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究

2020-11-27 06:40:07祝华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1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祝华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姜疃镇政府 山东烟台 265200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城市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我国为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对农村的各种补贴力度和提高政策优惠,从而更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缩小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农业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开展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充分整合农村地区优质资源,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地区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水平。

1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也在进行改革,在农业经营模式上也进行了调整。在中央的倡导和重视下,各地政府都对 “三农” 问题给予关注,同时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力推动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农村经济也在平稳地进步发展之中[1]。各地政府推出的惠农政策对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问题也相对明显。首先,政策的执行力太低,相应的政策制度不完善,基础建设也停滞不前。其次,我国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虽然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农具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需要新的技术创新,促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产量有更高的上升空间。因此不仅在发展战略、产业规模和信息技术上给予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和经营模式上也要给予创新,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结合社会现有条件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给予适当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建设。

1978 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四十余年内,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除了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即使近些年来,通过国家出台的若干政策,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存在差距,需要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困境,吸取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其更快更好的发展。总体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良好,粮食产量日益增加,各类农产品供给量充足。但与此同时,我国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由于第一产业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滥用,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已经非常严峻。除此之外,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农膜的回收率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程度不高以及对动物养殖粪便污水的处理不当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因此,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必须推进农业经济管理改革的进程[2]。

2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的作用

2.1 指导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好指导农村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通过管理这个手段来有效引导农业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没有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仅仅按照之前自身成功的经验去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这种经济管理发展影响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问题,且制定的经济管理方案易出现一些偏差,对经济发展不利。但通过利用现代化经济管理理论能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发展和制度上提供保障,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结合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农村地区改善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环境以及农村居住条件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绿色化、无污染化程度会提高。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也会进行转移,农民与外界的沟通渠道畅通以及农村环境的规范绿色化,将会促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和电商业等新兴环境友好型行业在农村占据一席之地。农村产业结构将会逐步往以农、林、牧、渔业及其他相关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综合发展体系推进,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农村不同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为了达成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相关部门必定会重视农业发展中的效率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脚步、提高农业全要素的生产率以及推动各类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发展,社会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加,这在无形中也促使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得以形成[3]。

2.2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文化吸引力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现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还能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整合农村地区优势农业资源过程中,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中能通过加大对人才和技术引进力度来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将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使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管理理念,从而更好提升改善农村落后的农业经济环境。同时针对不同农村地区,充分挖掘农村优势资源,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方案,促进农村地区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另外开展农业管理,还能有效维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周转和利用效率,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另外,随着绿色发展观念在村民中的普及,农村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环境的环保要求会增加,会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是否健康,自己的居住环境是否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在关注这类问题的同时,村民对于新兴知识的关注也会增加,会积极通过网络以及交通工具与外界进行连接,在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美德的同时,吸收外界优秀文化。

2.3 提升生活富裕程度,拓展产值效益空间

为了达成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政府会集结多方面力量,出台相应的能够促进绿色农产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补贴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农业经济管理会更加注重农、林、牧、渔业产业结合以及养殖业粪污循环化利用,使农业主副产品的生产发展形成一条稳定的生态循环链,取得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会如部分农村居民所说将减少农民的收入,反而会通过优质产品销量以及单价的增长,使农民总收益进一步增加。在农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品供应链以后,还能够捕捉自身农产品的特色,逐渐形成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逐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信任度,获得更大的收益。而在满足了消费者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值将会出现更加稳定的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将会更有保障[4]。

3 思考与总结

各个区域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资源环境特征建立相应的实施办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部分宏观政策可以全省通用,但多数情况下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政策。

一方面,除了全国试点单位,地方政府应当对农业农村发展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考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省级农业绿色发展与现代化农村发展示范区,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向全县乃至全市推广。示范区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性地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示范区,可以推动一部分地区率先实行农业农村具体管理办法,为其他区县起到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域可以借鉴先进区县的经验,促进区域之间的互相学习,调派基层专业人员渗透到先进农业农村发展基地进行实地学习交流。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应当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在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保证农民的利益,提供技术补贴等针对性政策,保证农民的收入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以此来提高农民的参与度[5]。

此外,要根据地域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一批具有新型发展理念的产品,推动地区农村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不同的地区要确定不同的农业产品侧重点,避免重复单一化发展,致使区域之间竞争力减弱。另外,政府还可以推行 “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自主品牌” 的产业发展驱动战略,政府与企业进行合作,扩大具有地域特色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推进该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总之,农业经济管理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除了能够从提升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振兴和增加农民居住环境的绿色化角度直接推动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以及生态宜居方面的建设以外,还能通过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吸引高效治理团队以及增加农民创收方式等方面间接对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方面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对乡村振兴建设全过程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