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芬
摘要:每个处于社会当中的人,其“生命存在”和“精神存在”都是同时并存。精神成长伴随着个体的一生,受坏境的影响,对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辈群体是大学生精神成长不容忽视的内容。该文结合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重点阐述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其精神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同辈群体;精神成长;大学生
同辈群体的概念,最早在心理学中得以广泛应用,主要指因为有相同爱好、价值观、社会地位和年龄段而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马克思曾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人的精神成长是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同样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其他人”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个体直接或间接交往的群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伴随有同辈群体,虽然各个年龄阶段同辈群体的特征各有所不同,但在个体精神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分析,是对大学生精神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
一、同辈群体的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及行为在青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有人将精神成长定义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消除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痛苦,持久地保持内心的宁静感和充实感,并于外界形成良好关系的过程。它是对‘如何做人这一命题的思索与实践,是理性与非理性、思想与心理的统一。”[2]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上朝着积极、稳重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综上所述,作者将精神成长看作为人精神上的各个要素都朝着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提升的总体要素。
大学生是价值观逐渐形成并稳固的特殊时期,在此期间所形成的同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都会影响其价值观的树立。从家庭出发来看,大多父母只选择生一胎,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有所改变。其子女在进入大学以前,在家常常处于众星月捧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不可避免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利的价值导向,例如,个人主义,缺乏集体意识等。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完全离开父母的照顾之下,大学生会出现一种无所适从的现象,不可避免大学生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此类心理问题的产生更多的在于精神的匮乏。正如鲁道夫·奥伊肯所言“人是自然与精神的汇合点,人的义务和特权便是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克服其非本质的精神”[3]简言之,精神层面所带来的幸福快乐往往比物质上所带来的快乐要持久的多。当我们在享受精神生活上所带来的某种心灵上的愉悦时,精神生活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的存在。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和精神品质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幸福快乐的指数就会有所提升。
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共同构成了个体完整的人格。虽然精神健康常常会被看成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所分离,但从长远来看,个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与精神健康程度直接挂钩。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意识,大学生同辈群体下的群体心理在有意无意地影响其价值观。从整个个体生命的发展过程来看如果没有心理健康的支持,生命所具有的潜力就无法得以完全发挥。在群体心理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群体反应中对自尊自爱、互帮互助等等值得肯定的道德品质给予鼓励,鼓励个体向符合社会道德标准靠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目标得以强化。
群体行为在同辈群体中的形成既影响个体行为又影响组织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群体行为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他们共同遵守相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彼此间的行为相互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提高思想觉悟的首要前提,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培养政治素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与生活相关的小环境。同辈群体是大学生重要的小环境之一,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与群体行为有密切联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观察性学习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观察性学习主要是指根据模仿和学习个体某一行为的过程。 同辈群体中榜样大多成员的模仿对象,对个体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同辈群体中榜样行为的模仿,行为是模仿最為明显的方式。同时,根据同辈群体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作为来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甚至为了适应同辈群体的环境,还会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习惯。如果某一行为等到群体成员的肯定,个体就会将这种行为看作是恰当的。群体对对某一行为的多次肯定该行为就会成为个体的内在尺度标准,并潜移默化中获得自我评定的能力,形成一种固定的价值观。
二、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构成及其作用
根据张亚南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解释,他认为:“大学生同辈群体环境就是指相同年龄层次上,在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大学生个体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环境。”[4] 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群体群体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的同辈群体的构成主要在于教室环境下所形成的同辈群体、宿舍所构成的同辈群体、社团构成的同辈群体、网络环境下所产生的同辈群体和恋爱同辈群体环境下所产生。对个体精神成长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教室环境下所形成的同辈群体。可以将其理解为“同班同学”,但是班级下的同辈群体并不等同于同班同学。大学对班级概念比起小学、初中和高中相比之下相对弱化。学生没有固定教室,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造成同一班级中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减少。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形成同辈群体的并不一定包括与班级所有人都有互动,而是与主体有互动的成员所构成的群体。班级所形成的同辈群体中对精神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其成员的精神风貌当中,如,同学对老师的敬爱、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等等同学所具有的优良品格,在与之长期相互的接触当中,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美、人格美、时尚美等等美的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同辈群体之间相互熏染。长此以往,不仅能满足大学生对感受美和精神美的精神需要,同时也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由宿舍形成的同辈群体。大学生宿舍环境下所形成的同辈群体是一种被动的非正式群体,对宿舍成员的选择上大部分是处于被动状态。大学普遍实行住宿制度,宿舍同辈群体基本上是指一个宿舍单位里的个体组成人员,大学对班级概念有所弱化,相反,对宿舍概念相比之下有所强化。大学宿舍是与生活休息、娱乐和学习于一体的場所。在与宿舍同辈群体长期交往之中,宿舍成员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这些都构成宿舍文化的主要内容,宿舍成员在感受宿舍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在悄无声息中肯定与遵守宿舍文化中已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这些都会内化成为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约束力量,这种宿舍同辈群体所具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成员产生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团下产生的同辈群体。社团同辈群体的产生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所形成的,有着同样爱好的人加入某个社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整个社团的成员都是社团同辈群体,社团同辈群体仅仅只是相互之间有互动的伙伴。因为社团大多是由于志趣相投才得以聚集,因此很容易因其价值取向一致而成为密切交往的朋友。其亲密程度甚至会大于朝夕相处的室友关系。有研究指出大学生因其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班级功能的弱化,问题解决的不再仅仅依赖以往班级问题处理方式。此时大学社团同辈群体的产生为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情感宣泄的窗口。社团之间所形成了和谐氛围、融洽的交流环境,良好的人际交流都能为大学生精神成长提供一个平台。
18~24岁之间,正处于成年早期,对恋爱的需要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大学校园里男女结伴吃饭、上课、散步等是随处可见的现象。他们一起度过大量的时间,同时会进行大量的情感交流,价值观的相互融合。恋爱同辈群体会形成一个相互依靠、相对稳定的小群体。在这样的小群体下,恋爱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可使他们在欣赏他人、接纳自己,会得到需要和被需要的情感享受和养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情绪。当然,也应该注意在恋爱过程中的双方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荒废学业,不思进取,独立性减弱,注意力不集中,重度敏感等等不良的人格表现。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其精神成长发挥作用
同辈群体不是只伴随大学生而形成的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在中年、老年时期同样存在该阶段下的同辈群体。由此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出现,既有其客观必然性,又有其特有的特征。要合理引导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其精神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
从教育上加强对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差、价值观还未成型,做事冲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同辈群体下冲动行为的发生就更加频繁。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选择性上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阻绝其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否则会加大学生与社会的脱节。由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人际识别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培养开展必要的教学,帮助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和辩证的态度来评价他们所涉及其中群体对自身产生的利弊。确保学生在满足自身精神自由交往,心理上的精神得以寄托和释放,在自我认知上实现自我认同,避免滥竽充数的人际关系导致形成人格缺陷和现实孤独感。在恋爱关系认知上,也要有切合实际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要有责任感和担当,养成健康的恋爱行为。恋人是大学生所形成的最为密切的同辈群体,恋人之间进行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交流,恋人之间的精神成长自然而然会相互影响。恋爱中男女孤独感弱化,个人主义意识也会弱化。
改善管理,减少“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的比重。根据心理学上认知不协调理论,人们会更加倾向于对自己所选择的人或事物产生更多的热情,而对被选择的人和事物往往会产生抵抗情绪。“‘主动构成的同辈群体和‘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同辈群体”[5]。班级同辈群体、宿舍同辈群体为典型的“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为了改进这种“被动”的构成方式,在班级组合选择上要注意学生特长、成绩和籍贯上一致性,将具有共同点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也注意学生对进入班级的个人意愿。为班级良好人际关系打下一定的契机。在宿舍成员选择上,传统上以学生专业方向为依据进行宿舍安排的制度应该加以改革。学生在入校以前进行一次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兴趣爱好等综合信息调查表,并根据学生综合信息表的一致性与否合理安排宿舍,减少“被动构成同辈群体”的比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为精神成长营造和谐的空间。
教育应当为大学生自主精神成长的培育腾出足够空间。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6]。新时代下“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正是在以往只重视应试教育上的突破,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是教育的另一个目标。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人们把教育当作是一个全能的机构,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完全寄托于学校教育。实则不然,精神诉求的发现和满足更多在于个体日常当中,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和对社会的接触等等各种社会体验和感知更容易启发个体精神认知和精神情感,得以促进精神世界的成熟。灌输式的教育和失去自我的生活,无法使个体感受自我精神的需求。教育应为学生精神成长主动留出空间,同时为个体精神成长创造契机。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是精神成长的大背景,但挫折、失败、痛苦的发生也在所难免,正是这些不乐观的心情感受锤炼了个体意志力。通过快乐、幸福的感受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促使个体在困境中朝着这种愉快感受努力。学校应该加强对不同境遇对个体精神不同感受的关注,合理抓住学生精神成长的契机,尊重个体对精神成长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第515页
[2] 林雪凤 . 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探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二期.
[3] [德]鲁道夫鲁·奥伊肯.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
[4] 张亚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5]姚进凤.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构成、影响与教育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
[6]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
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