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彬
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德州 25350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近些年来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外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在整地、播种、收获等环节中均实现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农业机械”是指农业生产中为实现农艺技术要求而设计制造的技术装备,从广义角度,还包括相应农机具管理、运用技术。“农艺”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种植制度及相关技术措施的总称。农艺环节包括作物育种、栽培、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过程及其相应的技术操作。“农机农艺融合”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性能和农艺要求相互适应,构成高效协调的机械作物生产系统,使其能在最小的投入下得到最高的产出。对于农机来说,主要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器具及对应的应用方法;对于农艺来说,主要指农业生产工艺及对应的操作技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加速,农业生产对于农机的引入更加依赖。此时,为了强化农业生产效果与科学性,需要推动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总体来说,需要在进行农机的开发、应用中考量农艺的内容;在落实农艺时注意与农机的应用相配合[1]。
当前要想全面突出管理机制应用成效,要注重发挥推广管理工作整体发展能力。要结合区域发展现状建立完善的农用机械推广应用方案以及机械技术,有助于后续各项推广工作开展。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要从多渠道聘用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全面强化农用机械推广工作。针对工作中存有的各项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报并做好调整工作。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管理,依照各项农业生产制度以及推广管理制度进行重点管控,在各项推广标准中实施推广,保障各项活动全面开展。农用机械应用能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产量,要注重将农业技术与农用机械有效融合进行推广。在培训操作中,要注重选取媒体方式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做好各项内容宣传,提高种植人员了解度。相关管理部门要注重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下乡走访,引导技术人员在基层小麦生产田地中进行技术讲解,在各项条件允许情况下合理指导。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下,农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的核心发展方向[2]。据调查表明,虽然近年来在大力发展农业的产业时代背景下,农机技术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预期发展目标之间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亟待解决,其中生产设备装备水平较低就是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优化农业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装备水平是基层产业机构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来看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进行生产技术研发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需以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为基准,加快对新技术、新器械的研发和推广,并在紧紧围绕“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设备装备水平。
应当严格控制排种器的工作长度,并且要设置合适的转速,最大程度的减少相应的机械振动。地轮主要是要确保耕地的质量,要严格控制好链条和皮带的松紧度,要将悬挂系统调整好以防止地轮打滑[3]。
在播种的时候最好将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cm左右,即使是墒情较差的情况下也不要超过5cm;化肥的播撒深度通常要在8-10cm之间,以便于小麦根系吸收营养物质,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当种子的播种深度以及化肥的播撒深度设置完毕之后,如果要增加相应的旋耕以及化肥播撒深度,或者是秸秆的覆盖率,可以通过限位螺栓来进行调节。每调节一定的距离就会增加一定的深度,然后相应的秸秆覆盖率也会相应增加。如果需要对播种的深度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调节播种器上的螺钉来实现。每下降一个相应的孔位则对应的播种深度就会增加,反之播种的深度就会降低。
对地区小麦种植生产环境进行分析,全面优化调整农机技术以及农机推广管理体系,设定针对性管理方针。要结合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现状,掌握区域小麦种植生产灌溉水源、自然光照等各项参数,提高推广操作规范性。对农机推广经验进行整合,完善管理机制以及管控措施,保障农机推广项目稳定推进,为后续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奠定基础[4]。
综上所述,农机农艺融合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模式不断转为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模式的背景下,对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推动农机农艺一体化发展、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培训、建设示范基地、落实农田整治,促进了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达到了农业生产升级的目标。农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而农机是农艺的物化和重要载体,二者的技术最终都将相辅相成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才能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