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军
青岛卓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将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设中,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还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得到保障。当前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应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合理或者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施工工人出现工作漏洞,因此,通过BIM 技术的利用,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当前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1]。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是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来解决问题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来说,要想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点还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我国目前的建筑形式是多变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点就可以使用BIM 技术,因为BIM 技术有着良好的协调性,能够让各个部门之间与建筑内部的构造能够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相互的协调,通过网络信息化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共享性,就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管理的效率,使其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区别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可视化为BIM 技术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可视化的技术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应用各种相关信息数据,模拟一定比例的建筑信息化实景模型,通过实景模型对比工地现场现状,执行相关管理和决策,有效降低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误差性、错误性,发挥较好的管理控制效果。基于此,BIM 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质量提升、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监管、保证施工操作准确高效、有效降低风险及事故的发生等,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2]。
BIM 技术是以信息数据为核心基础。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可以保障信息的一致性和关联性。数据信息不光指建筑工程的相关设计信息,还包括建筑项目各环节的施工信息,建筑项目的资源信息等。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利用交互插件转化为数据模型,来完成模型的交换,从而实现了建设过程中各环节模型信息基本的一致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高难度、综合性地标建筑以及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点的多样式超大型复杂建筑体和建筑群工程在全国拔地而起。BIM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因其具有信息量大、仿真性强,能够清晰、客观地把建筑施工中的各种关联关键信息反映出来,同时能实现项目管理中“高效、精准、安全、优质、节约”效能的提升。另外在技术的应用流程和主要的应用内容方面,也具备可视化、立体化、高效性及可靠性的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应用中获得了广泛认可。
当前由于建筑工程种类较多,并且每一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量也都比较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不能够单独完成设计任务,而需要多个设计人员共同完成,这时可能会导致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失误,从而影响了设计的正确性和优化性,而使用BIM 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所有信息的优化配置,并且可以将当前先进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作为参考,针对本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改善。但是将BIM 技术应用到设计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设计人员的辅助,只有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使用BIM 技术,才能够有效地在设计方面提高管理效率[3]。
进度管理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对于管控施工顺序、工序间的有机衔接、提高质量和工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BIM 技术,通过立体化的建筑信息模型,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巡检修误、施工区域责任人划分、监控体系安装的方式等进行管理。通过BIM 技术管理软件的运用,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划分的分项、分部工程流水,进行网络计划技术建模编制,运用虚拟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及时调整修正关键控制线路,达到工程进度管理目的,有效的低进度管理中因监管不全面、不到位而产生的工程进度延误现象。
借助BIM 的模拟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预先的虚拟演练,能够预测出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在对安全隐患进行预测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际互动技术,对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以及事故发生的后果进行预判和分析。例如,高空坠落、塔吊事故等,根据模拟的结果配置安全防护措施,尽可能防治事故的发生,对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和控制。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是通过以往事故的分析报告,梳理出发生概率高的事故类型,给施工人员以警示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明确事故发生的因素以及发生后的危害,根据现实的施工情况和建设要求,提前预防和控制,提高施工安全的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BIM 技术是建筑行业内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运用在建筑工程的全建设周期,BIM 技术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将建筑项目数字化建模,为建筑项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BIM 技术不仅能优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还能有效改善建筑施工初期、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施工管理、施工进度等方面,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实现最佳施工设计方案,在预期的工期内完工,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