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妹 宋韬
摘 要: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也是最后冲刺阶段,强调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新形势下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基层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重大意义,当前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几点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治理能力;制度;现代化;创新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这既是大战,也是大考,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这种背景下,强调“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1]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
“治理”一词出现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2]。此后,治理进入政治学领域并引发热议。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思維方式、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人是治理的主体,领导干部是关键因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于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领导、统筹谋划、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自主创新、执行落实等方面的能力。
1.政治领导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3]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把握贯穿其中的精髓要义和思想品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适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4],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
2.统筹谋划能力
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和统筹兼顾的全局观念是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基本依托。基层领导干部在抓工作、作决策时,要统揽全局,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从战略上、宏观上考虑问题进而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强调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5]基层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上更先一步,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和丰富的创造性,在攻坚克难中把握整体、注意局部、协调推进。要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统筹谋划、强化培养敏锐的战略思维的能力。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正进入冲刺阶段,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所面对风险和挑战的严峻性也前所未有[6]。面对这种情况,基层领导干部再墨守成规不求新求变,就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格局和形势。
3.服务群众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7]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关键要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三者结合起来,不可割裂。要做到这点,共产党人的初心要诚、要稳、要纯。初心要诚,即忠诚于党,忠诚于民。初心要稳,即坚定意志、牢固思想。初心要纯,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邓小平1981年为《邓小平文集》作序,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题,他满含深情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8]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基层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人民公仆服务人民群众,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依法办事能力
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他著作中就讲,中国未来的国家应该是法治国家。[9]“法治”与“法制”、“人治”相区别,法治即以法来治理、管理国家,用法治理成为固定思维、惯用方式以稳固社会秩序达到良好的社会状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党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成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遵守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做的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10]基层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依规办事,自觉践行做表率,要有法治作为法治担当。
5.自主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1]基层领导干部需具备敢为人先的锐气、奋发向上的精气、开拓创新的勇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层领导干部要行知合一,要注重创新思维,让创新贯穿工作当中,破除迷信、摒弃陈规陋习,善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知难而上、锐意进取,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寻求新突破,用新方法解决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6.执行贯彻能力
部署重在落实,精神贵在实践,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执行力,是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执行越有力,治理能力越有效。从这个角度来看,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强弱不仅关乎部门单位的运作,更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贯彻落实,就会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制度自信,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12]”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制度的优势能不能转化治理优势,要靠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坚决的贯彻落实、不折不扣的执行,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确保各项制度安排见真章有实效。
二、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如何衡量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其中一个重要标准依据就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3],作为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的必修课,提高治理能力要贯穿工作始末,时时学事事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性质要求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作为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就是怎样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得到人民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始终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日臻成熟的学习型政党,具有非凡的执政能力,能够在遵循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制定规划,但改革开放以来依然面临着来自各方的风险挑战和压力考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且艰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下形势错综复杂,不同的发展模式竞争激烈,不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撞击,构建和谐共生环境迫在眉睫。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转必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重点,提高基层干部的本领素质。[14]党的执政领导方式要改进,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新形势缺乏科学的判断;没有运用价值规律提高经济效益;基层领导干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依法办事的意识不强,会出现公信力丧失、腐败滋生等现象。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和重大决策部署,都要靠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特别是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刻,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尤为必要而紧迫。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15]。“仓廪实而知礼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人民追求的东西正在发生的变化,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过去出行坐绿皮车现在出行乘高铁,更加善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而不忍气吞声或诉诸于武力,更加在意居住环境有没有空气污染、建筑垃圾。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向往接受好的教育、可以吃得起药看的起病,更加关注社保同自然生态遭破坏、居住环境受污染、就业率不高、就医难、上学条件差这些方面的矛盾却更加复杂且尖锐。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成为我国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未变,主要矛盾决定了根本任务对实践而言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对社会活力的激发、和谐因素的增加、人民的利益的维护,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稳定繁荣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政治职责[16]。可以看到,我国总体向好的形势下,国家安全、经济形势、科技领域、社会大局依旧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时刻认清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于大势中思大局,强化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时有发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我国化险为夷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但风险防控机制体系、协调配合能力、基层领导干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方面的短板也逐渐地暴露出来。所以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迫在眉睫。
第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要求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带来挑战。难啃的骨头和难完成的任务交织在一起,让基层领导干部不敢有丝毫懈怠。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相关工作,又要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困难再多迎头而上,无论抗疫、防洪抗汛都对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必须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以坚如磐石的决心、踏石留印的力度,在基层领导干部的全力带动下推进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
三、当前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高成效显著。但是,新时代有新要求,基层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适应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暴露出当前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方面思想认知浅薄、理论与实际脱节、创新能力不足、群众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知浅薄。当前,任务繁重、业务性强,基层领导干部总是在疲于应付各种工作,有的部门单位对于提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能力靠个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同时,普通存在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不足不断进步的过程,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很多基层领导干部都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不能脱产、无法克服工学矛盾。参加党校培训、业务培训等,台下一坐露个脸就算任务完成了,没有细学精学深学。网络平台的学习成了形式主义的重灾区,学习方式是“手机放一旁”刷学时、找他人代学,牺牲了培训的真实意义,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没起到实际作用。
二是理论与实际脱节。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繁忙,疏于学习,对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一知半解,文件在桌上堆积如山也没有时间消化。各种会议如例会、动员会、联席会等占据了基层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形成了会一开,文件一读,工作一布置就不管的习惯。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光靠嘴上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基层领导干部吃不透政策精神,应变能力差、应变方法少,在狠抓落实上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要求[17]。脱离实际,建造空中楼阁,拿着文件做工作,拿着说明去扶贫,不考虑部门单位的状况、地方特色,一味地上行下效,事倍功半。好的政策观念收效甚微,发展成效得不到很好彰显。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提高治理能力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存在思维停滞不前,在新环境下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处理事情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治理方式单一、治理水平低效、治理效果不佳。适应能力不强,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不能很好的学习掌握。
四是群众工作不到位。新时代,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成为常态,社会矛盾纠纷多元,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数量上升、行动激烈,以及群众上访案件的不断增多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归结于社会转型和变革期的必然过程。而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自身的宗旨观念不牢,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者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没有落细落小,没有下足绣花功夫,没有解决好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18]在面对群众诉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和手段。
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几点建议
基层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的提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各项的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1.思想淬炼是基础
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党性坚定的基础。在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下真功。龙衮九章,但挈一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领导干部政治清醒的根基所在,理论能为政治上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进而指导实践;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和党性坚定的基础。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19]。从苦难到辉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克服重重险阻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提高素质,加强学习。打铁还须自身硬,不仅要学而且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搞真空地带。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研读《中国制度面对面》、细读《民法典》等,把学习教育变成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有效载体。
2.政治历练是根本
基层领导干部不仅要讲政治而且要旗帜鲜明的讲政治,政治素质是干部队伍最重要的素质。政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历练中不断打磨、不断提高的。要在政治历练中强化政治担当,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新征程中一往无前、矢志不渝。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要在政治历练中提高工作能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基层领导干部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履职尽责,切实完成任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水滴石穿的韧劲,敢为天下的闯劲,才能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在政治历练中稳住政治定力,领导干部通过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炼就“铜筋铁骨”[21]领导干部要保持定力坚守初心,不惧权钱诱惑,不陷纸醉金迷,时刻牢记党风政纪。要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以民为本、廉洁自律紧绷政治之弦。
3.实践锻炼是保障
实践是磨刀石,口号喊得震天响,不付诸于实践,就无法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千头万绪、盘根错节的工作光靠想是没用的,要踏踏实实力往下使。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是在长期实践锻炼中砥砺而成的。难度越大、条件越差、矛盾越多才更能考验干部的素质。提升基层领导干部队伍能力,仅仅靠组织还不够,更重要是干部个人主观努力。要大胆实践,大胆锻炼,学会总结提高。在实践中强筋壮骨,鼓励年轻干部到一线历练。实行岗位轮换,让基层领导干部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境遇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树牢群众观念,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专业训练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22]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高素质的基层领导干部需要专业训练作支撑。要重视专业训练,人无完人,通过专业的训练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围绕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基层领导干部正确把握我国国家治理一般规律和新特点,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和水平。[23]要精益求精。当前工作,无论是党建、意识形态建设、经济、扶贫、双创双修,还是信访、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等工作,都是责任重、难度大、时间紧,唯有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实打实干,发挥“钉钉子”精神千方百计做好每件工作每件事,让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得以开花结果。学会总结。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开展工作,整理材料,实施项目,在严格规范的同时还要不断推演,尽量达到预期效果。完成后还有总结经验、防范问题,吸取教训。把工作的要求提高,细节做好,要达到完美而不是力求完美。
5.选才用人是关键
事业成功,要在得人。《荀子》中讲:“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明确分工职责,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让有技术的人做事,任用有才能的人当官,就没有什么得不到治理的。基层领导干部应当从中吸取经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各自手头工作做好,把每道关口把住,以一个个“小治”汇就国家“大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24]。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个人的潜能。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见贤思齐,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标准。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改进考核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从工作和生活中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深入了解、观察基层领导干部对工作的态度,群众的感情、对名利的态度、对重大问题和复杂事情的处理。选拔重实干、肯奉献、业绩好的干部。任人唯贤,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严格按原则、按规矩、按程序选用干部或作为后备干部,德才能具备的优先考虑,不思进取、吃空饷、才不配位的拒之门外,不给带病提拔留空隙、带病上岗留空间。通过推行和完善领导干部负责制、管理机制、监督问责制、考核评价机制,使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更高业务能力更强。
五、结束语
基层领导干部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工程,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调整思路,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全面调动干部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提升我们国家的行政效率。经国序民,在其制度。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基层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提高治理能力,真抓实干推动制度落地落实落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各项的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3][12][2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9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卢乐云.新知新觉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組织路线[N].人民日报,2020-09-15(09)
[5]习近平.干在实处之四:力求领导艺术的更高境界[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10-31
[6]王寿林.科学把握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N].光明网,2020-05-13
[7][15][16]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发行事业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外文出版社,202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集1949-1974[M].人民出版社,2014
[9]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10]王成国.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J].首都治理,2019
[11]新华社评论员.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新华网,2019
[13]董学宾.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升治理能力的行动逻辑[J].行政科学论坛,2019
[14]习近平.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N].新华网,2014-02-17
[17]王明生.基层领导干部怎样克服本领恐慌[N].人民论坛网,2018-09-03
[18]坚白.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N].绍兴日报,2020.1.10(06)
[19]安民.深刻把握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路径[N].光明日报,2020-06-18
[20]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21]曾万明.年轻干部要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立德增材[N].八桂先锋,2020-08-29
[22]叶宜声.提高新时代干部的基层治理能力[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01-14
[23]刘炳香.提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五个核心要素[N].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22-25
作者简介:
吴雄妹,女,中共乐平市委党校校务委员、高级讲师,在职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党建、党史方面研究。
宋韬,男,中共乐平市委党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党史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