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华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1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客户的长期支持和彼此合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企业为了维护客户以及争取更多的客户,通过赊销的方式刺激销售额的增长。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配套政策不健全,很容易导致信用缺失以及质量不达标的企业拖欠账款,让企业付出惨重的代价[1]。因此,面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以及企业都必须反思信用的重要性,寻求高效的信用管理模式以及质量的管控,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用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权益授信活动和信用决策的科学管理,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从现代企业管理职能角度分析,加强信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政策和制度,协调各部门工作展开,收集客户信息,并对企业的债权保障、信用额度授予和应收账款回收等环节全面监管,保证企业资金安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换对信用的需求是最迫切的,市场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下,通过信用交易的形式,可以使交易不在即时交付和免于担保抵押的情形下顺利进行,这种信用交易是市场经济下交易成本最低且交易效率最高的市场交易方式,也是市场交易的最高级形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主要特征的观点,并指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在社会信任关系的建设过程中,认证活动作为建立和强化信用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认证等合格评定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国家信用体系发挥作用,形成并强化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在人的感知体系中,信任感产生安全感,而安全感则是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成熟和完善,社会主体的信用意识提升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而认证行业的未来发展可能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相契合。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产品的复杂程度、服务的周期长度、产品及服务的自身风险以及市场主体的诚信风险都会增加交易成本。通过认证及合格评定活动所取得的有证明力度的信任,则可以有效降低经济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社会主体的认证成本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脱离,并转换为增强社会信用的生产经营性成本,通过取得的市场信任获取额外的经营资本和经营利润,实现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杠杆作用[2]。
品牌就是“信任”。认证的本质是传递信任,信任的建立需要靠每一个认证人员专业的技术、尽职的工作和尽责的服务。随着认证行业的改革,认证机构间的竞争白热化不可避免,而能否存活的关键就在认证机构的品牌。一个认证机构可以大而全,也可以小而专,但专业、责任与担当将是未来认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认证行业的逐步放开,认证机构需把握好市场经济必经的信用体系建设阶段,主动适应并开拓市场,树立起中国认证行业的民族品牌。
大数据、云计算、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发展,认证活动过程中的抽样、检测、检查、审核、评价、监督等每一项都有着技术创新的空间,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认证行业,用技术引领服务的提升才是认证行业发展的出路。在认证活动的全过程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使认证过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让信任的传递速度与数字时代相匹配,才能更好发挥认证人员的价值,用认证人员的专业、尽职和服务,带动认证有效性的提升,以有效性的提升树立认证品牌,最终让品牌的价值在信用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双重作用下服务市场的发展,实现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
为了提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用公共信息平台,完善政府公开制度,整合各个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及时在平台上反馈和共享。对于收集得到的企业信用信息,需要经过相应的加工处理后方可存入到数据库中,定期向社会公示。企业信用信息库成本较低,效率高,有助于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3]。
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配置合理的人员负责应收账款相关工作。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应收账款总额和具体位置,每月总结和清理应收账款。签订明确的合同,追踪企业的财务情况,综合评估后寻求合理措施予以防控,最大程度上规避坏账现象出现。
政府部门是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导部门和监管部门。作为权力执行机构和执法机构,政府部门往往就会一味地严厉执法而忽略了社会各阶层的实际情况。企业是社会发展的输血机构,政府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引导企业进行诚信经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政府部门应该从管理型转化为服务型,从强制手段转化为引导手段,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监管。
总而言之,企业资金信用管理及风险的有效防范十分重要,其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际组织践行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统筹规划、优化融资结构、加强风险控制,保证安全、稳定的资金链,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追求最大化。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视角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更多企业资金信用管理及风险的有效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