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的探析*
钟鸣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一带一路”战略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容,提出通过调整招生结构、开展教学改革、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多路径开展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一带一路”;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区域教育
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中指出“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一带一路”战略为高职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一带一路”战略一方面为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走出去”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开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目前,大多职业院校都面临着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如何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调整和改革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又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和国际技术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亟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索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并通过这条有效路径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提出后,很多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入“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近5年与境外院校、机构洽谈国际交流与合作100批次;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2016年招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435人来校学习、培训;南通职业大学2016-10与纳米比亚学生助学基金会签署成立南部非洲南通职业大学职业教育中心。同时,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专家也积极开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方面的研究。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李芳提出要“以‘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柳提出“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着眼国际化教学”;南通职业大学的刘志军提出“确立‘跟着通商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依托商会开展国际化办学”。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开始打破传统方式,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但同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国际合作的项目数量增长很快,但参与的院校比较集中,并不广泛;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革的课程不少,但是改革的专业和课程并不普遍,存在专业结构失衡现象;很多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但是合作层次不够深入,有的过于形式化,精品项目不多;很多职业院校开展的国际化合作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没有充分发挥学院优势和地方特色,没有有效整合资源等等。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如何优化教学资源,如何克服地域文化的限制,如何解决地方经济融合问题等都是有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解决的。
目前,中国的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国内进行人才培养,为国内各行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高职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聚焦于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不能仅考虑学生具有满足国内岗位的基本技能,而是应该站在全球发展格局的高度上,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思路出发,结合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培养国际性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个提法为中国国际化人才需具备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清晰界定。
高职院校是培养管理、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高职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就是“有国际视野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满足“走出去”胜任企业外域工作的人才以及“请进来”能够承担境内或境外岗位工作的技术性人才。
高职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国际化意识、“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具有“全球公民”的责任感,坚持创新,并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高职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国际化的交流沟通能力,尊重和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懂得多元文化的融通,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该熟悉国际职业行业准则,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技能,具有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具有国际化水准的能力和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当地优势、本校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寻找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调整招生结构为起点。一方面设置“一带一路”定向培养班级,面向国内招生;另一方面设立“一带一路”留学生班级,面向国外招生。高职院校之间成立高职联盟,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共同体,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之间在科研、教学、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2”指的是高职院校与外海对称学校结对,“1”指的是与海外企业或与该国有业务来往的国内企业结对,形成两所学校加一家企业的模式,并通过企业的辐射关系逐步和国内国外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2+1”的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和海外高职院校结对,双方可以共享教学资源,相互选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相互选派学生进行互换学习。高职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可以起到双方融合发展的目的。一方面,高职院校初次“走出去”,可能在很多方面会遇到困难,比如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学风险等,因此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海外资源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走出去”;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国内学校可以寻求到在海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撑,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专业相关的国际认证的标准和内容,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国际认证的高度融合。同时针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形成以课程为载体,以多种专业技能为基础,以语言和跨文化课为辅的“专业+人文”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首先以多技能整合的项目课程为主体,通过这一类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同一领域几种相关联的专业技术技能。把语言课程嵌入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国际沟通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的语言有多种,高职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要求外,还可以根据合作项目或合作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小语种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满足当地需要的外语交流能力。穿插跨文化专题课程,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跨文化理解和融通的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的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可以根据项目需要在跨文化专题课程中开设模块化的专题课,请当地的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帮助学生尊重和理解异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海外发展的适应能力。
应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通过这样的国际合作办学一方面建立认证工作室、认证实验室、认证讲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保障。一方面可以采用奖学金、学分替换、评奖评优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搭建国际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为学习优秀的学生牵线搭桥,提供专升本和升硕的多样性、高层次的升学路径。
国际化师资团队的培养要以国际认证讲师为核心,以“双师双语”为目标,只有建立国际化师资团队,才能实现教学的国际化。国际化师资团队成员应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优秀的双语能力等,国际化师资团队成员应该是通过教师选拔、定项培养、技术培训、认证考核等环节锻炼培养出的。
“互认”指的是可以与合作的海外院校进行学分互认,“替换”指的是可以用合作企业或行业认证替换学分,“证书”指的是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只有依据国际标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则是其核心内容。高职只有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才可能打造出有思想、有技能、有知识的国际化人才。
[1]李芳.“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24-25.
[2]杨柳.“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6):149-151.
[3]刘志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依托商会开展国际化办学的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9-62.
[4]陈业淼.“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的探析[J].职业技术,2019(9):1-3.
[5]于正永.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通信技术专业ICT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8(1):42-46.
[6]陈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6):87-91.
G712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8.032
2095-6835(2020)08-0079-02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改课题(编号:SZDJG-19011)
钟鸣(1979—),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