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深
(湖南省湘潭市林业局,湖南 湘潭 430304)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下游,与长沙、株洲共同构成长株潭城市群;地理坐标东经111°58′~113°05′,北纬27°21′~28°06′;东与株洲市接壤,南与衡阳市交界,西与娄底市毗邻,北与长沙市相依;南北长81 km,东西宽108 km,土地总面积5006 km2,是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生态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7]。城市向森林化方向发展,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崛起,长株潭经济圈大开发、大开放的时代到来,湘潭必将成为全省开放发展的新高地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支点。近年来湘潭城市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距离长株潭的“两型社会”、绿色生态型城市定位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长沙、株洲都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长株潭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目标,湘潭市实施森林城市建设要求更加迫切。在湘潭尽快实施城市森林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大绿化体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让天更蓝、水更绿,美化城市景观是市民热切愿望。
湘潭从古代的一个码头集市,发展到现在以突出“现代化人文绿都和生态城市”为远大目标的现代都市,最突出的是如何体现“绿都”和“生态”,而森林是绿与生态的代表,因此,建设城市森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实现湘潭“现代化人文绿都和生态城市”美丽梦想的必然选择。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初,湘潭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示要求,提出“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和谐、山水城林相融、城乡绿色互动”的发展理念和“城区森林进城、近郊森林围城、远郊兴林富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文绿都和生态城市的目标,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增强部门合力,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开展市域绿道建设,环城林带建设,科普宣教与绿色场所建设等,基本构建三圈两带多点的森林生态体系,实现主席家乡生态面貌的全面转变。同时,林业部门认真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准,落实各项工作。为了科学地开展湘潭市城市森林建设,市林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赴湖南株洲、郴州、永州和陕西省延安市、辽宁省本溪市、福建省三明市等地就森林城市建设专题进行考察学习,并完成了《湘潭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意见稿》和《湘潭市林业“十三·五”规划》等与城市森林建设相关的规划。
2016年4月,对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进行了认真评估。在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创森要求的情况下,2016年5月6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向省林业厅递交了《关于恳请支持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潭政函﹝2016﹞12号)。2016年8月2日省林业厅复函(湘林宣函﹝2016﹞5号),国家林业局同意湘潭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对湘潭市创建森林城市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要求湘潭市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用2~3年的时间加强森林城市建设,早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16年9月、10月,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先后研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湘潭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林业局长任办公室主任。2017年2月7日,湘潭市委市政府以潭市发〔2017〕4号文下发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 3月21日,湘潭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湘潭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3月23日,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全域绿化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湘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绿色伟人故里、生态大美湘潭”为总愿景,以“十大工程”“两大活动”为重点,积极开展大规模的“植绿、补绿、增绿、护绿、透绿”活动,统筹推进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全域绿化,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2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和《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构架,以湘、资、沅、澧水系为脉络的“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强湿地保护,饮用、灌溉水源保护和绿色文化载体建设。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号召,特别指出 “要发挥湖南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强省”。同时提出创新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模式。因此,湘潭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绿色湖南”发展,保障“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安全。
2016年9月9日,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已明确将长株潭列入“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发展目标。目前,长株潭城市群中的长沙、株洲已经分别获批“国家森林城市”,而湘潭市却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未获得该荣誉称号,不仅与湘潭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地位不匹配,而且还与长株潭城市群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的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建设湘潭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是创建“长株潭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的现实需要,而且还将为我国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湘潭居长、株、潭“金三角”的一角,又处岳、衡、邵连成的“大三角”腹地,位于湘江中下游,是中国文化名城、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湘莲之乡,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资源丰富,为湘潭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了实现主席家乡生态面貌的全面转变,湘潭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4月提出了《精美湘潭两年行动计划》,2016年9月湘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战略目标,旨在提升湘潭城市品质和形象,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建设“大美湘潭”,绿色是根本,只有全市披上了绿装,才有了美的基础。建设城市森林,是对“大美湘潭”格局的生态诠释;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居住条件、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指标的直接方式;是增强湘潭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于推动城市走上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文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作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习近平绿色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生动体现。
城市森林已经成为各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缓解“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湘潭要实现绿色强市,就是要以新型经济为中心,友好环境为基础,把湘潭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产要素与发展资本,推动湘潭市在青山绿水中进位赶超,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城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经济、最有效措施,因此森林城市建设是湘潭实现绿色强市的必然选择。
湘潭市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区的重要城市,随着中部崛起“智造谷”、制造业的不断集聚,城市人口和城市化规模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将会得到充分释放。届时,湘潭的“智造谷”将与长沙的“麓谷”、株洲的“动力谷”形成“一区三谷”的总体架构。到“十三五”末,湘潭将成为中部崛起的“智造谷”,国内一流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活力迸发的众创基地,同时高效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地区生态压力也会逐步显现。森林城市的建设为缓解人口密集、产业密集带来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与方向。利用森林和湿地的碳汇能力,有效平衡城市碳排放,加快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将湘潭打造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典范,构建湘潭“森林美城、森林绕城、森林围城”美景,营造湘潭市良好的人居环境。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阶段,生态文明战略是指导我国生态、社会和经济建设的纲领。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关系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建设森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建设城市森林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民生工程。
湘潭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将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生态福利为主要目标,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为重点任务,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传播先进的生态理念,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湘潭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就是让森林走进城市,用绿色装点城市,让森林上山、进城、上路、入村、入社区,让广大市民走出家门就可进花园、进树林,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绿色。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植树绿化,充分发挥森林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噪音、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将明显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实实在在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