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婕
内容摘要: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往往深刻而严肃,充满政治色彩。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载体空间,以娱乐性、商业化为重要特点,然而当网络文学承载革命题材后,二者的结合发生了奇妙的碰撞。以革命英雄为主角的战争小说在网络时代获得了全新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存在相应的局限性。
关键词:网络文学 革命文学 战争题材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影视艺术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多种多样。然而新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兴起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不仅没有被抛弃被冷落,反而与时俱进与当代人的娱乐形式进行了更好的融合。当代网络文学的创作并非只局限于穿越、猎奇、言情等等,相反,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背景的网络文学的发展如火如荼,受众极为广泛,相应的革命战争题材的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也始终在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茶后饭余的影视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革命战争题材的网络文学发展现状
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时代的到来,引起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传统纸质文学不再能够满足快节奏的阅读需求,主流严肃文学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多样、猎奇、即时娱乐的文化消费理念,网络文学网站应运而生,网络写手踊跃发表作品,网络文学的发展具备了主客观条件,快速发展和壮大。网络文学因为其连载性、付费性、娱乐性等性质,商业化倾向严重,其创作种类多以言情、穿越、修仙、灵异等等为主,能快速吸引眼球、满足年轻人幻想。因此在传统观念里,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为背景、以革命英雄为主角的传奇小说,显得远离当下时代、不够时尚猎奇、主题沉重,似乎不太符合当代年轻人文化需求。然而实际上,在各大网络文学网站上,军事战争题材的内容仍然是一个热门的版块分类。
考虑到革命战争题材的受众里男性群体比例更高,此类网文主要集中于男频为对象的网站如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飞卢中文网等等。以大型中文阅读网站——起点中文网为例,其14个阅读版块里有一个专门的军事版块,其中又分为军旅生涯、军事战争、战争幻想、抗战烽火、谍战特工。其中,军旅生涯几乎都是主要以当代军事题材为主,描写当代军队战斗英姿和特有的部队生活。而军事战争和战争幻想相对较杂,既有我国当代军事题材,也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战争题材,还有一些空间在外国或者异世界的战争题材。抗战烽火题材都集中于抗日战争时期,谍战特工是区别于正面作战的一种独特题材,以间谍特工的地下活动为描写内容,尽管故事背景多样,但仍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抗日时期为主要背景展开。而与起点中文网同属于一个阅文集团的创世中文网,其分类较少,只有一个版块叫历史军事,故事背景几乎都是中国古代战争,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背景的战争小说占的比例很低。飞卢网的特点在于,根据它的历史军事版块,又细分为穿越时空、架空历史、历史传记、三国梦想、人文历史、现代战争、战争幻想和特种军旅。其中,只有战争幻想版块有一部分作品是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背景创作的。而其他的男频网站都是大同小异,要么就是像以军事题材为一个大板块,细分各种类型,如起点中文网、飞卢网,17K小说网也是如此。要么就是只有一个军事战争的分类,内容比较复杂,只要相关的都杂糅在这个版块下面,比如创世中文网、塔读文学网、纵横中文网等等。
作家写手对军事战争小说创作的热潮,已经不再满足于寄托在大型中文网站的一个分类下了,催生出一个专门以军事小说为主的网站“铁血读书网”。虽然网站发展过程中又增加了其他的小说分类,但仍然以军事小说为重要部分,且具体分类非常细致:抗战、特种兵、狙击手、军旅、抗美援朝、远征军、解放战争、一二战、鸦片战争、谍战、军阀、战役、会战、未来战争、特工、世界大战、抗日。军统、辛亥革命、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中外战争、武装力量、军事理论、军事科技等等。即便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的战争,也被细分为不同的战争时间、不同的兵种、不同的战场等,说明了对于革命战争题材的网文创作是庞大且不断在发展的。
就已有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段为背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网络文学来看,主要分为这样几种创作类型:(一)穿越类:1.直接穿越到已有的热门作品里,改写人物故事,类似同人创作,比如《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我团长叫李云龙》《梦回亮剑》《抗战从雪豹开始打卡》等等,这种作品的标题很吸引眼球,有“蹭热度”之嫌,会直接吸引那些对《亮剑》《雪豹》这些已成名的作品的粉丝的目光,而且创作起来也有原故事可以依仗和借鉴,是比较省力又有较好商业效果的创作方法。2.不以已有故事为背景,而是以真实的某次战争为穿越起始点,带着现代人思维和类似作者“开挂”的能力屡立战功的穿越爽文,如《抗战之烽火漫天》《浴血指战员》《抗战之老兵重生》。3.结合了网游的穿越爽文,主角既是穿越者也是游戏玩家,此类作品占比很多,譬如《系统派我来抗战》《带个系统去抗日》《抗日之晋北小卒》《抗战之开局一张十字弩》等等。总之,穿越类题材在网文里的占比是非常高的,大部分都是穿越爽文。(二)英雄成长类: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必不可少的就是塑造鲜明的时代英雄。此类作品的主角并非穿越,而是就活在那个时代,要么是出身优越、能力出众但有缺点,在乱世中杀敌成长,并最终明确政治取向的革命英雄,代表如《大弹道》里的李崇,要么就是农民孤苦出身,在乱世中成长起来保家卫国,如《遍地狼烟》里的牧良逢等等。(三)谍战类:相对于正面战场的激烈战斗描写,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暗处的较量,也是革命抗战的一部分。此类作品由于情节紧张、带有推理悬疑色彩,也受到广泛欢迎,如《孤岛谍战》、《猎谍》、《密战》等。
二.革命战争题材的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特点
革命和战争题材一贯是显得沉重和严肃的,但是当它与网络文学结合后,仍然不可避免出现了明显的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从故事内容来看,此类题材的网络文学大部分充斥穿越、爽文、恋爱“开后宫”、戏说改编、与网游、修仙结合等等典型的网文元素,如前面列举穿越类爽文题材。而较纯粹的文学作品的比例则偏少,但也不乏优秀作品,譬如《遍地狼烟》《特战先驱》《大弹道》《绝死飞虎》《好八连》《从小船夫开始的边境英雄》等等。这些作品的主角没有穿越,也并非一帆风顺,作者没有频繁给主角安排不合理的升级,而是细致描绘主角经历各种挫折后如何成长为英雄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同时有其逻辑性,并非如其他网文那样为了反转而反转。作者尊重史实,认真收集历史资料,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意淫,譬如《好八连》的作者在自己作品的最后一章里写道他本人是军事爱好者,但在阅读抗战网络小说后发现都是抗日神剧,子弹不要钱,小鬼子都是弱智,而自己小时候的抗日作品都是描写中国人如何运用智慧战胜鬼子。所以他萌生了写作念头,为了纪念为抗日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民。还有《抗战之老兵油子》的简介写道“不穿越、不YY,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看国军88师百战余生的几名老兵如何在尖山村打开抗战局面,新四军军分区敌工部如何管理这支小分队,与军统别动队怎样周旋、与日伪特务机关如何斗法。战术战法真实,武器运用真实。”。这种嚴肃的创作态度是优质革命战争网络文学区别于纯商业化的“爽文”“水文”的重要原因。而且此类文学作品并未摒弃商业性,而是避免过度商业化,这样的创作反而是被商业化腐蚀的网络文学的清流,也能够吸引审美要求高的读者的注意。
从影视改编来看,网络文学往往是当下影视改编的重要来源。网络文学贴合当下文化消费需求,具有一定读者基础。网文的故事相对经典革命故事来说更新颖、不会给人老生常谈的说教感。网络文学创作很强调画面感、会更注重描绘场面刺激,更突出人物形象的特色。改编网络小说《遍地狼烟》的电视制片人王海斌认为“该剧全面展示狙击手成长史,枪战场面刺激、爆破戏份儿非常震撼,视觉效果非常震撼,是一部重口味的战争戏。”[1]
影视改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倒逼出更好的网文创作。作者业余狙击手在铁血军事网上连载的长篇网络小说《特战先驱》在2010年被改编为电视剧《雪豹》,由当红明星文章主演主角“周卫国”,此剧一出便反响热烈,获得了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提名,这样的主流肯定,证明了即使是商业化娱乐性强的网络文学也可以承载住严肃的爱国抗日主题。这种网文与影视的成功结合,必将催生更多优秀作品,而不是抗日雷剧、穿越爽文。
从网文固有性质来看,网络文学是文学商业化的产物。网文只有发布在网站上才能被传播,网站经营者设置了排行榜、续订率、点击率等指标来评价和推荐网络文学作品。只有排行榜上点击率高、付费多的作品才有更多的曝光机会。推荐这样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付费,让网站经营者赚取大量收入。而网络写手创作作品主要目的也是创收,为了满足指标,拼命“注水”,增加不必要的章节,不顾逻辑和艺术性,强行给作品“续命”,只要有人追,就是不给故事结尾。而且为了吸引读者续订,每一章的结尾都故意营造一种悬念感“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因而动辄连载几百万字,是无意义的语言泡沫。
三.革命战争题材的网络文学的进步和优势
我国战争题材的文学的传统古已有之。从《左传》对大小诸侯国战争的记录,到《史记》中诸多战争名篇,到《三国演义》等等,中国人自古不乏对战争文学的热情。新时期的革命文学题材,也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到了如今的网络文学时代,虽然不可避免存在争议和缺陷,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文学也推动了同题材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基于网络平台创作的革命战争文学相对前人创作的进步:(一)人物形象的丰满:相对于早期革命英雄小说里一味塑造伟光正的英雄主角,《特战先驱》创作了周卫国這种很有人格魅力的圆形人物,他一开始只是一个富家子弟,冲动任性,但是后期,他对国民党失望了转而加入共产党,训练自己的雪豹突击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周卫国的阶级和信仰的几次转变,性格的完善,给抗日英雄的形象增添了真实感,更加吸引读者。(二)史料的补充和视角的转变:随着档案的解密,很多历史观点也发生了改变,近些年来对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肯定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吉云飞指出:“《遍地狼烟》是表现国民党军队抗日的作品,通过牧良逢这个下级军官对当时整个国民党军队的状况做出观察,并且跳出了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的旧论调,正视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对曾经的历史还保持了一种温和的同情。”[2](三)关注女性战争角色:随着女性地位的崛起,出现了一批以女性英雄为主角的作品,如《抗日英雄之飞刀女侠》、《抗日之红颜悍将》。而且在传统的革命英雄小说里,女性角色多沦为陪衬和工具人,形象单一固化为温柔善良的女护士、女民兵、女干部或者视死如归有觉悟的女英雄。而《特战先驱》里有更多丰满的女性角色:女主角陈怡先前只是普通的爱国女大学生,但在战争中从不敢拿枪畏惧炮火到英勇抗日的女战士,小说细致展现了这个成长过程。还有萧雅,她是资产阶级小姐,没有政治信仰,只因爱情而支持周卫国的一切行动,最终惨死于日本人手中,这样一个为爱而生、因爱而死的女性角色,在过去的革命小说里并不是被宣扬和描写的对象,其存在会影响主角的英雄形象,也显得不够先进,但在部小说里却散发出迷人的女性光辉,是主角和读者的“白月光”。女卫生员范小雨虽然善良单纯但是脾气固执、缺乏耐心,总是好心办坏事,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女八路军也是过去完美没有缺点的女军人形象的突破,虽然没有女主角讨喜,但却胜在真实可爱。
四.革命战争题材的网络文学的局限和改进方向
尽管选择革命战争作为题材的网络文学推动了此类题材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其局限性:(一)作家文学素养不够,作品文学性艺术性的不足:网络平台写手良莠不齐,多数是业余写手半路出家,当作赚钱的一种途径,而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文学追求。即使是追求文学创作的作家写手,他们往往史学、文学修养不够,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和思想的深刻。很多受过正规写作训练科班出身的作家是不愿意入驻网络平台的,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纸媒渠道发表作品,这样一来,网络文学出精品的概率较低,优秀的作品淹没在大量的无意义的“水文”里。(二)内容重复低俗,缺乏文学性和艺术性:大部分的网络作品都是互相抄袭,套用模板,所以读起来千篇一律乏善可陈,譬如穿越类网文,都是清一色的选取生活中某个部队出身、或者喜欢玩军事网游的普通人,突然穿越到战争年代,然后一路开挂,结交各路美女,成为大英雄,总之,这类小说主题肤浅、人物塑造单薄重复、语言浅显无艺术性,甚至还有互相抄袭之嫌,对于读者并无心灵的裨益,只是闲暇时消遣的娱乐读物。即使是非戏说类小说,也缺乏对战争全景式的把握能力和对伦理人性的深刻思想。(三)时代的距离、有限的史料等导致作品真实性不足:一方面,写手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甚至可以说距离已经很远了,很多时候去描写战争场面和人物细节都显得不够真实,幻想成分居多。另一方面,写手能够接触到的史料有限,很多真实的档案尚未解密,反而会依据稗官野史去杜撰,这样的客观条件也限制了革命题材的网络文学出现优质写实的好作品。(四)商业化性质浓厚:网络文学具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化特点。商业化的存在会削弱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使得文学创作不再纯粹,而是努力迎合读者,媚俗功利,轻松肤浅,读完后不会提高读者审美、震撼读者心灵,就像快餐一样让读者饱腹即忘。而真正相对优秀的作品,可能由于不够浅显易读,无法吸引足够的阅读量和阅读费,反而排行榜上无名,无人问津。种种局限和缺点,让网络文学即使以革命英雄为题材也难登大雅之堂,更难出现如《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极其优秀的革命英雄作品。
针对这些弊端,笔者认为,首先,要破除网络文学污名,引进更多文学素养高的更优秀的作家入驻网络平台。鼓励优秀作家创作优秀的革命文学,起到先锋带头榜样作用,让当下的革命战争文学能够真正发展起来,朝优秀的抗日文学比如《红高粱》看齐,拿下主流奖项。其次,减少商业比重、提高艺术追求。网站经营者要改变评价指标,不要只专注于点击率和付费排行榜这些财务指标,要关注读者反馈、在排行榜中增加文学性的指标,利用算法对有文学需求的读者推荐比较严肃的同题材作品,鼓励作家原创、过滤掉同质化严重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遍地狼烟》卫视开播打造重口味战争戏[N].海南日报,2012-5-8
[2]吉云飞.《遍地狼烟》:烽火如何点燃“草根”[J].名作欣赏,2015,(22)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指导老师:叶立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