道家的老子,主张是“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要以“无为”做到“顺其自然,尊重规律”[2]。佛家的思想中也不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阐述,在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中提到“一切草木都是佛性耶”,禅宗的一个非常重要理念便是万物有灵、万物皆佛。以慈悲为怀是佛家本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万物皆佛”是佛家在人与自然层面追求的“美好生活”。

故而,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教的道法自然或者佛家的万物皆佛,其共同点都是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改造、抵制、对抗大自然。概言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即,“美好生活”的第一大图景是顺应自然的生活。

2 图景之二:“美好生活”是大同世界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常在一系列重要的讲话中引经据典,比如治国、外交方面。其中引用最多的,便是儒家经典《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盛世!其实,这便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美好生活”,即大同世界的生活!

“大同世界”最初的提出,便是源自西汉礼学家戴圣著作的《礼记·礼运》,其中对大同世界的描述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盗贼不作……谓大同。”大概意思是说在大道之世中,天下财产都为公共所有,人人都有德,人人都自觉尊老爱幼,人人都能饱暖无忧,无处不均衡,门窗不关也不用担心有盗贼出入。

大同世界,不仅仅是孔子等古代圣贤对未来美好世界描绘的蓝图,更是传统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理解和阐述。儒家文化在中国自春秋时期后两千多年都是主流,孔子所言的世界是在一个君主的统治下,君臣相护的世界大同,在那种环境中,老百姓的生存得以安定,天下得以太平,而要达到这种效果,那就是人人要贤德。而其最核心的一个理念,便是“天下为公”,在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实行公有制,而在当时是说人人都没有私心,每个人勤奋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都是为了使大同社会更加美好。

虽然,在古代并没有真正实现这种“大同盛世”,仅是先民们的一种“乌托邦”式的追求而已。但是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这种“天下为公”的缩影,已经出现,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在一个家族、家庭中的“财产共有”,也就是家族财产共有制。如在《唐律疏议·擅兴律》所言的“称同居亲属者,谓同居共财者”。可见,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大同”已经早已在家族的“家族财产共有制”中体现。

大同世界,分两个阶段,分别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在《礼记·礼运》中提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意思是说在小康社会,出现了私有制,人们有了私心,人们会出于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去努力。当然,这在儒家思想中,小康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已逝去的“大同社会”才是理想的“美好生活”。其实,小康社会是大同世界的前一个阶段,发展到最终,必然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4]。显而易见,在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第二大图景便是大同世界的生活。

3 图景之三:“美好生活”是天伦之乐的生活

传统中国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追求的“美好生活”的是顺应自然和大同世界的生活。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亦有涉及“美好生活”描述的论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正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提到“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由之导致中国人特别倚重家族家庭[5]。

人们其实都有自己的家庭,家庭都有父母子女,那为何中国人的家庭特别重要呢?其实,这根本原因完全是传统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导致我们缺乏集团生活,团体和个人的关系轻松若无物,这种情况下,家庭关系才显得非常重要。和西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西方人虽然也有家庭,但因为商贸经济导致他们有很大的集团生活,家庭关系就不可避免地被掩盖了。“松于此者,紧于彼者;此处显,则彼处隐。”

所以,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传统中国人追求的“美好生活”,更多是家族、家庭的“美好”。而家庭的“美好生活”,则莫过于“天伦之乐”了。此外,在家庭和睦、家庭美好方面的追求,中国传统文中也诸多论述。古代圣贤孔子提倡“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亚圣孟子曾提出“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长幼有序……有信”。齐国的宰相晏子也提到“父慈子孝”。

无论是在哪个朝代,传统中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实都有一个聚焦点,这个聚焦点就是中国人的团圆饭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中,素有“吃团圆饭,享天伦之乐”之搭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对团圆饭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尤其是除夕之夜的团圆饭,是人们一年中最祈盼的时光。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一年仅一次“年夜团圆饭”是非常热闹和极为重要的,在那种一家老小围坐在桌旁,一起吃丰盛的美味佳肴,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情景,是无数中国人最朴素追求的“美好生活”。

故而,不难总结出,在家庭关系上,自古以来,传统中国人都在追求一种和睦的、长辈与晚辈齐聚一堂、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即为“天伦之乐”。概言之,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是天伦之乐的生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的第三大图景。

猜你喜欢
团圆饭美好生活图景
团圆饭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团圆饭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健康饮食,从鱼虾蟹“称霸”团圆饭餐桌开始!
青岛新图景
吃小团圆饭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