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000
EPC总承包指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一般情况下承包方根据合同规定,需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及费用支出和施工进度负责。
在EPC总包项目建设中,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可以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解决施工方案中的实用性、技术性、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对于业主方,采用总承包方式建设项目也有显著好处: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建设期间的责任和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合同总价和工期固定,业主的投资和工程建设期相对明确,利于费用和进度控制;将业主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影响项目的重大因素上,确保项目管理的大方向。
虽然我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实行总承包模式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从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各方面制定了国家标准规范,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工程总承包各项事务、各方权责规范不够明确充分,法规执行起来矛盾和漏洞较多,各方利益难以充分得到法律保障。其次,工程总承包市场准入机制存在问题,各省之间或同省各市间的市场准入实施办法不一致,或各部委政策相互有关联又不配套,易造成项目的费用、竣工结算等难以按合同执行[1]。
总承包项目建设中,一些业主对总承包模式仅有初步认识,对具体如何进行总承包项目招标、有什么样的权责并不明确,在确定总承包项目合同价格时,变相地让总包价格变成设计加采购加施工的合价,总承包模式在项目建设中的方案优化、总体协调的价值被忽略,招标时有生搬硬套的现象,这些均不利于总包商积极性的发挥,总承包模式的发展。
第一,总承包企业自身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工程总承包涵盖了从项目设计到最终交付的各个阶段,然而,很多总承包企业尚未建立相应的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没有对总承包项目全过程进行风险管控的能力,造成总承包项目投入多、管理成本高、盈利薄、承担风险高。第二,总承包项目内部运行机制不合理,对企业原有模式过分依赖,原先以设计为主的企业,做总包项目时,对分包出去的施工管控缺失,常出现以包代管的情况。第三,缺乏总承包管理人才。在总承包企业中,不仅缺乏掌握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实施技术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而且施工经理、采购经理、安环工程师等这些专业管理人员也很匮乏,有些是直接对设计人员进行短暂培训后即上岗,让项目建设承担了更多风险[2]。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细化、明确工程总承包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总承包方和监管方各自所具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尤其明确总承包方的具体工作和职责,使得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工作都可以得到明确规定。
首先,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定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其次,增强工程总承包合同可履约性,在合同中明确工期、质量、安环、付款等事项,并尽可能地明确落实业主与各方之间的责任,从而让参与工程的各方都可以明确自身的权责,增强各方对项目建设的统一目标和要求的认识。此外,总承包企业要加强培养总承包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对在总包项目中承担职责的专业人员提出明确的能力和意识要求,除加强专业培训外,还需进行能力监控和考核。并且业主方如参与项目实施管理,应安排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项目经理,业主方的项目经理如果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知识,有利于项目投资管理,对项目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如业主方项目经理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反而会阻碍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总承包企业需要按照总承包项目管理国家标准的要求,依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起总承包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使总承包项目各阶段各项工作有开展依据和要求,同时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有组织地进行项目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监控、分析、不断改进,促进EPC总承包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总承包企业要促进设计、采购、施工单位以及业主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努力实现各方共赢。
EPC总包项目如果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事件,常常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所导致。要确保最终的项目质量,则要通过强化过程质量来实现。EPC总包项目过程质量管控主要分为目标落实和监控检查。总包项目总的质量目标首先要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并通过分包合同形式对各分包单位承担的质量责任进行明确,确定关键、特殊过程,编制施工计划,会同业主、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编制各分项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做到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同时要重视和落实质量监控检查,除要求分包单位进行自检外,总包单位应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建立起分包自检、总包复检、监理跟检的检查制度和特殊过程、关键过程、隐蔽工程各方都必须参加检查、验收的机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最终顺利交付、投产[3]。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探索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绩效,从而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