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口自贸区营商环境问题探讨

2020-11-27 13:53:11周英楠
活力 2020年19期
关键词:营口试验区营商

周英楠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经济理论教研部,营口 115003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优化政务服务,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营口自贸区建设之始,就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核心要义,一直致力于营商环境建设,自2017 年4 月挂牌以来,营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营口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现状

(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

营口自贸区以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自挂牌以来,根据辽宁自贸区总体方案,涉及营口片区的任务完成率达到100%,提升了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出台了《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方案(2.0 版)》。2019年推出创新政策88 项,形成案例56 项。51 项案例在全市推广,14 项案例在全省推广,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对全市的开放引领和拉动效应凸显。

(二)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建设项目审批等多个领域积极创新,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制度经验。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及无纸化办公,80%审批事项网上办理;一人、一窗、半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企业开办的全流程。多证合一是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举措,“60 证合一”受到国务院关注;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15 天颁发施工许可证成为全省模板。

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探索建立“包容免罚监管制度”,制定了包容免罚监管事项清单、监管档案以及配套惩处机制,对于同时满足首次违法、能够积极整改、非经营者主观故意、违法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等四项条件的违法行为免除罚款。打造“互联网+云智能研判”金融监管体系,对片区内的金融企业进行监控,实现了监控方式从之前的“撒网式监管”向“快速监管”、“精准监管”的转变,提升了营口片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水平。

在推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创新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用一份“白名单”,实现了通关“零待时”,在治理理念上实现了从模糊管理到清单管理,从便利政府到便利市场主体的转变。推动形成国际绿泥石海运规则中国标准、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做法,有效降低了绿泥石出口成本,提高了绿泥石出口的便利化程度,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特色产品加入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二、营口自贸区打造优良营商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改革创新不系统

目前的改革创新成果多属于技术上、程序上、时间上的简化和优化,“小切口”“微创新”“碎片化”现象严重,真正的系统集成性改革创新较少,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优质案例还不够。

(二)开放水平还不够高

营口市自贸区与国际交流合作较少,协同发展能力不强,综保区刚刚封关运行,尚未完全发挥平台功能,产业外向度不足,实际利用外资水平较低,区港联动水平较低。

(三)经济发展距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距离市委、市政府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距离预期还有差距,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营口自贸区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营口自贸区的首要任务,应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或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推动行政审批提档加速,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在完成国务院复制推广任务的同时,主动对标上海等先进自贸区的先进经验,找准差距、弥补不足,缩短营口自贸区自主探索时间,使其他自贸区的成熟经验在营口自贸区快速见到成效;同时,依托强化协同发展,实行并联管理,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整合,积极推进与港口、园区和重点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加快与辽港集团的一体化发展进程,探索建立“营口综合保税区+多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物流新体系,探索与营口开发区、沿海产业基地、盘锦辽东湾新区、等地的市场对接和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自贸区的政策外溢作用和辐射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简政放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首先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向市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注重要上下联动、整合多职能部门系统。比如,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可向下级行政管理部门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可借鉴其他自贸区的经验,河南省政府向自贸试验区放权的基本原则:“凡是下放后有利于自贸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凡是外省向自贸试验区下放且符合我省实际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律下放自贸试验区实施”。二是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限。营口自贸试验区已经大幅调整了行政审批事项,但是仍然有可压缩的空间,可通过简化手续、实施备案管理的等方式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市场主体的时间成本。

(三) 优化政府服务方式

一是形成需求导向的工作机制,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面学习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同时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定期与企业进行座谈、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难点和堵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激发市场的潜力和活力。二是建立政企之间长效沟通机制,建立政企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比如,可以建立“企业服务室”,将自贸试验区及各片区的政策前沿、改革动态、创新举措等快速传达到企业,为企业及时传递市场、政策信息,为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政策尽快找到项目落地载体。同时,企业也可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需求,为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具体落脚点。

(四)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深度挖潜现有企业资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做好“小升规”培育工作,确保经济健康稳定运行。

全力以赴做好“四个一”帮扶工作。加大企业走访调研力度,通过现场办公、企业家座谈、项目联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从项目储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直到投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服务,为项目顺利落地“清障”。

推动创新性企业发展。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为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围绕高新区提档升位,对标找差。努力培育一批有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研究制定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促进更多企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加强应用范畴,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含量。

(五)发挥引擎作用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提升

落实习总书记“东北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要求,建平台、强载体、重协同,推动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一是开放平台载体日趋完备。营口综合保税区,作为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目前大连关区唯一的综合保税区,2017 当年申报,当年获批,一年建设期内完成验收。2019 年4 月顺利运营,在全国综保区审批验收史上首开先河。目前,营口综保区注册企业91 户,汉吉斯国际冷链枢纽、凯玟糖业年产25 万吨精制糖加工、中顺物流总部经济等优质项目落户。易捷跨境(营口)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顺利运营。投资2000 万元的国际邮件(快件)中心即将投入运行。二是开放倒逼改革创新。三年来,围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出创新成果24 项。如,推动形成国际绿泥石海运规则中国标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实现了通关“零待时”,被国务院纳入第五批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猜你喜欢
营口试验区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18个自贸试验区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4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8
营商环境软转型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8
高分-2卫星营口融合影像
国际太空(2014年10期)2014-07-25 0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