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鹏
(甘井子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39)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受其委托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共安全和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实践证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施行,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水利工程来说,水利工程本身属于一个复杂性工程系统,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有着许多需要管理的地方,而且有着许多的施工技术及设备等也需要注意,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万万不行的。其次,由于我国大部分建设单位都没有对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加之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制定上,也没有一个约束,所以最终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由于部分单位受资金的影响,使得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同时质量监督信息,仍然还依靠着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更新,这样一来,肯定是会造成信息的延误,从而难以把及时的质量监督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并且还无法实现质量监督的目的。
目前,虽然我国的工程监管体制在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但是需要承认的是,我国水利工程在监管体制经验积累的整个发展中,仍存在有许多的问题,首先是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其次,在监管水利工程的时候,监管的重点也都放在施工的技术、工艺、造价、质量等方面,而对安全监管的意识较薄弱,使得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度。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监督方案,完善相应的质量监管管理制度是基础。首先,要确立质量监督目标。依据项目合同,确立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目标;其次,要完善质检技术规范和制度,在监督工程中做到有章可依,提升监督有效性。在监督制度的制定上,要坚决遵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流程和执行标准,这对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很有必要,也是全面扩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范围和管理效率的关键之举。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好工程质量管理分级责任制度,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等划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其次,要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因此,各级政府及水行政部门对项目组织构建项目法人时,一定要严格把关;第三,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市场秩序、水利工程规模、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等内容,适当更新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内容,使之与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要求相适应。
在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管时,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监督方式,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要做质量隐患防范措施,把质量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其次,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的监管制度,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质量监督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
要想工程质量监管能够更加具有规范性,就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及时的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违法问题,并且依法进行处理和解决,一定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其次,还要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管理中,控制好工程的质量,从而不断的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目前,主要有两种可循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第一种是现场监管,例如地方水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所建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水利系统抽调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小组进驻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的选拔上,要重点考察其专业技术水平,考察合格后颁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专员“工作证”;第二种模式是第三方检测模式,第三方检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指的是在实施项目质量检测活动过程中与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勘察等项目参与方均无任何从属关系或利益关系,建设方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必须具备水利部门或省级以上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资质,包括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工程、机械电气和量测等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受建设方委托,根据双方共同达成的合同和项目质量规范标准对所建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独立、公允的质量检测,第三方检测的优势在于一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只对项目法人负责,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更高;二是在建筑用料、加工产品的检测上,由于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直接去项目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压缩了检测成本。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想解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从事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重视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督管理的关键点,通过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来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