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电子印章应用模式分析

2020-11-29 05:44:53刘金超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电子签名印章

刘金超,金 鑫,王 瑜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130031)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政务深入人们生活工作中,网络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伴随无纸化办公等新概念模式出现、运行,电子产品诞生为提高办公效率提供了良好平台。印章在中国是权利的象征,现代社会办公环境下,使用公文主体为普通纸张。电子印章是20 世纪90 年代随着计算机普遍应用产生的新凭证物件,相比传统物理印章具有很大优势。随着中国电子商务政务建设发展,电子印章在现代化办公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手段产生电子印章,以其使用便捷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1 电子印章的优势

印章在中国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电子印章在中国出现时间较短,但其发展迅猛,使用领域广泛,不容忽视。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产生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应用模式,确保交易方式安全性是实施电商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电商的发展,参与者担心自己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电子签名技术相关法律规范应运而生[1]。

电子印章在中国是一项新技术,2005 年实施《电子签名法》前,电子印章未被广泛应用,随着《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相关电子印章技术研究得到长足发展。电商认证技术管理依照相关规定,将实物印章标准图通过技术处理,电子印章成为无纸化办公进程的发展趋势。传统印章与电子印章有不同的应用范围,两者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同。依照法律规定制作的文书,经盖章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传统印章法律效力毋庸置疑,印章信用体系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电子印章法律效力有待完善。2004 年中国电商协会组织研发安全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其配套安全电子印章产品成为被承认的合法电子印章产品。

中国有长时间管理经验的印章管理模式,目前日益猖獗的伪造技术等问题使其地位动摇,电子印章以其有效减少印章犯罪的能力等受到瞩目。电子印章的安全性优势体现在审批制作严格、便于监督检查、便于安全管理。电子印章经公安部门审核备案,绑定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数字证书。审核、制作人员需经授权方可进入监控计算机管理系统,彻底杜绝假印章,传统物理印章易造价,利用假印章办理证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多角度综合防范功能充分发挥,使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处于动态管控中,如有不法分子利用印章从事诈骗等违法活动,容易被发现后列入黑名单组织,从而有效减少经济损失[2]。

电子印章的保存和利用比传统印章更具优越性,其优势体现在查询方便、存储简单、管理规范。用户可事前查询电子印章持有人相关信息,传统物理印章需出现后果后进行查询鉴定,损失产生后不可挽回。伪造印章鉴别需依靠拥有专业技术的司法部门。存储电子印章的EK 盘遗失可立即挂失停用,传统物理印章丢失会造成巨大安全隐患。电子印章各种相关信息有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传统物理印章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 电子印章的应用

最多只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省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改革提出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浙江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打破信息孤岛,省委书记强调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是数字化转型下推动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创新。

打破信息孤岛,要讲究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最多跑一次改革关键是通过数据整合,加强数据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公共数据库,实现数据多跑路,解决部门间数据共享信任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对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对提升部门办事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各地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等手段简化规范办事流程,但仅靠传统手段难以实现办事效率大幅提升,需借助电子印章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电子印章可运用互联网+电子政务服务,有效推动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打破封闭在各系统内部的公共数据信息孤岛,解决一窗受理中设计数据校核、统一标识等问题,可以锁定网上审批流程,为打造线上政府扫清障碍[3]。

杭州市电子印章的使用最早始于2005 年,每个单位分配到电子印章数字证书后,使用印章系统加盖电子印章制作成电子文件,2014 年杭州市开展电子公文系统安全应用试点工作,2016 年完成电子公文系统改造投运,电子签证系统被改为中安网脉印章系统,电子印章建设由市委公安厅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展,杭州市提出电子印章应用目标,建设统一电子印章应用服务体系,实现电子证照等各类数据材料数据签名,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7 年完成市级34 个部门印章制作,13 个区县完成126 个印章制作,在房产证明、低保家庭救助证、市规划局建设用地许可证、市教育局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等证明中实现电子签章。杭州市推进公民办事网上办理,依托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加快建设市民办事事项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涉及公民的证照纳入个人基础数据库。

3 互联网电子印章存在的不足

电子印章应用中的弊端主要包括使用管理方面问题、法律保障与技术化问题。目前尚未出台使用电子印章相关管理规定,电子印章偏离规定使用范围,降低了其使用效率。电子印章技术基于《电子签名法》开发,法律规定电子签名在适用电子文书下需承担电子签名法律效力,但未明确规定需承认电子印章同等法律效力。相关部门应完善电子印章相关法律。

结合杭州市电子印章使用情况,目前推广电子印章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应用层面。目前中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电子印章应用体系,管理机制缺失制约电子印章在各领域的应用。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电子印章推进放管服改革情况较少。目前电子印章系统由省市县三级各自开发,产品技术标准不同,导致不同系统电子印章更换无法兼容,存在重复开发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在传统审批中存在不认可电子印章现象,推广电子印章使用中,对业务系统升级存在阻力。

4 移动互联网电子印章发展建议

由于计算机被广泛应用,电子文件数量不断增加,但无法与纸质文件抗衡,纸张使用量每年保持约10%的增长率,传统物理印章有存在价值,数字化改造应分阶段进行,现阶段要致力于电子印章与传统印章共同发展。通过改进传统印章,完善电子印章,推广电子印章的应用。

应提高印章防伪技术,加强对印章伪造技术的研究,配备专门识别人员,建立完善的可共享印章信息系统。伪造印章使用技术与真品有差别,需要提高防伪技术。目前市场上很多假印章可凭肉眼识别,经常接触印章单位可指定专门人员接受培训,负责识别假印章工作。2000 年公安部颁布实施《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标准》,要求各市县印章治安管理信息联网,有权发证机关可将发证件编码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印章赋予新的生命力。

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建议出台电子印章使用管理办法,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可认证共享数据库,完善多项配套措施。从法律上明确电子印章管理安全等规范要求,改变市级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的现状。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规范电子印章开发建设。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积极推动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不断推动电子印章建设,切实做到群众少跑腿。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使窗口工作人员适应使用电子印章网上审批办理方式,提升行政办公效率。

电子印章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安全保障、法律标准等方面有待加强。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印章社会地位提供了支持,但电子签名法存在不足,相关法律亟待完善,电子印章在计算机中显示出图形,采取格式目前无统一标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为扫描型电子文件推荐通用格式,格式的通用性等是否适合为档案长期保存应进行考虑。电子印章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安全防范技术成熟的互联网尚存在各种侵袭,电子印章难以逃避仿冒问题,签章印记图样、使用记录等信息保存在电子签章管理系统中,如系统出现问题,遭到入侵后会导致很大损失。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否则会产生信息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电子签名印章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套摹电子式电子签名笔迹鉴定问题分析
法制博览(2022年22期)2022-11-21 13:16:15
我们有印章咯
大灰狼画报(2022年4期)2022-06-05 07:13:16
两级模式视域下有效电子签名认定规则的检视与构建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电子签名
自制橡皮印章
童话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印章
谈谈《电子签名法》的内涵和特点
人间(2015年33期)2015-12-08 23:52:10
法律视域下的电子签名效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