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厚明
广州正着力构建国际人才新高地,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将为广州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抢占全球创新高地提供空前机遇。广州要进一步开放思维、开放视野、开放胸怀,既要吸引不同门类、文化、国别的优秀人才来穗创新创业,也要选送优秀人才赴海外留学培养,提高国际化水平,形成区域异质性、互补性,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能力卓著的留学人员,菁英计划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孕育而生。
菁英计划着力打造“走向全球、享誉全国”的独具广州品牌特色的地方性公派留学项目。项目主要瞄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选派优秀学生到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公认的一流高校及其相关专业,师从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导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聚焦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精尖缺”青年英才,服务于广州实现广聚英才、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
实施十年来,菁英计划共选派352 名菁英人才(含10 名定向培养人员),其中联合培养博士184 人,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68 人。菁英计划已成为广州培养国际青年人才的重要抓手,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国际青年人才,他们在各行业领域发挥着中坚骨干作用,为广州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
在培养目标选择上,一是聚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侧重于高校在校生、广州地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在校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 周岁,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40 周岁,主要是为广州培养青年后备人才。二是聚焦“高精尖缺”。培养对象主要是国家原“985 工程”高校及港澳台地区名列全球前200 名高校的在校生;培养专业方向聚焦广州重点产业领域;选派就读全球位列前150名的国际知名高校或排名前50名的学科领域。
在培养方式上,突出自主培养。菁英计划围绕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实际所需“下单”,发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按需“接单”,使人才培养实现“量身定做”,形成“自主遴选、自主培养、为我所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包括意向培养、定向培养两种,即赴国外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周期较长,分别为36-60 个月和12-24 个月。
在资助方式上,一是完善资金资助方式。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定向培养人才的资助经费,提升了用人单位参与菁英计划培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优化资助资金结构。菁英计划资助生活费、差旅费,包括1 次往返国际旅费(其中国际旅费标准为欧美地区人民币0.8 万元,亚洲地区及大洋洲地区人民币0.6万元),以及每月1.3 万元的生活费补贴。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广州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在项目的组织、评审、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全链条留学服务体系。项目申报前,提供项目申报、评审、答辩等相关事宜的全过程咨询;申报成功后,协助其办理留学协议签订、户口档案挂靠、组织参与行前培训等。在国外留学期间,与人才保持即时沟通。按期回穗后,协助就业,为意向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政策咨询、融资服务等,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
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和广州打造人才高地工作实践要求,菁英计划仍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资助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培养人数有待增加,9 年时间平均每年资助35 人。培养方式相对单一,针对企业在职人员特点的培养方式相对欠缺,资助对象主要为高校在校生。学成回穗人员深入企业一线的较少,政策设计需进一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
其次,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成长性激励机制仍有待建立,尤其是针对在资助期或履约期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或荣誉,缺少物质或精神奖励。长效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技术前景好的菁英人才科研项目,缺乏持续性跟踪扶持。
第三,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侧重前端,中后端服务仍有待进一步强化,缺乏抓手来开展海外人才服务。相关部门缺乏更加有力的服务抓手,对社会化、市场化人才服务力量的撬动作用不足,尚未形成资源整合优势和有机服务网络。
要着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做优菁英计划,广聚天下英才,为打造“国际人才港”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强化思想引领政治吸纳。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增强政治凝聚力。依托菁英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谊会等平台,定期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时事热点、马列经典等理论知识宣讲,引导增强政治意识、政治认同。二是突出活动引领,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开展国情政情社情研修、主题实践等活动。推动人才与广州对口帮扶地区青年人才建立结对培养关系。
优化菁英人才培养类别。一是鼓励自由探索培育高潜力青年科研人才。选取青年科研人才自主选题赴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原创性自由探索研究,并推荐其在科研基地和团队展开创新活动。二是契合产业发展培育产业创新青年人才。每年支持部分广州重点产业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开展3-12 个月的国际短期培训,市财政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资助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三是定向培养党政紧缺公共管理青年人才。每年择优遴选在市属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强的党政紧缺专业青年人才,在海外顶级政府管理类院校开展12-24 个月学历教育,市财政全额承担资助经费。
创新菁英人才选拔机制。一是打造菁英人才培养共同体。联合菁英计划合作高校、用人单位及培养导师,通过资源对接、学习考察等方式,共同推进计划实施。遴选导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等博士人才培养相关人员,聘任“菁英大使”,赋予其培养候选人推荐权。二是实施菁英人才“蓄水池”工程。勾勒满足广州产业发展需要的菁英人才需求地图,引领菁英人才培养方向。依托菁英人才培养共同体,精准实时掌握高校博士生源信息,建构菁英人才储备库。
创新菁英人才培养机制。一是打造菁英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建立菁英人才成果管理信息发布系统和成果展示与利用系统,促进资源共享共用。探索菁英人才实施联合创新项目,开展前沿性、交叉性学术探究,以悬赏揭榜方式解决广州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一线的科研命题。举办青年学者峰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国际论坛,推动建立大湾区青年人才交流互访机制。二是打造菁英人才研修营。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作用,面向全市产业领军人才、海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征集聘任200 名“创新导师”。
创新菁英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建立菁英人才同行评议机制。利用大数据,记载其专业培训、学术研修、科研论文、发明专利等数据,追踪其学习成长轨迹,构建菁英人才的“知识图谱”。组织同行专家对菁英计划进展进行检查,建立菁英人才的全程跟踪评议机制。二是研究建立菁英计划培养质量监测与动态评价管理机制。
创新菁英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立菁英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每年择优遴选若干个科研项目,给予持续性跟踪扶持和服务。对于特别优秀的科研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其他人才项目评选。二是加强对菁英人才的精神激励。依托各大宣传平台,面向海内外推介菁英人才创新创业典型,以菁英计划品牌感召天下英才。
创新菁英人才服务机制。一是大力支持菁英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谊会发展。基于“民办非营利、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为广州建言献策,定期组织国情研修、讲座沙龙、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推动协同创新。二是强化广州市领军人才与企业协同创新联盟作用。搭建人才与专业服务机构的线上线下对接平台,提供知识产权、资本对接、市场推广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引导、支持菁英人才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