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敬刚
平原县前曹镇人民政府 山东德州 253113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粮食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相关科研人员正通过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升玉米产量,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促进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1]。
优化选择玉米品种,是确保玉米产量、品质的重要前提与关键所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充分考虑玉米种植地的土壤、气候特征,对玉米品种进行优化选择,以保障玉米产量、品质。与此同时,选种时要仔细检查玉米种子的说明书、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出厂地址、生产日期等信息,优先选择产出率较高、种子发芽率较高的厂家;应仔细检查玉米种子的质量,避免选择破损较多的种子,以确保种子发芽率。例如,我国淮河以南某地,根据该地夏季涝渍多发的情况,选择了耐涝渍性能、抗倒伏能力较好的隆平206号品种,有效确保了玉米产量。
播种质量直接关系着苗全、苗齐以及苗匀等情况,关乎玉米种植的高产。种子包衣能够有效预防苗期病虫害,同时,播种越早产量就会越高,因此要及时早播且贴茬抢种,尽可能在6月中上旬完成播种作业。还应注重足墒下种,在麦收后若墒情较好则应抢墒播种,墒情较差时可以先播后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播,确保深浅一致且出苗整齐。因为玉米的植株较为高大,需要在保证密度的同时确保通风透光,实行宽窄行的种植方式,按照品种特性以及生产情况科学确定种植密度[2]。
肥沃、松软的土壤对玉米胚芽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种植前,要做好土地的翻耕工作,并保持土地平整。处理时间要把控恰当,尽量在上一茬作物收割后,立即运用专业农机设备来翻整土地,注意采用深耕的方式,增强松透度,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消杀各类细菌病毒,为玉米创造优质的成长空间。上茬植物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小麦,因为小麦的茎干经过粉碎后,可以均匀地撒施在土中,不破坏环境,还可以增加土壤肥沃度,以此保障玉米质量,避免后期浪费时间用于补苗。灭茬处理也必不可少,除了稳定后续的播种质量,还能预防病虫害,降低管理资源的投入,并且能够促进种子早日发芽。
在玉米播种之后可以使用微灌带进行玉米苗浇灌,一般情况下,这种浇灌方式每100m2只需要浇灌3m3的水即可,在玉米栽培过程最需要补充水分以及肥料的时期,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合理定时灌溉水量。在玉米栽培的过程中,使用玉米水溶肥的量大概在25kg左右,在玉米吐丝时期,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追肥,此时水溶肥施用量每667m2为10kg左右,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灌溉水用量是10-20m3左右。经过水肥管理所栽培的玉米能够有效节约50%-60%的水资源,以及20%的肥料,与此同时甚至还能够使玉米增产10%-15%。另外,可以运用高科技建模技术,通过对玉米动态生长过程模拟对水肥作用进行研究,进而提高水肥管理的水平。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水平能够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3]。
因为很多玉米病虫害都和种子有关,从玉米种子入手予以防治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借助于恰当的药剂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更好地提升其病虫害防治效果。比如,针对玉米后续生长中容易出现的顶腐病,可以在播种前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溶液进行浸泡;针对玉米后续生长中出现的穗腐病,同样也可以用20%的福克种衣剂进行拌种,应该严格控制拌种比例,一般800g药剂可以拌种100kg以上。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一般会选择喷洒农药,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比如,在玉米可能出现大斑病时,可以在初期用50%的多菌灵500倍溶液进行全面喷洒,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控效果;针对玉米纹枯病,同样也可以在发现病情初期,采用5%井岗毒素配水进行喷洒,以较好地规避该类病害蔓延和扩散。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虫害防治中应用了诸多新技术、新设备,频振式杀虫灯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物理防治技术。实际应用时,需科学设置频振式杀虫灯的间距。通常,玉米田地势比较平坦,频振式杀虫灯之间的间距宜为200m;玉米田地势比较低洼,则频振式杀虫灯之间的间距宜为150m。同时,需对其高度进行合理设置,宜为1.5m,以避免出现杀虫盲区,并使用三脚架进行固定,避免风力等因素导致频振式杀虫灯跌落而降低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效果。此外,完频振式杀虫灯安装完成后,需以30d为周期,对某一频振式杀虫灯所处理的虫害种类、数量进行准确记录,并总结统计、深入分析记录结果,确定危害最大的虫害种类,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总之,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玉米稳产、高产,在种植玉米过程中,相关的种植人员一定要充分掌握相关栽培技术要点,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从综合的角度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