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青青 射阳县海堤管理所
水土保持是支撑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土是自然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土。我国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水土保持方面认识不够,水土保持效果不理想。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完善和发展,已在部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在相关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和解决办法,强化生态修复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认知,加强分析研究,推进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减少我国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所谓生态修复技术,涉及了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是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修复环境污染的最佳效果,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相关材料的耗费。生态修复严格遵循循环再生、和谐共存的原则,循环再生是生态系统利用非生物成分合成物质,同时还可以对物质进行降解为原来的非生物成分的循环代谢过程,对可降解污染物进行进化,最终得以修复被污染的环境;和谐共存是基于循环再生的需要,在生态系统中的修复植物、微生物、动物等之间和谐共存,相互依存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对因自然原因或人为活动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的相关措施,帮助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最大限度的发挥和维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最终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实现一个平衡健康的生态状态。实现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措施等,工程措施主要防止水土流失的危害,例如修建的各类台地、梯田、水平沟、拦砂坝、淤地坝等,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物措施是采取种草管护的方法,增加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例如造林、种草等,以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蓄水保土是改变地形坡度,增加植被覆盖,改良土壤增强抗蚀力,以达到水土保持,提高农业生产的目的,实现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土地调查结果,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水土流失强度大、泥沙流失总量大,同时造成的危害也大。我国的山地占地比重较大,土壤抗蚀力较差,耕作垦殖面积大,植被面积相对较小,而且降雨分布不均匀,风力影响较大等原因,是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生态修复以调整生态重建思路,遵循自然演化规律,人为的加速演化过程,实现快速恢复地表植被覆盖,达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的。我国的西部地广人稀、植被稀疏、温差较大、降雨不均,造成水土流失程度严重的局面,但随着退耕还林、人工种草造林、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建立保护区等长期的举措,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退化起到了控制的作用,使得目前西部的生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西部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动植物、鸟类、昆虫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趋势,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形势。我国人民用事实证明了生态重建的可行性,为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指明了道路。
虽然我国在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在生态修复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生态修复机理和潜力的研究,是整个生态修复研究的核心内容。从不同的水土流失区域造成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原因入手,根据研究区位置、土壤类型、人口密度、降雨量、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研究造成生态系统自身演化规律、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和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生态系统恢复机理及生态系统的可修复程度,评价区域生态修复潜力,最终实现完善生态修复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体系。
需要加深对生态修复现状及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生态修复不光是施工完就结束,还需要加强对其效果方面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应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实施点的监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再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总结,研究生态修复效果,对重点区域加强重点监测,加深对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效果和作用的认知和理解,对不同的修复区域根据其环境效应在修复效果、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程度、气候特征、社会及经济效益等会方面加强监测和评价,以综合评价确定生态修复的现状及效果。
监测体系在生态修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反馈修复效果及生态恢复能力。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的应用中,应加强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对生态修复过程中及修复完成后的水土保持效果的评价体系,对修复区的修复效果、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监测,形成完整的监测及评价体系,以论证生态修复方式在其他区域的可行性。
现阶段,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相关部门已出台了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但相对来说法规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存在差异,而且缺乏具体的落实细节,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相对存在局限性,无法高效的完成水土保持的目标,因此还需要完善和优化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
生态修复改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现状是一项长久工程,涉及学科种类众多,虽然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生态修复技术推广较落后,推广力度不大,人们的生态修复意识比较淡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生态修复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发展,因此需要不断体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创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方式,提高生态修复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将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推广出去,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促使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息息相关,缺乏植被的保护后,水土流失更容易加剧。因此,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有效的解决水土流失的方法,可以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美化环境,解决水土流失的效果。植被覆盖率上升后,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增加当地区域蓄水保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抵抗旱灾和洪水的能力;比如我国西部以前干旱少雨,但是由于前些年的植树造林等生态修复手段,目前明显感觉当地的降雨量增多,气候变得湿润起来,显著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技术是解决水土流失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生态修复机理、现状、效果和潜力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生态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完善生态修复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水平,以此来支撑生态修复技术推广应用,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有效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进而推动整个行业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土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修复对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水土保持,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展开生态修复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