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迎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0
在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招投标作为加强施工项目投标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在招标阶段成本控制可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监督和管理项目,和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及时的措施,从而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并奠定了科学项目的质量保证和基础;第二,在投标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工程造价能够合理地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通过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报价在投标阶段,有效地减少了纠纷成本,达到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建筑业的发展,并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1]。
在工程成本控制中,市场供求关系对成本控制效果的影响很大,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当供过于求时,承包商将获得更好的利润,投标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当供应低于需求时,承包商的利润率就会被压缩,中标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一般来说,在做决策时,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中标企业比较大,相关决策可能会使投标的效益最大化;第二,中标者不太确定,所以在做决策时就会压缩利润空间,进而达到中标者的目的;第三,为了中标没有考虑利润问题,甚至出现经营业绩亏损的现象。
在项目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中,项目的质量和技术也会对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自己的基本利润,一些建筑商选择劣质材料、设备和技术来降低成本,而一些承包商则缩短工期。在这种情况下,会严重影响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使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安全隐患,最终将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首先,必须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编制。技术要求和业务条件必须切合实际,不能盲目提高标准。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条件应设置合理,投标人应给予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有利于选择最好的合格的承包商,这是很大的帮助在控制项目的成本。其次,要注意基础标书编制的合理性。这就要求编制底价的人员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充分了解当地现行的定价标准和法规,避免因信息封锁而造成的错误。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尽可能完整和详细地阐明合同条款的内容。例如,合同价格的结算方式是按月结算还是分段结算,还是完工后结算,都要明确标示。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变化,应该采用固定的合同价格加上改变签证结算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材料的价格都可以任意调整。主要材料和设备应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要求,如型号、计量水平、技术标准等,尽量减少材料和设备的变化引起的价格变化,有利于成本控制[2]。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应注意控制投标价格的上限。合理设置投标控制价格,可以避免投标人之间的降价、提价,避免投标人之间盲目降价,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重要作用。设置较高的投标控制价格,会导致投标施工企业普遍提高投标价格或直接诱导投标人投标;如果把投标控制价格定得过低,就会削弱投标人的竞争力,使投标人无法选择真正合适的价格。投标人也可能带来项目管理问题。施工项目招标过程会受到投标控制价格和施工计划、施工工艺、工程量、人工价格、材料价格、设备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编制投标控制价格的过程中,项目的实际施工需要在对方案、施工工艺、工程量等进行准确的评估计算的基础上,获得建立投标控制价格的基础数据。工程量项目名称应与工程量清单一致,工程量应按施工图规定的计算规则计入单价,以避免计算错误或遗漏。如果投标控制价格的制定存在遗漏或错误,将直接影响控制价格制定的合理性。
在整个投标过程中,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是投标工作中最合理、最合理的部分。因此,在建立公平的评标制度后,投标单位必须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资格,并自行建立。项目的规模和工期是合适的。目前,建设项目施工主要采用两种评标方法,一种是最低价法,另一种是综合评标法。第一种方法风险更大,不仅会导致盲目降价,而且成功的施工企业会通过各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这并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工程规模较小的建设项目,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充分简化评标程序。如果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建议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严格审查技术指标,降低其对商业指标的实际影响,在评标时,分析细节,结合项目调整,制定更详细、合理的评标方案是很重要的。
总之,对于施工项目来说,招投标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时期,成本管理不仅有许多影响因素,而且对整个成本管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目标,应重视招投标阶段的项目成本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前控制,避免出现异常情况,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