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乌苏市兴源水务有限公司 新疆乌苏 833000
在当前农业产业运行及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的不断创新,为各个地区的农业经济运行提供支持,而且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农业产业的运行及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在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着运行管理工作不科学的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立中,应该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状况,进行管理策略的构建,通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以及小型农田的运行状况,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以充分满足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需求,促进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从工程前期准备到竣工后的运行维护,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设立专职养护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部门,导致常常出现灌溉工程断水、机电井带病运行或故障失修报废、输水管断管水量漏失严重等问题。同时,很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滞后,常流于形式,管理权责不够明确。大多数农民认为水利项目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管护工作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农民只负责使用就好。这一思想导致农民在使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随意性,某些农民为了方便自己使用就随意改造,如开沟挖渠、加装增压泵等。
水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会对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年限产生直接影响。大量调查数据表明,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很大一部分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但相关部门未能采取有效的维修保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水力资源利用效率必然会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农田灌溉。此外,有的管理部门为了节省投入成本,未能根据工程建设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材料与设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导致后期使用时极易损坏,同时也降低了农民可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
要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需要在管理工作中由专人来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但是,很多地区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人员主要是直接从水利部门抽调上来的,这些抽调的人员并不具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经验与能力,无法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与专业的管理理论加以结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管理活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水利项目,确定主题管理,合理划分水权,明确员工的权利和责任。严格规范各项工作,科学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管理者必须加强组织培训和教育,确定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职责,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和谐发展[2]。
伴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稳步发展,为了实现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应该提高项目者的管理意识,以推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通常状况下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应该做到:第一,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了实现编制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应该将项目运行管理作为重点,强调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并按照管理内容进行项目的实施,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质量。第二,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应该加强对项目运行的监督及管理,也就是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及监督,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价值,以充分满足水利工程行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第三,积极组建专业的运行管理队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以及管理工作设定中,为了使管理工作顺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应该将小型农田技术的运用作为重点,通过技术管理方案的完善以及工程项目的整合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而且水利工程项目优化中需要将运行管理工作纳入到长效考核之中,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将各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项目优化提供支持。
要想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得到落实,还离不开经费投入,这是整个工程得以运转落实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当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不能继续胜任的设备应当及时更换,保障水利工程为农田浇灌顺利开展。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水科学定价,积累水利资本。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向农户集资,拓展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资金渠道,进而更好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事业。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力度,全方位协同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切实提升管理工作效率[3]。
近年来,在中国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加,为发挥这些工程在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开展更为严格的管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