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管理局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我国大坝按照主管部门的不同主要分为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大坝。水库大坝以防洪、灌溉为主,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全国的水库大坝安全实施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1]。水电站大坝以发电为主,电力企业是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的责任主体。国家能源局负责大坝运行安全综合监督管理,其派出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负责大坝运行安全技术监督管理服务。
近30a来,通过全面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落实大坝安全责任,建立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建立运行管理督查制度,大力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大坝安全应急管理,我国大坝安全状况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1)落实责任,推进改革。各级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标准体系的同时,落实大坝安全责任制,按要求对水库大坝进行注册登记及对水库进行确权划界,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制度,实施水管单位年度自检、主管部门年度考核。同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长效运行机制。(2)开展大规模除险加固。水利部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开展除险加固工作,基本消除了5万余座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保障大坝及下游人民群众的安全,提高了水库防洪及水资源调控能力。(3)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水利行业强监管需建立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根据运行管理问题的数量与类别,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同时,建设水利市场信用体系,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4)大坝安全日常与应急管理。各级水库管理单位对水库进行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定期进行大坝安全检查,安装相关安全监测设施,并制定科学水库调度方案,确保水库大坝安全和效益最优。同时,逐库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编制,提高应急预案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2]。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大坝安全管理方面已形成了安全建设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长效运行机制,病险水库数量逐步减少,工程安全状况显著改善,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应用程度不断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已由大规模筑坝转入水库大坝运营与管理阶段。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水电建设起步早,在大坝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时间相对较长。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内建坝已基本完成,之后进入大坝管理时代,先后经历了初期(1929~1970年)、发展(1970~1986年)和法制化、科学化管理(1986~至今)等几个阶段。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实际国情,我国大坝安全管理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异,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在大坝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坝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大坝安全监管方面。国外大坝安全管理体系中,通常由业主进行大坝日常运行维护以及安全检查、检测等,并定期向管理机构提交大坝安全报告。因所拥有的水库能产生效益,所以业主可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自主权,更好地管理水库。政府则负责制定法律法规,设置监管机构,对大坝业主实施监督。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对大坝安全监管职责存在界定不清晰的现象。我国小型水库占比约95%,大多位于农村或偏远山区,这些小型水库基本上归国家或农村集体所有,其中小(1)型水库多属国家所有,小(2)型水库大部分属农村集体所有。然而由于小型水库数量多、归属权复杂且部分位于偏远地区,监管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2)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国外从法律上规定了业主对大坝安全负责,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详细规定设计、施工、运行各个阶段的管理内容。如美国颁布的《水资源开发法案》中的“国家大坝安全计划(NDSP)”将分散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纳入完整的管理体系,并明确了具体分工,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大坝安全管理的行政措施和技术方案。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条例很多地方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需求,如法律环境、水库大坝功能和水库管理范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水库大坝应急管理、降等报废、年度报告等新的制度推行仍需要法规依据。
(3)我国颁布的《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洪水风险图编导则》《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对大坝管理单位制定水库应急调度方案、工程应急抢险计划、溃坝应急逃生方案、预警和预报、人员转移的应急措施等有明确要求,但对于突发紧急事件的识别、判断及事件影响评估多为定性描述,尚难以指导实际操作。此外,需对溃坝洪水与淹没分析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应结合应急预案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因此,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大坝安全性态演化规律,加大安全创新技术应用,并通过工程手段加强病险水库加固、灾害防治和预警等工程建设,提高大坝自身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法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大坝风险管理水平,树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理念,建立大坝安全经验反馈机制,重视环境、生态安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