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崔连德
● 构建行业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质量共同体是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行动。三个共同体,既是产业共同体,也是理想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它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旨在凝聚全行业所有相关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构建互利共赢的协同、协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近年来,国际航运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世界贸易格局风云变幻,安全环保要求日趋严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原本就压力山大的国际海运市场及航运产业发展增添了更大压力和不确定性,构建新型产业合作关系,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航运产业链所有参与者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作为行业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船级社携手业界相关各方,在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后疫情时代,航运产业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哪些新的形势?如何危中寻机、在不确定的市场格局中开新局、谋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船检》杂志与《中国远洋海运》杂志联合采访了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围绕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路径、机制,莫鉴辉总裁做了深入阐释,并分享了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记者:您是行业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曾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观点、发表倡议,有力推动了中国航运、造船、船检等产业链相关方的密切合作。您最初提出构建行业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质量共同体,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基于哪些思考?
莫鉴辉:“共同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三个共同体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今年中国船级社系统工作会上,我在报告中将构建三个共同体作为工作任务提了出来。但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其形成和发展的确经历了一个过程。这期间,有几个方面的重要输入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思考。
第一个方面的启发来自于习近平主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论述。2013年,习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导全球治理体系有效变革,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而且也为国际航运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方面的启发来自于中远海运集团许立荣董事长提出的“产业链经营”理念。许立荣董事长在2019年国际海运年会上提出的“产业链经营”理念及合力打造产业链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我们实现“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志和目标提供了一种机制。
第三个方面的启发来自于新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变化背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行业、企业及管理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紧密,原有的合作关系亟待嵌入新的理念内核,装备新的动力引擎,开辟新的宽广道路。在这种背景下,即使那些在传统领域有着独特优势、独步天下的领先者,也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对于航运产业来说,随着绿色、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未知领域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风险也越来越大。原有的“独行侠”式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模式已很难应对新格局新形势,需要全行业共享经验和成果,总结教训和失误,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在“无人区”探索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 发展共同体理念颠覆了传统合作模式中的甲乙方关系,甲方乙方不再是简单的责权利关系,而是转化为一种伙伴关系、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关系。任何一方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项目合作利益最大化,而非个体利益或单一效益最大化。
● 从目前我国船舶技术创新领域看,各类创新主体之间仍然缺乏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没有形成合力。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技术共同体。
● 一艘船舶的高质量建造和安全环保运营,需要船舶设计、审图、产品、建造、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通力合作,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将质量目标与安全、环保等目标有效衔接……通过契约、制度、行为等机制,构建各尽其责、共建质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质量共同体。
第四个方面的启发来自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国际航运产业链是一个规模宏大、体系复杂、环节众多、点多面广的产业集群。从广义上来讲,一条完整的国际航运产业链既包括航运公司、贸易商、码头企业、货代、船代,还包括船舶设计、建造、修理、检验、登记、管理,也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仲裁、咨询评估、教育培训、信息技术、行业组织等行业群体。这些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组织方式相异、规模大小千差万别的市场主体,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虽然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演变,但零和博弈已经被实践证明没有出路,唯有全行业相关各方凝聚共识,维护共同规则,共商共治、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才能实现自身和产业的共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船级社诞生之初就与航运产业确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随着产业的发展变得更为密切。可以说,船级社是产业合作共赢的实践者和受益者。60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与航运、造船、能源、金融等相关业界携手并肩、共同进步的奋斗史。因此,我们非常珍视这种合作精神与合作传统,并希望与相关行业、相关企业、相关机构一起,携手推动合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发展,构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记者:三个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莫鉴辉:构建行业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质量共同体是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行动。
三个共同体,既是产业共同体,也是理想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它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旨在凝聚全行业所有相关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构建互利共赢的协同、协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我们认为,构建三个共同体,需要秉持“共生、共建、共享”的共同价值理念,即业务共生、生态共建、利益共享;一切从“我们”的视角和站位去促合作谋发展,牢固树立“我好,我们才会好;我们好,我才会更好”的共同发展观;以“开放包容、利己达人”为共同行动目标,不以一枝独秀的小利为利,追求百花齐放的大利、共同进步的宏利、可持续发展的长利;以“合作共进、价值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共同行动纲领,在推动行业理性发展、良性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
记者:请问三个共同体的内涵分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莫鉴辉:从总体来看,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质量共同体作为行业命运共同体的支撑和实现形式,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各有侧重、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行业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支柱。
首先说发展共同体,这一理念与许立荣董事长提出的“产业链经营”理念高度契合,就是整个产业相关各方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业务共生、生态共建、利益共享为载体,把每一次合作、每一个合同看作一个项目共同体,通过高效协作和抱团取暖,共同去做大价值,实现双赢或多赢。因此,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合作利益最大化,应该是发展共同体的最突出特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共同体理念颠覆了传统合作模式中的甲乙方关系,甲方乙方不再是简单的责权利关系,而是转化为一种伙伴关系、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关系。任何一方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项目合作利益最大化,而非个体利益或单一效益最大化。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才能形成行业共同发展的基础,才能实现自我以及相关各方更好的发展。对此,我们深有感触。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和今年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我们坚持合作共赢理念,通过提升服务便利性、减免检验费用等,与船东、船厂等合作伙伴心手相牵、共克时艰,为伙伴顺利度过难关、实现更好发展、扩大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再说技术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实际上是发展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有其具体内涵。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引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但不容忽视的是,技术创新又是一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极高、难度和风险巨大的工作,需要产业链相关各方最大程度地协同。而从目前我国船舶技术创新领域的总体情况来看,各类创新主体之间仍然缺乏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没有形成合力。技术创新力量除了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等三大主力军之外,还有大量辅助力量。长期以来,力量多元、条块分割、独立运行、各自为战的情况始终存在,攻克一项科技难题的实际耗费数倍于协作研究。而且科技资源分散在科技、发改、工信、教育等多个部门,一些科技项目多头重复申报,科技资源重复获取,科技力量分散流失,制约了科技投入效用的最大发挥和利用。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技术共同体,各创新主体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以开放、合作、创新、共享为共同价值追求,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一体规划、总体协调、目标清晰、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全国一盘棋格局,集中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推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共同体是海上安全链理念的延伸和拓展。中国船级社是海上安全链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推动者。在践行安全链理念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质量不仅是安全的前置条件,也是绿色环保和智能化发展的根本保证。质量的直接体现是安全和环保。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船舶质量是建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一艘船舶的高质量建造和安全环保运营,需要船舶设计、审图、产品、建造、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通力合作,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将质量目标与安全、环保等目标有效衔接,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成本”“天天都是安全日,月月都是安全月”的思想,通过契约、制度、行为等机制,构建各尽其责、共建质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质量共同体,推动国际航运产业链安全发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中远海运集团许立荣董事长在2019年国际海运年会上提出“产业链经营”的思路与理念,并提出合力打造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在您看来,“产业链经营”理念与“三个共同体”理念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莫鉴辉:许立荣董事长高屋建瓴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完全赞同立荣董事长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观点。特别是,立荣董事长提出的“产业链经营”理念的三个基本路径,为我们实现“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志和目标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现实性都很强的操作机制。从本质上讲,“三个共同体”模式和产业链经营“三个基本路径”,两者异曲同工、相互依托、彼此辉映,核心是高度契合、完全一致的,宗旨都是从国际航运产业相关各方共同发展的全局视角来制定个体发展战略、定位竞合关系,目标都是构建一个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生态系统。
当前,疫情肆虐后的全球经济依然低迷,国际航运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推动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迫在眉睫。在此,我愿意重申,中国船级社将积极响应许立荣董事长的呼吁,携手中远海运集团以及航运产业链上相关各方,树立产业思维、共济理念,以推动供需导向型、产权导向型和契约导向型“产业链经营”模式和构建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质量共同体为抓手,合力打造航运产业命运共同体,助力国际航运产业真正驶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航道。
记者:那么,产业链相关各方应如何行动,推动三个共同体建设?
莫鉴辉:三个共同体理念是思考产业未来发展的全新视角,它超越了企业、行业、国家的界限,是由国际航运产业链相关各方组成的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集合体,需要相关各方共同行动。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产业链中的每一个个体,无论身处哪一个环节,都应该具有谋万世的眼光和谋全局的视野,树立“我好,我们才会好;我们好,我才会更好”的理念,从眼前抓起,从基础做起。
一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讲,共同体建设也是文化理念建设,要确保每一个主体都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就必须大力倡导和积极践行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为共同体建设提供体系保障。当参与项目的各方都能以高水平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真正放下戒备与你我之别时,就可以站在“整体”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安排与价值的整合优化,项目整体价值创造水平才能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而各参与方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也不再遥远。
二是大力弘扬专业精神。产业链相关各方都要把做专业、做价值、做共同体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追求,深耕自己的优势领域,做深做透做精做强专业优势。同时,将这种优势向上下左右延伸,通过专业优势为合作方提供专业支撑。比如,中国船级社发挥专业优势,与金融机构在船舶融资领域开展合作,整合全系统的专业力量为其融资决策提供支持,帮助它把融资风险降到最低,把融资效益发挥到最大。当然,这种合作同样使船东、船厂受益,引导船东建造更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船舶,助力建造高质量、高技术船舶的企业更便捷获得融资。这种融合和延伸,为产业链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是树立开放共享理念。现代经济学表明,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创新能力提升的本质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个创新生态系统是各个创新要素共生共荣、吐故纳新、协同演化、动态开放的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等特征。单个主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研发资金和人才投入等要素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创新要素之间、创新要素与系统及环境之间充分的、开放的、持续的互动。建设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生态,对于共同体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积极开展合作机制、模式探索创新。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可以有多种方式和实现路径,所谓殊途同归,只要坚持“合作共进、价值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价值理念,任何形式的探索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过程中,行业领先企业和机构,应该发挥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凝聚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作用,敢为天下先,敢做领头羊,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惯性和模式,在合作机制、模式上大胆创新,建立示范工程,为构建三个共同体进行有益探索,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记者:在推进三个共同体建设中,中国船级社携手相关各方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进展?
莫鉴辉: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中国船级社是在与相关行业携手合作中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合作为我们实现共同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此,作为行业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宣传者,我们始终不忘来时路,坚定践行和推动这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中落地生根、行稳致远。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发挥船级社与航运产业链各环节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利用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等国际海事舞台,国际航运公会(ICS)、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等国际行业组织平台,以及各种国际国内会议、论坛、会谈、会展等讲台或展台积极倡导和传播行业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实践平台,发挥中国船级社国际化服务网络优势和在技术标准领域的优势,促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船东、业主、金融、保险等相关利益方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为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帮助。
三是通过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搭建行业技术合作平台,通过各地区委员会搭建区域产业链发展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中国油运安全论坛搭建安全质量交流平台,并通过这些平台积极探索共同体的实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行业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内涵。
四是积极倡导并联合相关方面推动建立船东船厂船级社三方会谈机制,搭建三方对话平台,有力推动了船东船厂船级社安全质量责任链的形成。同时,发起成立亚洲船级社协会,并积极推动上海亚洲船级社中心落户浦东,为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要素集聚、助力亚洲地区海事合作及海洋安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不断创新联合研发模式,共同搭建合作研发平台,加大与产业链相各关方的联合攻关和研发力度,发挥“海事技术银行”的技术吸纳与反哺倍增效应,为海事技术创新、转化、应用架设桥梁、搭建舞台。如联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中国船舶集团702所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无人船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将战略合作向产业链纵深扩展。
未来,中国船级社还将继续与业界密切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为航运产业链相关各方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助力和强大支持。
记者:新冠疫情蔓延给全球海事业带来巨大冲击,运力过剩、运价低迷、造船产能过剩等困扰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多,与此同时,行业公约规范标准不断升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挑战,您对构建三个共同体有哪些新的思考?
莫鉴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切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国家与国家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市场主体之间也已经成为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不论是应对疫情,还是谋求发展,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唯有携手合作,才是制胜之道。同时,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循序渐进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关各方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并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们推动构建三个共同体,当前最重要的也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汇成澎湃动力,共同创造航运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到“稳大局”的高度,为加快推进构建航运产业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当前,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全力推进六年期战略计划(2018-2023),这项于2017年12月第30次大会通过的战略计划明确提出七大战略方向:一是有效实施公约规则;二是高新技术的应用;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四是参与海洋管理;五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全球便利性与安全;六是确保监管有效;七是确保组织有效。显而易见,这一战略计划的落地实施,需要各成员国和海事界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海事界的实现,是航运产业链相关各方的共同责任、共同目标和共同使命。
同时,随着海运贸易格局的变迁以及技术、标准的发展,近年来,国际海事立法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一是向目标型立法转型;二是向风险型立法转型;三是向新领域主动式立法转型。同时,立法与技术的双向引领特点日趋明显,立法引领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也对立法发挥引领作用。海事立法是保证航运产业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和重要保障,这种全新的海事立法理念和思路,必然要求产业链相关各方密切合作,特别是随着智能航运、智能船舶等新技术的发展,海事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企业再依靠单兵突进、踽踽独行式的创新势必风险巨大,且力不从心,发挥各自所长,采取优势互补的“抱团”式创新迫在眉睫。
另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为构建三个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拥抱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建设。
记者:如何定位中国船级社在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和作用?
莫鉴辉:船级社诞生260年来,它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早已被国际海事界所公认。船级社作为一项独立的事业,其服务对象也由早期的满足船东、货主与保险商安全利益需要,延伸到海事其他相关领域,甚至非海事领域。目前,船级社作为专门具有海事安全技术和环保及其它安全技术的公正、独立第三方,已经成为海事安全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世界发展历史和海事格局来看,各海运和造船强国大都有与其地位基本匹配的船级社,这些国家在各自走向海运和造船强国的过程中,本国的船级社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依托本国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不断汲取和积累各相关领域中的技术和经验,然后反哺给工业界,促其不断发展壮大,保持了在国际海事界的影响力。
中国船级社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造船工业与航运产业的极大支持。同时,中国船级社在船舶工业和航运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中国船级社与相关业界早已形成了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将中国船级社的职责和作用在国家产业政策中突显出来。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船舶检验机构。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关于建设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意见》出台。这些是国家、交通运输部着眼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建设大局,立足保障我国水上交通安全,促进航运造船等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海洋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能源与海上战略运输安全等国家海事权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长江经济带和海洋强国、海运强国战略实施,针对中国船级社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的发展要求。
在海事界,中国船级社是联系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服务对象多,覆盖面广,涉及航运和海洋产业链上众多相关环节和企业,发挥着其他机构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一直以来,中国船级社积极倡导现代系统安全观,一方面把国际上有关安全链理念引进到国内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完善的规范标准;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安全链的形成并努力协调使之发挥作用。在推动构建三个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好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以技术创新、规范标准为引领,以服务创新为依托,搭建舞台,促进合作,共谋发展。
记者:面向未来,中国船级社在携手相关各方推进构建三个共同体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助力行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莫鉴辉: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次生产关系的技术迭代。从狩猎时代到作坊时代,再到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的每次进步,都伴随着协作关系的升级。今天我们常常提及的工业互联网,其本质就是产业共同体的一种实现形式。即各产业平台,通过高效协作和行业细分,用数据网络来优化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重构社会生产分工,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世界贸易孕育新格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约规范标准不断升级,安全绿色环保要求日趋严苛,产业转型迫在眉睫,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本就波诡云谲、复杂多变的国际海运市场及航运产业发展增添了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发展、产业链中任何一个个体的发展都面临新的巨大挑战,依靠自身力量单打独斗势单力薄,难以顺利度过难关。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报团取暖、团结协作,构建命运共同体,集整个产业的智慧和力量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船级社将进一步加快国际一流建设。自身强,才能强国家、强产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链相关各方。我们最近刚刚发布了中国船级社2021-2050年发展纲要,提出到2050年将中国船级社全面建成“政府信任、行业满意、国际领先的检验机构”的发展目标,并为此确定了六大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以及“三步走”的实施步骤。同时明确:倡导协作、共享、共赢理念,打破行业藩篱,构建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和质量共同体,促进造船、航运、金融保险、海洋开发等全产业链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安全、质量、绿色、智能等新技术和新问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我们推进三个共同体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同时,中国船级社将携手产业链相关各方大力推动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合作平台创新,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纲要对中国船级社的职能定位进行了全新诠释,明确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属性、职能、作用,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国际知名船级社之一,二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三是提升我国海洋技术标准的国际贡献度和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参与者,四是引领航运造船等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五是构建水上安全链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职能定位,发挥好技术服务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助力航运产业链构筑起全生命周期、全时空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机制灵活、覆盖全面的合作共同体,为航运生态“获取能量”探索新模式,发现新源泉。
另外,中国船级社将与产业链相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规范标准升级。我们知道,一项技术,只有成为一个体系时,才具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50年代多式联运集装箱的发明推动了贸易发展,加快了货物的交付,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拓宽了商品的供给。我们甚至可以说,多式联运集装箱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全球货物贸易。但它绝不只是一个铁箱子那么简单,它是一套标准,统一了全球集装箱的尺寸、强度和吊点,从而完善了世界各地起重机、轮船、卡车及火车的设计。60年代中期,全球标准开始形成并普及,集装箱多式联运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全球贸易量和全球财富因此暴涨,并以新的增长率持续上涨数十年。
古人云: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三个共同体建设是一个美好的目标,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胸怀全局,推动行业命运共同体建设往深处去、往实里走,助力国际航运产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