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军委颁布实施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为新时代基层建设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依据。《纲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强军思想,规范了基层建设的方法模式、标准内容、制度机制和职责要求,为各级抓建基层提供了遵循、立起了样板。学习贯彻《纲要》是各级党委机关履行帮带指导职能、基层单位履行自建落实责任的重要抓手,从日常工作实际看,各级在学用《纲要》中要做到“五个统一”。
近两年,军委着眼适应新时代新体制新编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法规,为部队依法抓建提供了基本依据。从《纲要》与其他法规的功能定位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都是军队政策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纲要》是对基层建设标准、原则、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规定,落实《纲要》是对基层全面建设的体系重塑。其他法规是基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落实层面的具体化、针对性指导,构成了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行为的规范体系。如果说《纲要》是基层建设的“魂”和“纲”,其他法规就是基层建设的“血”和“肉”,两者统一于基层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时空。因此无论是党委机关还是基层单位,都要做到贯彻《纲要》与执行其他法规相统一,自觉做到“三个同步”。一是同步学习。各级应结合“学用法规”活动,按照“掌握共同、精通本职、了解相关”的要求,采取“原原本本系统学、结合工作经常学、问题牵引重点学”等形式,认真抓好条令法规的学习宣讲,切实掌握新规定、明确新要求、落实新标准。二是同步贯彻。要把法规制度看作建军治军的经验总结,强化贯彻法规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做到严格执行、不留盲区,决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就省略内容、简化程序、降低标准。各级领导机关必须始终把依法指导作为抓建基层的基本方式,一文一会都不能脱轨;每个基层单位也必须始终坚守条令法规的原则,一丝一毫都不能逾越。三是同步纠治。党委首长要把方向、业务机关要强督导、基层营连要严纠治,坚决维护条令条例的权威性严肃性。要将单位的惯常做法、创新实践与法规制度“对表”,符合法规精神的要坚持下去,有悖于法规要求的土政策土规定要彻底清理,决不能自行其是、另起炉灶。
学习掌握《纲要》,对党委机关来说,重在提高工作指导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对基层而言,重在提高依纲自建能力,强化末端执行力。从实践运用看,《纲要》是对全军部队的普遍指导,需要各级在实践运用中联系实际细化规范、探索创新。一是细化具体规范。对于《纲要》的原则性内容,部队要依据基本精神将有关规定细化完善,增强末端执行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机关要对照业务职能细化规范,基层要结合单位实际细化落实,着力把建设标准转变为量化指标,把原则性要求转变为具体抓手,把指导理念转变为抓建模式,确保学习贯彻《纲要》在基层沃土扎下根。二是探索抓建模式。探索指导抓建模式,需要找准机关抓建与基层自建的平衡点,确保两手抓、两过硬,形成上下合力;要探索动散抓建方式,完善动中训、动中教、动中保的具体措施,为基层提供实在管用的招数;探索营级职能发挥的长效机制,释放前沿指挥所的六项作用,使之成为提升基层建设水平新的发力点。三是创新落实方法。新时代基层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贯彻落实《纲要》,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寻找出路、用创新的办法解决难题。要发挥科技助训的作用,采取网上训练、模拟训练、对抗训练等方式,在优化训练模式中提升训练效益。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搭上“网络+”快车,深化网络管理运用,使网络成为满足官兵知识需求、丰富官兵业余生活、畅通民主反映渠道、浓厚官兵战友情谊的新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过好时代关。
口头上的强调,并不等于行动上的真抓实干。军旅两级作为战建合一的领导机关,抓建基层决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电代替行动,要在工作落实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态度。应指导各级牢固树立“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思想认识,把服务基层作为抓建基层的前提,始终围绕基层需求做工作,思基层之苦,帮基层之困,解基层之难。二是转变作风。不大包大揽,不颐指气使,给部队留出统筹谋划的时间、自主建设的空间和官兵休息的时间,做到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撒手。三是转变方法。一方面,机关部署任务、安排调研要考虑基层实际,善于合闸分流,防止因工作“撞车”增加基层负担。另一方面,要指导基层主官学会“弹钢琴”,做到工作统筹好、力量运用好、时间安排好,着力提高落实的质量和效益。
习主席深刻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各级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思想,按照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抓好基层建设,夯实部队建设基础,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落实领袖指示,抓好基层全面建设,各级党委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按纲指导能力;基层单位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明晰建设路径,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纲要》,基层是主力军,机关是服务队,两者应认清自身职责,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基层官兵是落实《纲要》的主体,让官兵担纲主角,首先要把官兵真正当成部队的主人、建设的主角、完成任务的主力,机关要围着基层转、围着官兵转,让基层官兵挑大梁、唱大戏,相信基层、尊重基层、依靠基层、发动基层。二是演员与导演的关系。基层是“舞台”,官兵是“演员”,《纲要》是“剧本”。各级领导机关要善于搭设舞台、创造平台,把基层推到前台,把基层建设需要的条件创造好、遇到的矛盾解决好,多在幕后做统筹协调和指导帮带,引领官兵在基层广阔天地演绎精彩篇章。三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推动《纲要》在基层落地生根,应指导各级深刻把握唯物辩证法原理,决不能把内外因关系搞反了。领导机关应善做“加减法”,不仅要加大资源投向基层的力度,还要减少对基层秩序的干扰;基层要消除等靠依赖思想,立足自身积极作为,提高工作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新《纲要》突出战斗力建设这一根本指向,显著提升了战备训练工作比重,更加凸显了基层备战打仗主责主业,鲜明立起了以制度贯彻战斗力标准的导向。贯彻落实《纲要》,各级党委机关要按战斗力建设标准统筹各项工作,以练兵备战的主线贯穿各项建设基本面,以制度机制常态运行保证中心凸显、全面发展。一是建立情况反馈机制。通过下连当兵、蹲点帮抓、问题反馈、双向讲评、检查指导等方式,深入一线掌握基层实情,倾听官兵呼声,了解矛盾困难,研究对策措施,提出合理建议。结合训练监察考核,加强训练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治粗训、漏训、弱训等问题,确保参训人员一个不漏、训练时间一分不少、训练计划雷打不动、训练内容不打折扣,最大限度保证训练落实。二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聚焦中心筹划工作,应坚持做到统一规划部署、统一规范秩序、统一协调工作、统一财务投向。业务指导要依法有据,紧紧围绕抓建基层这个根本,注重按纲要建、按大纲训、按条令管,及时收集基层意见建议,厉行法治清“顽疾”。资源配置要搞好统筹调控,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主线统筹资源,使各要素、各层次、各部门、各领域都能在军事训练落实的整体目标下有序运转。三是建立奖惩实施机制。把《纲要》中的“十个不得”作为纪律红线,坚决纠治和杜绝命令式、经验式、运动式抓建套路,加强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执行法规制度不力、扰乱基层正常秩序、加重基层官兵负担的予以追责问责,对管理正规、风清气正、成绩突出的单位要大奖。持续加大训风演风纠治力度,对违反实战化要求的行为惩戒问责,对主动检讨训练违规现象和差错行为、主动报告事故征候的要给予通报表扬,切实树起较真碰硬、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