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新闻的类型分很多种,民生新闻是其中一类,在电视台播放的时候隶属于社会新闻大类,其内容主要是关注人民的生活、表达民意、体察民情、反应民心,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当下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也存在不少问题[1]。
1)模仿、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制作模式和制作内容上相互效仿,缺乏创新,有一个节目火爆其它节目就会争相效仿,同一时间出现一系列同类型的节目。跟风现象严重。例如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收视率不错,同一时间不少电视台纷纷效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没有创新能力,一味的模仿失去精髓,变成了形式主义。
2)内容重娱乐没有深度。很多民生节目为了让老百姓看懂,一味的降低格调,娱乐大众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节目虽然播出的都是民生民情,但缺少代表性,开始走向猎奇以收视率为节目好坏的评判标准,缺少市场调研,不明白民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缺少新闻价值,长报道一些邻里之间的纠纷,利用题目吸引人的眼球,实际上内容与题目不符。播出后并不能引起民众的思考,可能还会引起民众焦虑的情绪。
3)制作水平较差。新闻报道常常像记流水账,没有主题,抓不住重点。采访人员缺少专业素养,降低制作的整体水平。
4)没有起到舆论监督作用。新闻的作用除了展示民风、民情之外还要有一个监督的作用。民生新闻播出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政府工作验收监督的过程。但是很多新闻隔靴搔痒,怕得罪有关部门,报道的内容无关痛痒,只报道好的一面,不报道出现问题的一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舆论监督不当,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
发展和创新是一个节目想要长久走下去的基础。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既不能脱离传统媒体,又要立足当下,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和创新新的形势和内容,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融媒时代之所以被称作融媒时代,正是因为它融合了当下所有的媒体,能够从多元化的渠道传播拓展信息,将每一个传播媒介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观众和媒体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进行传播媒介进行双向甚至多向传播。传统媒体的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多是中老年群体,大多数的年轻人很少有时间会关注民生类的新闻,大多数时候把它当作一个生活的乐趣,没有认真仔细的看过民生类新闻的内容。民生新闻节目要加强内容的创新,加快媒体融合,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报道,让更多的人看到,并让他们“爱上”这个节目。互联网新兴媒体兴起后,迅速占领了市场,传统电视媒体大部分受众都转向了网络媒体,特别是年轻群体。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占有一部分市场,扩大自己节目的品牌知名度,就必须融合新媒体,进行多渠道传播。
比如最早提出“民生新闻”理念的老牌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很早之前就在网络上注册了新浪微博的账号,如今已经拥有437 万的粉丝量。它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发表了上百篇的原创文章了。此外,它还不断创新形式,引进娱乐节目的互动模式,开创老百姓拍新闻的新鲜模式以及在节目中广泛运用网络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同其他媒体合作播出节目等。《南京零距离》在微博上进行传播时,很明显在语言文字方面运用的相当凝练简单,符合当下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传播时将文字、视频、图片相结合,用视频展示事件的重要内核,以生动有趣甚至视觉冲击化的视频内容进行传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另外,传播用的语言也幽默诙谐、生动有趣,口语化与书面化兵种,符合日常说话习惯,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喜好。
创新是节目发展的推助器,为了避免观众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节目内容,各个电视台都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民情对节目进行设计,打造一个有地方特色额的民生节目,丰富节目的内容,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早先的民生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真情》、江苏卫视的《人间》、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等多采用的是纪录片和真人秀制作理念,如今很多节目创新理念,采取更新颖的形式,进化升级。首先,很多真人秀节目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节目也从室内走向了户外,例如东方卫视的《巡逻现场实录2018》以全景式警务工作纪实片为主,将目光聚焦到一线民警的工作日常当中,镜头直接对准民警工作的现场,让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一线民警工作的日常真实情况。北京卫视的《向前一步》将法制节目和调节节目的特点相结合,每期都由律师、公共政策专家、评论员和心理学家组成沟通团,同时邀请100名观众参与,与事件当事人进行沟通互动,最终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剧情式的剪辑,使节目的节奏紧凑,冲突感更激烈,即使是严肃的话题,让观众不觉得乏味。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为了民生类节目改革的重要方向。
尽管民生新闻面对的是人民群众也不能只一味的报道鸡毛蒜皮的琐事,既然能作为新闻,那么它必定上升到了一定的新闻高度。必须降低民生新闻的过度娱乐化程度,仅仅娱乐对人民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民众养成了只关注娱乐新闻不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没有益处,也不利于民生节目的发展和传播。所以必须拓展新闻的深度,是民众在观看新闻时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并能及时的知道国家下达的相关政策,保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深圳卫视的《正午30分》,对中国的国内的重大新闻和社会话题进行讨论,聚焦到突发事件和国际时局、外交热点上,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评论,内容大都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即使是没有经验的老百姓也能接受并理解,拓宽老百姓的视野,及时地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
品牌形象是一个电视台的脸面,民生新闻类的节目是电视台树立品牌形象的渠道之一。只有将品牌形象做大做广,深入人心,才能将节目的效益和影响力最大化。首先,必须对节目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根据这个定位策划相应的活动,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加以宣传,让品牌深入人心。体现地方特色,是为地方电视台打造形象的一大特色,因为地方电视台有它固定的观众群体。例如《陕西都市快报》节目,就是针对陕西人民开设的一档民生类新闻栏目,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电视百家栏目,在西安地区的收视率一直排在前列,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1818 黄金眼》是浙江六台的一档日播时间最长的民生新闻节目,它以鲜明的新闻定位、快速的报道反应、丰富的信息资讯、优质的民生服务,打响了主流媒体的新闻品牌,成为浙江省民生新闻栏目第一品牌。
舆论监督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作用和目标,社会和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实现,将老百姓和人民群众与政府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效的反馈体系。有了舆论和公众的监督,政府等相关部门对自己的工作效果就有了一个初步评估。在这样的过程中,媒体应该倾听各方的声音,吸取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和意见,把节目做好的同时为人民服务。例如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过一档深度报道栏目《现场深一度》,该栏目的宗旨以“暗访、追踪、调查、解读、深入新闻现场、挖掘事件真相、剖析民生热点”为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实现了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相统一。这个节目不是简单的根据事情展开讨论,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挖掘背后的大事件,以小见大,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到了报道的时机问题,凝聚舆论的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即使是面对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问题,该节目也会宣扬正确的价值观,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向社会宣传正能量,坚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希望。在3·15 国际打假日的时候,节目针对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暗访挖掘了一系列的问题食品行业,并且还联系了相关的执法部门进行查处,收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行业的从业者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勇敢迎接挑战,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发挥新闻行业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为中国的新闻行业走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