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明 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2020年3月9日,国际油价暴跌30%,创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这是因为沙特和俄罗斯减产谈崩,开展了石油价格战。这场无声的硝烟,带来一系列后续反应,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多国股市熔断下跌。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商和消费国,油价下降将降低成本,对受疫情影响的航运企业产生积极作用。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市场,必须灵活应对油价变动给航运企业带来的影响,为我国航运业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对于航运企业而言,燃油是提供能源的重要原料,为船舶航行提供保障。一般而言,燃油费用占经营成本约30%,高油价时期达到近50%,因此燃油对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燃油还是航行安全的关键点。近几年,问题燃油蔓延全球,多艘船舶遭遇燃油淤泥、喷射泵故障等问题,给航运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航运巨头BBC Chartering就曾因燃油问题遭遇损失,付出高达85万美元的拖轮费用、租期损失等。除此之外,燃油排放物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法律制度对其有所规定,航运企业或购买船舶脱硫设备控制排放,或在排放控制区更换高价低硫油。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燃油排放方面,航运企业投入了庞大资金,中远集装箱在2015年因为MAPRPOL公约规定,导致进入排放控制区更换燃油增加支出1.8亿元。综上所述,燃油在航运企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营效益、航行安全、环境影响均有作用。
燃油成本是航运企业主要成本之一,国际油价变动势必会影响成本控制。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型航运公司,由于未建立充足的燃油储备,当国际油价上涨时,这些企业将不得不高价购入燃油,直接增加航运企业的燃油成本。油价下跌对多数航运企业的成本管控而言是个利好,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但某些大型企业一般会提前锁定半年或一年的供油量,当油价跌至锁定价格之下,反而会使燃油成本增加。此外,为了控制油价变动的影响程度,航运企业通过燃油附加费将成本转嫁至货主,大幅上涨的燃油附加费将引起争议。
在对燃油进行采购管理时,合理预测油价变动将是决策重点。就目前情况而言,并非所有航运企业都能有效估测国际油价变动,毕竟其影响因素复杂,且政治局势、国际经济、自然环境等难以预测。对于燃油的采购,航运企业一般采取锁定策略或随行而市。如若航运企业能够科学预测油价变动,便能合理采购燃油,获取油价变动带来的利益,但正如这次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一样,很多时候油价变动极具偶然性,面对突发其来的状况,科学决策变得难上加难。以2016年合并前的中海、中远集团为例,在判断油价上升空间不大时中海集团随行而市,2014年油价暴跌时受益匪浅。相比之下,提前锁定一年用油量的中远集团,实际上并未太多受益。
在航运企业的运价形成机制中,燃油成本是重要影响因素,尤其以成本为导向定价的企业,国际油价变动将增减航运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对运价调整空间形成支撑,进而影响航运企业的营销策略。国际油价变动,各国原油进口需求变化,运输量随之增加或减少,各航运企业竞相争取客户。维持运价以争取运输量,抑或提高运价获取更多利润空间,如何平衡运价和运量,是航运企业面临的营销难题。同时,为了储备原油,航运企业的部分船舶被租用,租金也将是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对象,运输船舶和租赁船舶的资源配置问题应运而生。
受诸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波动较大,无论是现货燃油,还是期货燃油,都存在高水平风险。面对油价变动,部分企业选择大量购入燃油或减少燃油采购,通过现货方式以期控制油价变动带来的风险,由于未来趋势难以预测,现货燃油可能面临跌价风险,给航运企业造成损失。某些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燃油进行套期保值,但投机风险极大,一旦使用不当便会带来严重后果。受沙特俄罗斯价格战影响,全球原油期货市场暴跌,我国多个航运企业投资亏损。
对航运企业而言,油价变动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航线规划。当国际油价变动时,航线成本也发生变化,航运企业将根据利润空间、航行安全等因素,对航线做出相应的优化和增减。近几年油价上涨致使航运动力不足,多企业选择暂时关闭美国航线等远航线路,将资源集中于亚洲等附近区域。二是节能减排。燃油作为传统能源,在节能减排方面无法与新型能源相比,低油价不利于新型能源的发展,阻碍航运企业推行节能减排,而油价上涨将刺激航运企业使用新能源,有助于节能减排。
为了应对油价变动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航运企业必须建立储备机制,控制燃油成本。无论油价上涨或下跌,航运企业都应储备必要的燃油,维持各航线的正常运营。同时,要对燃油成本进行预算管理,合理预测油价未来趋势,将油价变动纳入预算编制范畴,以免油价大幅变动影响航运企业整体战略。除此之外,不能一味将成本上涨部分转移至下游,通过新燃油费、附加费、调整运费等方式,合理体现新增燃油成本,既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又可以维持航运运量。
航运企业应当在正确时点采购,当油价处于阶段性低谷时购入,采用价格差异化分析,选择质优价低的供应商。以集中采购开展,发挥航运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并依据用油量、油价趋势、存储成本等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燃油采购值。锁定策略的使用必须严谨,通过政策法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分析国际油价变动趋势,油价变动不大可以随行而市;当预测价格大幅上涨时,提前锁定一段期间用油量,可以降低油价变动对采购成本的影响。另外,实时关注全球各港口的油价情况,优化航行船舶采购方案,确定最合适的加油港。
优化定价模式,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竞争优势,将是油价波动时期航运企业加强营销的有效措施。首先,航运企业要运用定价机制,根据品牌定位、市场份额、运价梯度等,合理确定运价,优化定价模式,不能为了争抢客户盲目杀价。其次,航运业竞争激烈,在运价和运量间需求平衡,能获得更大利润空间,在油价下跌时通过运输合同的签订,可以提前锁定客户和利润。最后,综合分析航行运输和储备租赁,以效益最大化为导向,合理分配船舶的用途。
风险管控是航运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善用衍生产品,做好套期保值,将燃油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货燃油价格风险较大,持有必备的用油量即可,期货燃油才是防范油价变动的关键。运用国际原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设置专职部门、配备专业人才管理燃油衍生产品,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公司代理,选择合适时点进入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以对冲油价波动风险。
其一,优化航线。当油价变动时,航运企业的航行动力也将随之变化,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可以适当调整部分航线,并考虑航行安全、时间成本、气候影响等因素,不断完善航运企业的航线设计。其二,推行节能减排。无论油价上涨还是下跌,航运企业都应重视节能减排,积极使用新型能源,在造船价格下降的当下,制造并运行新能源船舶,能够高效实现节约成本和节能减排。
总而言之,国际油价变动时有发生,作为耗油大户的航运企业深受影响,基于燃油在经营效益、航行安全、环境影响的重要性,针对成本控制、采购管理、营销策略、风险管控以及生产经营五方面的影响,唯有建立储备机制,实施锁定策略,优化定价模式,善用衍生产品,推行节能减排,方能保障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