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声音
——武汉城市声景录音初探

2020-11-29 07:41陈梦琪
科技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声景录音武汉

陈梦琪

1 声景研究的现状

声景(Soundscape)又称音景、声音景观,自20 世纪60 年代加拿大作曲家薛佛(R·Murray Schafer)提出声音生态学的概念并率先开展研究,迅速在全球学术界引起重视。声景是声音生态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探讨研究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对声音环境的感知,打破视觉主导认知习惯,强调发挥听觉主动性,注意生活中被忽略的声音。声景的研究可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包括噪音污染问题研究,声音景观设计、自然生态及声态的保护,为城市建筑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为跨媒体艺术创作提供素材等等。

1975 年薛佛开展研究欧陆声音生态计划采集欧洲城市和乡村的声景样本,声景研究迅速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开,如英国、加拿大、葡萄牙等,建立声音博物馆和声音地图以储存大量声景资料。1993 年日本建立“声景观”项目,将声音生态的研究引入亚洲视野。如今我们能从各种各样的声音地图网站例如全球声音地图radio aporee 中点击收听到世界各地的独特声音风景。(如图1)

我国大陆地区最早的声景研究者是清华大学李国棋,他于2001 年将声景研究的概念带回国内,在北京市开展研究。2005 年的“都市发声”计划是英国艺术家与国内的艺术家合作,由著名艺术家和策展人秦思源发起,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四个城市进行录音和声音创作,收集居民最喜爱的城市声响。2009 年哈尔滨声音地图公开上线,纪录了70 多个具有中国北方城市特色的声音景观,比如热闹的冰场中伴随着极具节奏感的动感音乐,滑雪的人由远及近的惊叫让听者立刻于脑海中浮现画面感,颇有趣味。遗憾的是,因宣传范围有限及维续问题,短暂的热度过后便被人遗忘,网站于2019年被发现关闭了。秦思源在“都市发声”项目中意识到中国声景的特别,声音在唤起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他建立了一座声音博物馆,一百多种声音还原了老北京的声音景观。随着他的国内艺术界的影响力和纪录片的上线,在国内迅速扩大了人们对声音生态的关注,近几年国内多省份学术界开展起声景研究和对声音生态的保护研究,通过地区声音景观中的要素分析可以进一步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开展分析。

近年来,原本的二线城市武汉在一系列发展举措后中被列为新一线城市,越来越凸显作为内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正如武汉的城市标语:武汉,每天不一样,城市面貌变化日新月异,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在近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武汉的城市声景组成要素在发生变化。现代城市的环境格局随着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统一性愈发呈现趋同化,许多声音的发声场消失了。声景是一种强调个体及社会感知和理解方式的声音环境,是作为一种社会化事件来理解的,是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时代中与环境作用的方式[1]。研究声景的过程,也是我们反思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什么和丢失了什么的必要过程,给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城市声景录音研究方法

2.1 前期资料收集和选址

在《Tuning of the World》一书中,薛佛在进行乡村与城市声景研究时,将声音景观用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基调声、标志声、信号声。带着这种思路有助于我们观察和聆听环境中的声音组成要素。现代城市的基调声是工业之声,声音环境中嘈杂的交通声是主体。标志声是具有文化涵义的声音,具有重要留存价值,比如江城武汉也称为码头城市,数百年的发展历程,码头声景是具有热闹的环境声、行动声、与自然江水声共同构成城市的标志。信号声具有传递涵义,起到沟通传达的作用,比如寺庙的钟声、警报声、鸣笛声等。根据个人对城市的印象和资料查询,查询包含特色响器、独特区域环境音等具有武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声景资料收集的选址工作。

2.2 实地录音

声景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录音,一般体现为实地录音,也叫田野录音、户外录音。录音工具一般为便携式数字录音机或迷你硬盘录音机,外接立体声麦克风。在包含信号声的声景地录音中,可以使用心型指向或超心型指向电容麦,使收音范围更窄,收音行为的主观性明确,主体声源在整个听觉环境中的录制会更清晰,在指向范围之外的环境噪声有一定程度的弱化。这种指向性便于对动物叫声进行录制。

在声景录音前进行构思,分析声景环境的要素,通过视觉观察的方式来对比进行理解,比如说在摄影中讲究观察前景、后景和背景。代入到声音景观的理解中,我们可以形象化地理解录音的近处某个发声的主声源是我们的前景,这个声音元素是听觉的主体。后景与前景相对,也被称呼为陪体,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可以丰富想象空间,比如在前景声的录制过程中,偶尔听到自行车骑过,带着特有的自行车铃声和链条滚动的声音,在听觉空间中不占主要部分,但又为听觉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背景指主体背后的景物,背景中包括远景中的人物和自然景观,在生活中能表现人和事件所处的时空,营造画面氛围和情调。在听觉中的体现例如江边的声景,广阔的江面,翻腾的水声和远处传来的轮船鸣笛声。通过主观构思,若以记录江边的整体氛围基调为主要目标,则适合于使用全指向型电容麦克风进行录制,被记录下来的声音要素之间的强弱关系较为写实,以真实记录客观生态中的声音氛围为主要目的。

录音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很重要,麦克风摆放的位置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录音效果,因此声景录音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式按键录音,而是对采集者所处的位置、听觉角度、高度提出反思,在环境中如何进行选择体现了声景采集者的主观创作思路,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聆听。

声景实地录音中的另一个主要方式称为“声音漫步”(Soundwalks)。薛佛在声景的聆听方法中提出这个概念,用移动的方式去聆听,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研究者通过声音漫步的方式来考察声音环境和收集声音,引导听者在行走中注意到特殊的声音和氛围,形成一种声音环境探索方式。移动地听和变换的声音环境使录音作品强烈凸显出听觉的地方感,录音作品能够唤起人脑海中的画面感,折射出地点中体现的社会、政治、人文历史信息。声音漫步往往是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中进行,将录制的注意力放在表现一路上不同寻常的声响和氛围变化上,像一名向导一样带领听众对这个区域进行听觉的探索。声音漫步的方式也包含着生活听觉的练习。对于部分声景收集者来说,或许有一个误区,即本着还原真实听觉环境的目的而尽量弱化自我存在感,包括穿软底鞋以免发出人为的噪音。而薛佛的声音漫步方法反而强调录制者脚步声存在的合理性:当我在行走时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我已经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了。并且不同的地表材质如木头、砂石地、草坪、水泥地等,在行走时的音质截然不同,也是声景中听觉探索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声音漫步的方式中,漫步者不仅是聆听者,由于自身行动的参与,也成为环境中声音创作的一员[2]。

2.3 声音地图

声景录音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录制过后留在数字硬盘里,其意义更在于聆听,应当被更多人听到。一方面即将消失的濒危声景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有被保存的必要性;另外一方面城市声景的记录与传播有可能相关艺术创作领域提供参考依据。声音地图是记录声景作品和传播并收听最为高效的方式。由于我国的互联网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过滤,在全球各个知名的声音地图平台中,我国大陆地区的声景资料处于缺席状态。中国声音云计划是一个非营利性互联网公益项目,项目实现依托于耳聆网。作为目前国内最专业的声音分享平台,耳聆网区别于一般主流音乐平台,专注于声音、声响、实地录音等声音作品的上传与分享,2019 年10 月耳聆网新上线了全国“声音地图”板块。哈尔滨声音地图项目网站虽已关闭,但是在耳聆网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正逐步将网络中遗存的哈尔滨声景资料信息搬运到耳聆网,使珍贵的地区声景资料免遭消失的命运。目前声音地图中的资料仍然较少,相信在未来它将会是国内声景研究的重要依托。

3 正在消失的武汉声景

跨越近两年的武汉声景调查,地点涉及汉口、武昌多地,如标志声景地江边的多个码头,信号声景地江汉关钟楼等,研究对象包括城市生活音景、特色响器、区域环境声景,从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环境声响、交通声响、工业声响、人文声响。在城市发展过快和信息接收滞后的情况下,许多城市发展阶段中重要的事物已经消失,比如绿皮火车和老铁道作为许多人记忆中重要的声景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被发现正式宣布取消,失去了采集这一历史时期声景标志的机会。为了建设靓丽城市,2019 年武汉拆除、迁移、整合了103 个码头,在经过部分码头声景采集之后,老码头以极快的速度已经彻底退出中心城区,对于从小在江边长大的武汉人来说,有些特殊的声音和景观已经成为回忆。声景录音具有随机性,老手艺人难觅其踪,传统的吆喝声和旧时代孩童玩具发出的特色声响在城市中濒临灭绝。记录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正在消失的声音作为文化遗存,是文化非遗抢救工作的重要一环,一些富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声景应当被加以重视,亟待保护。

4 结语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核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之余,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当从多维度展开,城市的建设者往往重视视觉景观的改革,缺乏声音景观意识,然而现代声景的趋同性和乏味对城市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建立声景保护的思路,为城市历史保留听记忆,以及将声景录音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再创作,形成视觉与听觉的互文,更有助于城市环境的构建和发展。望唤起更多人的听觉意识,将武汉的城市声景记录持续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声景录音武汉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Funny Phonics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funny phonics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