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但城市道路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我国交通系统因此压力非常大。雪上加霜的是,我国落后的公路收费模式也导致问题频发:通车速度慢,效率低下,高峰期拥堵严重等。此外,加上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对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重大需求。可以说,智能交通是我国必走之路。那么,随着智能交通应用的到来,需要此类图书的交通行业管理者、科研院所及高校研究人员、相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也将会越来越多,智能交通类图书自然将会成为科技图书出版的“香饽饽”之一。
面对“智能交通”带来的这块“香饽饽”,一部分出版社已捷足先登,举起了自己的“刀叉”,开发出自己的产品;一部分出版社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即将开发自己的产品。
表1所示为2018年1—9月智能交通类图书开卷监控销量排行榜。
通过开卷监控零售销售数据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智能交通类图书在以下5个方面的情况:
1)图书排行。在2018年1—9月期间,整个交通运输类图书排行榜的前500名中,智能交通类图书品种有20种,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5种。可以看出智能交通类图书品种数在整个交通运输类图书总品种数中的占比在增加。
2)出版单位。参与智能交通类图书出版的有15家出版社,其中,人民交通出版社有3个品种,人民邮电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各有2个品种,其余几家出版社各有1个品种。可以看出各家版社出版的智能交通类图书品种数还相对较少。
3)出版时间。2018年出版的有9种,2017年出版的有6种,2016年出版的有3种,2015年和2014年出版的各1种。可以看出每年出版的智能交通类图书品种数在持续增加。
4)图书销量。进入销售排行榜前100名的有3种,但销量不高。3种出版时间较长的,有2种销量超过100册,1种超过400册,其余的都低于200册。
5)图书特点。纯技术类的图书还相对较少,仅仅只有《城市交通协同联动控制技术丛书:城市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行人交通仿真方法与技术》《复杂交通问题决策的系统动力学建模》《城市路网过饱和交通状态感知与优化控制》《交通网络应用优化理论与方法》和《行人交通安全:基于视频检测和元胞自动机的人群疏散机理研究》几个品种。
现在,国内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会议和论坛也举办得越来越频繁,而行业从业人员对前沿技术的关注度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1)时机正好。由于现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出版社虽然比较多,但相关产品还比较少,这对于有计划进入这一领域的科技出版社还有很大的空间。
2)市场难度和挑战。机遇向来都是与挑战并存的。对于大多数出版社来说,面临的问题可能是编辑对该领域涉及的计算机、信息通信等相关知识还有一定的欠缺。同时,出版社在该领域的营销宣传资源积累相对较少。
由于智能交通领域过于宽广,如何结合出版社自身优势,做出契合智能交通领域人员的知识需求,做出有针对性的产品,这除了需要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外,还要独辟蹊径地探索开发思路和策略。
1)引进为先,开发并重。我国在智能交通技术上,现在还处于学习追赶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因此,先期引进一些国外的相关优质图书,然后采取引进与国内开发并重的策略。
2)两线开发,主次有别。我国现在从事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人员快速增加,他们就是该领域图书开发的主要对象,而开发图书的内容应该是他们希望了解和学习的相关前沿技术。对于一般的从业人员、行业管理者和普通大众,他们也会关心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也希望了解一定的智能交通相关知识。因此,我们要从前沿技术类图书和专业科普类图书两条线开发。
3)全面开花,细分方向。主要在以下相关方向规划。针对一般从业人员,规划普及性的智能交通技术描述类的图书。针对专业人员,规划人工智能+交通创新、城市智能交通创新、交通大数据、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智能车路协同、智慧公路建设与发展、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其他(包括轨道交通智能化、水路交通智能化等)方向的图书。
4)打好品牌,系列运作。在引进国外先进智能交通图书方面,推出相关译丛系列图书;在国内资源的挖掘中,推出相关自主开发系列图书。
5)作者资源,全面开发。编辑在寻找潜在的作者资源时,一定要拓宽视野,着眼整个大交通行业,不仅要与一些开设交通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而且更要依托智能交通相关协会和研究机构。此外,还要与一些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
对于有意进入智能交通类图书领域的出版社,首先要做的就是继续认真调研,争取确定一些具体的引进选题与国内开发选题,并在近几年内形成一定的产品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我们的“交通强国”战略,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