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
银川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0
众所周知,综合管廊的功能相对明确单一,其作为城市主动脉,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综合管廊中供配电系统属于最主要的附属工程,为管廊内消防、通风、排水、照明、监控、安防、通信等系统提供电力保证,因此保障管廊安全运行是现阶段供配电施工设计首要目标。通过对综合管廊机电施工项目的分析,并结合笔者参与的项目,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施工要点进行简要介绍。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由于地下很多管线错综复杂的掺杂在一起,为机电施工带来一定的困境,这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只存在设计阶段,而且也困扰着施工全过程,同时,也为今后的维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也是机电工程资源浪费现象的一个重要节点,特别是前几年,由于各种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应用,以传统二维平面图纸为主要施工依据,更容易出现以上问题。而伴随着BIM技术的应用,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的出现,施工可视化的有效运用,可以解决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在工程建造前期,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各类型的图纸进行糅合,这样就能对产生复杂节点的地方提前进行预测,然后利用BIM模型,把各节点进行立体可视化展视,在BIM模型中进行调整,避免其管线产生碰撞冲突,这样在施工中产生的碰撞问题就不复存在。对于应用二维图施工所产生的问题,如:不能直观的解决高程差别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水管、风管、气管等结构就会出现碰撞,到成各类冲突事件。而应用BIM三维模拟效果显现,就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各类碰撞问题提前预测,提前改变线路敷设路线,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线路变更问题,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众所周知,地下空间比较复杂,而机电管线的安装都必需在复杂多变的地下空间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类因素,影响施工操作。因此,我们要利用BIM技术模型动态仿真技术,提前对各类机电设备及相关的系统配置进行模拟演示施工,这样就会确保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连贯性,完美的角决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问题。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可视化技术,在施工前对各个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提前安排各施工工序的顺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因工序安排不合理所引发的冲突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在此阶段,由于运维保养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要求提前预留好各类设备管线保养操作空间,这样,在保养维护时,就会降低保养维护工作的难度。我们可以应用BIM技术进行模型演示,对各类设备所需要的维保设备及可能发生碰撞事件进行演示,在这一过程中,把所有问题一次性解决掉。例如,一些大型设备的保养工作需要利用叉车及各种设备,如果技术人员没有考虑到为叉车作业预留空间,在维保过程中,叉车进不去,维保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同时,也要对维保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后续的维保操作不便。
某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工程,总面积44626m2,其主要功能为交通、市政、防灾等综合性服务,使得此地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同时,本案例工程为大型的公共建筑,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必需对空间进行最大化利用。同时,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受到各类复杂设备的限制,导致作业空间环境复杂多变,设计人员必需在确保吊顶高程的情况下进行管线设置,而且也要确保机电管线的质量符合规范标准。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地下各类管线的交叉进行整理,而且还需要对各类设备的运维给予综合考量,因此,此项目可以说非常复杂,要求设计人员运用BIM技术做好精确的设计。
地下综合管廊通过将电力、通讯、给水、热水、制冷、中水、燃气、垃圾真空管等多种类型的管线设置在同一空间,从而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和集约化。
本案例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将两种以上的地下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隧道空间,同时,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对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进行统一设置,对综合管廊中的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共同维护、集中管理,使其符合现代化、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因此,这就要求相关设计规划部门,根据现场的真实状况,对各类机电管线的容纳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布置,同时,也要避开不符合条件的劣势地质。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运用BIM技术,对机电各类管线进行优化施工,关注各类大口径管道的施工、管廊内排烟排风措施,并做好管廊内消防安全论证。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按小管让大管,风管让桥架,水管让风管的原则,检查各类节点,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节点进行调整,并制作平面、剖面图,通过调整后,以平面及剖面图为准则对各专业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然后依照管线安装的避让顺序,对各类施工进行排序,确保科学性及合理性,降低因工序安排所引发的碰撞问题的产生。
按照空间布置要求及管线调节来看,必要时可进行上下左右的翻弯来调整位置,在确保风口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原则下对网管的规范或形状予以调整;而桥架还要对后续的电缆布置及运维操作空间列入考虑范围,必要时可对桥架予以调整和运用多根线管进行综合的排布,从而节省一定空间。
利用BIM技术生成的复杂节点管线排布图指导现场施工,在施工前对管线翻弯进行预加工,再进行安装。对现场5个复杂节点进行跟踪检查,安装效率提高1倍,同时未发现管线碰撞情况,碰撞率降至0%。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在地下综合管廊发挥着具大的作用。因此运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综合管线布置设计,通过BIM可视化管理,模拟式演练,避免机电各专业各自为政现象,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而且也确保了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