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晓倩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特别是自媒体等新型媒介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致使传统新闻传播受到冲击。因此,新旧媒体相互融合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青田传媒集团作为一家县级的传媒机构,近年来紧跟融媒体发展趋势,主动和社会化媒体相互结合,不断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全方位推动地方电视新闻的发展。
青田传媒集团融媒指挥中心是全省首家基于“中国蓝云”技术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联动,平台、资源、技术共建共享的县级融媒体指挥中心。本中心共500 余平方,设53 个工位,除了媒资及本地制作系统外,总投资800 万元,以“中国蓝云”平台为核心,搭建融媒体业务生产系统。以“中央厨房”为枢纽,构建选题策划、大数据舆情分析等协作指挥体系。可以实现广播、电视、报纸及新媒体从策划、采访、制作到发布的一系列流程。为青田传媒集团的新闻采编提供功能更强、更高效、更安全的技术工作平台,形成“一套系统、滚动采集、滚动发布、多元产品、多媒出版”的现代传播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
1)中国蓝云接入系统。该系统的依托为“中国蓝云”平台,它的作用非常显著,具有提供地方台租户的能力。此外,在此系统的运作之下,青田传媒集团能够快速的进行生产所需的相关部署,把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制作好,让新闻客户端等业务有序的投入应用。在相关模块一一建成之后,“中国蓝云”青田租户的组建工作也就完成了。同时,系统还把所有的服务进行完善,让客户只需要“拎包入住”就能够充分享受青田传媒集团的业务服务。
2)中央厨房指挥报道系统。该系统的综合性特别强,所有融媒体环境下的生产资源都被有效的统筹,各类媒体能够快速的把任务、选题等工作做好,完成资源的合理分析、题材选择、任务宣传等等需求。值得强调的是主要业务模块的功能特别强大,能够轻松的完成新闻选题、内容策划、业务管理等工作。同时,该系统中传播的速度加快,省市县的联动加强。融媒体的记者报道、两微一端的多渠道发布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这样的操作之下,系统所带来的舆情传播效果是极为显著的,能够快速的完成监测反馈工作。
3)媒资及本地制作系统。该系统的互联互通效果比较好,借用本地最小化内容的搭建方式将所需要的生产系统建设好,让“中国蓝云”的青田租户能够快速的联网实现内容查询与编辑。同时,同步云端的内容都能够成为青田租户的内容库选择。这里面的媒资素材不仅可以同步编辑、复制、备份,而且在容灾环境下,借助系统的强大功能,节目生产和播出都能够同时稳定的进行。
4)报纸排版系统。在该系统之下,“中国蓝云”平台的在线编辑排版等功能能够一一实现,使得纸媒的编审流程快速的与本地排版系统完成对接,对报纸的排版、校样、印刷效率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让每一份安全出报的报纸借助平台实现与广播电视等媒介的文稿共享。
时效性是衡量新闻新鲜度的重要决定性标尺。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当下,新闻受众对新闻时效性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唯有新闻事件足够新颖,受众才会持续关注新闻及其播报平台。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注重加速更新新闻内容,不断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新闻。对此,建议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做好以下事项:
1)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公众的实际新闻观看需求,持续优化和更新新闻内容,使受众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完整的新闻内容,继而信赖广播电视新闻媒介。
2)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注重跟进各大新闻媒体,及时挖掘契合公众关注点的新闻素材,并将其转变成语言幽默、接地气的广电新闻,吸引受众积极观看。
3)新闻采编工作者要保障广电新闻独特的权威性,立足权威角度播报和评论新闻,以取得更多受众的共鸣和反馈。
4)新闻采编工作要注重增添新鲜元素,例如图片、视频、语音等丰富新闻内容,使电视新闻更具趣味性,从而大大激发受众观看新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顺应媒体融合趋势,主动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媒介独具特色的优势发掘传统媒体的潜能,进而促进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在新旧媒体融合趋势加剧的当下,传统媒体更应主动寻求与新媒体合作,将新媒体转变成自身的发展助力。唯有如此,才能带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在更短时间内更新新闻采访与编辑理念,创新新闻采编思维,优化新闻采编模式,促进新闻采编内容更受目标受众欢迎。例如,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可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引入新闻播报中,鼓励受众通过新媒体向电视新闻工作后台发送新闻播报评论,或实时参与补充新闻播报内容,使新闻内容能更完整更及时地传递给受众。例如:青田传媒集团下属的县电视台拥有2 个独立网站和2 个手机App 客户端,基于融媒体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与调整:网站方面,将当前两个站的核心功能与业务进行有效整合,着力建设一个业务综合性强、信息权威性高的本地化生活服务类门户网站;App 客户端方面,将之前的“青田新闻”和“青田在线”进行内容重新规划和资源整合,集中打造一个多样化、本土化、融合性的App 客户端,且与网站形成一个共享的整体,与省级新闻客户端“蓝媒号”关联。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注重用好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与目标受众经常互动,时时捕捉用户需求,以为新闻采编内容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除了新闻播报语言、新闻内容、与新媒体合作方式的创新,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还要注重采访风格的创新。因为采访风格直接影响到新闻内容的质量,若采访风格不当,新闻报道将失去应有的有效性。就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情况来看,老百姓对文化建设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多样化要求。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注重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实现采访风格的多样化,不断丰富新闻内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要结合地域特色,塑造独具特色的采访风格,切实深化国民对新闻采访的印象,继而吸引目标受众长久关注电视新闻台。例如,我台在制作访谈类节目时,高度明确节目定位及内容采访方向,进而明确节目受众,针对性采取合适的互动方式强化新闻与受众间的感情交流;又如,立足目标受众视角,全面调研受众喜好的新闻内容类型及播报方式,不断改进新闻采编方向,提高电视新闻对受众的价值作用。再如,参考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的短视频风格,制作新闻短视频,使受众能在短、快、准的视频中了解新闻重点,把握新闻事件,强化新闻印象。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富有创新力的人才的支持。因而,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台要注重挖掘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采编人员,为电视新闻采编创新提供支持。例如,聘请经常在自媒体上自主原创新闻短视频、新闻短文、新闻长文等的编辑;聘请拥有深厚新闻采写功底,能够快速准确编写新闻内容的新媒体编辑人员;聘请熟悉地域特色,喜爱玩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功能与语言词汇的人才等,充实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库。从利好角度来看,引入这些善用新媒体,善创新媒体内容的人才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服务,能使电视新闻更紧地跟进新闻发展趋势,在媒体世界“弄潮划船”。
以往电视新闻采编主要依靠实地采访,拍摄大量高清新闻图片,编辑客观真实新闻视频来制作新闻内容,以确保新闻真实、权威和可靠。但新媒体介入,人人都成为小记者后,这种传统采编优势便逐渐丧失了。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积极和新媒体融合,充分利用新旧媒体的优势,更进一步推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