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首都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首都经济以强大的韧性经受了考验,出现一些热点产业,逆势增长。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应采取措施,统筹推动首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首都;热点产业
作者简介:杨维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以人群聚集为主要场景的行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一些产业释放出逆势发展潜力。把握这些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使其成为首都经济的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都热点产业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都经济以强大的韧性经受了考验,一些产业逆势增长,展现出发展的活力。
云服务产业。疫情冲击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际交往和直接接触成为常态。互联网的云服务产业迅速普及,加速发展,如在线办公、在线学习、在线购物、在线游戏等。微众银行揽月智能资管团队通过测算发现,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游戏大幅增长,达到 537%、169% 和 124%。2020年2月10日以来,腾讯公司的企业微信业务量同比增长了10倍。华为公司数据表明,其办公软件华为云每天新增用户超过100万人。阿里巴巴的应用程序钉钉的活跃数据达到5年来的最高水平。在线教育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在线学习模式加速推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性能大幅提升。从这些产业加速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对云服务产业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北京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云服务产业势在必行。
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产业作为疫情防控的新型作战力量,为联防联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大数据加强疫情溯源,追踪人群接触史,摸排相关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为公众提供“防控行程查询”、“区域风险查询”“城市动态查询”“数据精准防控”“AI产品精准防控”等服务。利用大数据引导公众舆情,促进信息透明,回应公众关切,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群众理性看待疫情。疫情为大数据产业向基层的渗透提供了机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大数据产业将继续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产业。疫情防控期间,人工智能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防疫喷雾消毒智能机器人在防疫一线使用,抗疫应急物资无人机顺利完成全流程飞行运输。无人消毒车提供清洁消毒、送餐和物流等智能化服务,无人配送车承担疫区配送工作。医护助理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等在医院工作,减少了人员交叉感染。无人超市、无人药店、无人零售货柜在疫情期间逐渐活跃起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比较快,但是涉及的领域相对有限,这次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更广范围的应用打开了巨大的市场,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大健康产业。这次疫情的冲击,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康产业需求升级。大健康产业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风口。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比较高,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强化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涉及到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十九大明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根据国家相关规划,未来五年(2019-2023)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5%;到 2020年,“健康中国”带来的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万亿元;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 14.09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 16万亿,是目前市场的 3倍。大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能够拉动内需增长,改善民生。大健康产业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新一代技术将成为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快递物流产业。疫情对快递物流产业在订单、人工及派送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疫情期间,快递公司承担了应急防疫物资的运输任务,宅在家里的民众依靠快递满足基本的日常需求。网购导致了快递的爆发式增长。京东到家消费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27日至2月13日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50%,粮油副食同比增长540%,肉品同比增长1080%,休闲食品增长420%,蔬菜增长800%,水果增长350%。快递物流产业在疫情的冲击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从长期来看,电商渗透率处于上升期,未来3-5年,快递行业仍将保持10%-20%的复合增速。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首都产业发展对策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首都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根据首都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切实落实“六保”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的宏观调控手段,重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扶持中小企业,保住就业,适度扩大政府投资,加快本市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首都产业持续发展。
立足本市和津冀区域,完善高端制造业布局
一是在北京郊区有条件的地区布局高端制造业。为应对疫情对本市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挑战,完善本市产业结构,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应当在北京郊区有条件的地区布局高端制造业。按照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做优做实高端能源装备、做专做精特色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思路,推动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模式推广应用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供给能力和智能制造服务水平。
二是在津冀区域内布局完善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优化京津冀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对接协作。围绕高端制造业短板,在津冀区域内有针对性地扶持发展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健全产业链,确保首都产业安全。通过孵化和应用的方式,将北京的创新技术转移到津冀地区,在津冀地区建立中试、制造基地,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打造一批从研发、设计、中试、采购、零部件、组装、销售、物流配送、仓储等一体化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围绕首都城市发展短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分类分批进行定制化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小区微更新,逆生长。在2018年北京市出台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细化措施,完善顶层设计。推广“劲松模式”,在调研老旧小区居民人口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基础上,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实行定制化老旧小区改造方案。针对制约加装电梯的筹资困难、业主表决困难等难题,建议采取引入社会资本,实行业主自愿,企業出资、免费安装的方式。加快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套建设,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安防改造。增设停车设施,完善托幼、养老等服务设施。老旧小区除了硬改造,同时还要进行软改造。这次疫情凸显了一些老旧小区缺乏物业管理的短板。改造完成后提供配套物业管理服务,进行长效物业管理。鼓励进行局部改扩建老旧小区的公共活动用房,提升小区的服务能力。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造运营。
二是加速推动市郊铁路京原线、门大线、平谷线的规划和论证实施。根据区域客流需要及功能布局,充分挖掘既有铁路线的资源,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新线。新建市郊通道必须与市郊客流走廊基本一致,确保市郊铁路具有充足、稳定的客流。
三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以“七有”“五性”需求为导向,加强便民商业服务网点、物流终端设施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发挥中医药的防未病和保健作用,通过名医专家定期坐诊、和三甲医院定期交流培训等方式提升社区医院中医科的医疗水平。
推动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全面升级,加速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
一是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扶持在线新经济发展。疫情催生了在线经济的发展,成为增长的新动能,应进一步巩固其规模和效率。积极推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等在线经济领域发展。采取贷款贴息、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精准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在线经济领军企业,引导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向在线新经济领域投资。
二是加速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夯实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支撑,增强国有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和带动力,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链融合,增强高精尖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依托京津冀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合理布局,培育高精尖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是北京市大力发展的高精尖产业之一,应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医疗、教育、金融、交通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要场景的创新应用,专注场景的基础性创新,解决行业发展的真实痛点。
推动大数据、大健康和快递物流产业发展
一是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应进一步夯实北京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数据中心、云边端设施、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信息“大动脉”,建成城市物联传感“一张网”。借助北京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释放数据红利效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发挥社会投资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机制。
二是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应规范完善相关产业法规,完善大健康产业链,加快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加速大健康产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完善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加速现代制药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加快防控中可穿戴设备应用,推动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发展。
三是推动快递物流产业发展。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北京的快递物流需求仍会比较高涨,应加快推进驿站、智能快递柜等平台的建设,盘活小区里大量闲置的邮政信箱,推广新风南里中直社区的智能信报箱式改造,实现信箱快递柜合一。利用地下空间,增设智能快递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企业影响评估报告 2020年4月
2.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智慧防疫,AI 企业打头阵.中国电子报2020
年3月20日第 002 版
3.张占仓.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区域经济评论,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