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海伟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 湖南常德 415000
地壳灾害问题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地壳灾害会带来地震问题、火山喷发问题、断层错动问题等,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阻碍,例如因地壳运动带来的地震问题,其发生在一瞬间,人们难以进行提前预防,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问题,灾害地区的人们可能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倒塌的建筑物掩埋,城市设施也会受到损坏。而因地壳运动带来的火山喷发,一旦发生就会对方圆百里的生态环境和建筑物等带来毁灭性伤害,阻碍人类发展建设,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斜坡岩土体运动也是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由斜坡岩土体运动会带来周围滑坡、山体崩塌、泥石流等问题。斜坡岩土体运动还会带来周边山体和地面的崩塌,当因斜坡岩土体运动而导致运动地区所受的力超过可以承受的数值时,就会出现受力不平衡问题,地区地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路面和山体就会直接因受到的力而塌陷,影响周边地区交通通行安全和通行者的人身安全,对社会稳定建设也会带来一定的威胁,不利于未来社会发展建设工作的实施[1]。
此外,地质灾害根据不同的性质还可以分为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城市地质灾害、河湖水库灾害、海岸带灾害、海洋地质灾害、特殊岩土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水资源枯竭灾害等问题。如果不对这些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预防控制,长期以往,必定会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GPS技术主要通过三颗以上的卫星和地面系统,根据无线电测距交汇的方法对地面勘测目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有效处理,精确确定地质灾害空间位置和斜坡移动情况,有效治理地质灾害斜坡土地运动问题,优化地质灾害地面勘测的方法,为地质灾害斜坡土地运动的治理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的GPS技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可以减少治理错误,实现精确性治理,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也可以有效避免因地质灾害问题治理偏差而带来的治理成本增加和治理进度拖后,控制地质灾害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因这一应用优势,水工环地质技术的GPS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数据信息获取和治理位置定位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信号影响。其要通过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分析了解地质灾害情况,所以一旦在信号较弱的地方工作,GPS技术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RS技术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图像信息获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所获取的地质灾害地区信息进行结合,制作出相应的图像,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部门提供详细的勘察数据和勘察图样,从而更全面的反映地区内的地质灾害问题,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提供较为合适的地质灾害解决方法,辅助地质灾害问题解决。RS技术在地质灾害地壳移动、地面变形、河湖水库灾害、海岸带灾害、土地退化灾害应用效果最好,也最广泛。同其他检测勘察技术不同,RS技术直接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影像,让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有了更为直接的参考数据,再加上现阶段RS技术发展越来越先进,功能作用也越来越多,光谱分辨率和造影能力越来越高,对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选择水工环地质技术的RS技术进行地质治理信息获取[2]。
地质雷达技术也是水工环地质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是通过短距离的电磁波探测了解地下情况,帮助地质灾害治理人员详细掌握地下情况,有利于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特殊岩土灾害等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地下地质灾害问题。地质雷达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地下传播,电磁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返回地面,只要有效了解电磁波振幅以及频率,通过电磁波传输状态的判断就可以准确掌握地下情况,了解地下地质类型。此技术相对来说较为便捷、成本较低、参与人员不多,辅助地质灾害问题治理的效果确实极好的,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必须知道所传输的电磁波不同振幅和频率代表什么意思,否则就会影响地质雷达技术应用效果。
此外,水工环地质技术还有瞬变电磁技术,它作为新的地质情况勘测方法,目前在地质灾害治理信息获取过程中得到了初步推广应用。瞬变电磁法主要是通过电磁设备向地下传播脉冲电磁波,分析传播后的二次涡流场变化,从而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但瞬变电磁法敏感性较高,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地下电磁场的干扰,一定要进行仔细判断才能保证瞬变电磁勘测的准确性。同时,瞬变电磁可以分为电偶源法和垂直磁偶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勘测现象,地质灾害治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瞬变电磁技术。如果瞬变电磁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周围地下磁场较强,或者所选择的瞬变电磁技术不符合实际情况,就会对瞬变电磁技术的应用效果造成影响[3]。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细分为GPS技术、RS技术、地质雷达技术、瞬变电磁技术等,它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的监测、勘察来为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提高地质灾害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问题带来的危害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