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

2020-11-27 08:11柴宗勇
时代经贸 2020年6期
关键词:总部成员资金

柴宗勇

一、资金集中管理概述

资金集中管理从其本质上来分析,它是一种对资金流转过程进行监督的管理机制,主要是指一些大中型企业以及集团型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将所有成员单位的存量资金集中到总部财务,由总部统一配置和管控,在成员单位有资金需求时,总部财务可以根据其资金预算进行审批划转以及使用监督的管理过程。资金集中管理一般会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统筹性原则,二是相机性原则,三是效益性原则。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积极意义分析

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其运营管理规模大、管理层级较多且内部运营管理关系复杂,资金在企业内部的流转环节较多,管理难度大,因此对其来说,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更具有特殊意义:

一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能够实现对企业总体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安排,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成员单位的资金使用成本。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可以将拥有闲置资金的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起来为资金短缺的单位提供融资,这样不仅为资金短缺单位提供了利率较低的融资,拥有闲置资金的单位能获取一定的利息收益,同时由于企业总体融资规模无变化,只是通过资金调配满足了内部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内部结算大幅降低资金的流转效率,从而降低了资金的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能够通过动态监管实现对成员单位的动态监管,从而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之后,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流转都需要经过总部财务的审批,从而有利于总部财务充分掌握其经济活动的实质和存量资金情况,实现了总部财务对其经营管理活动的动态管控,这对于降低企业总体财务风险十分有利。

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可以确保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提升综合实力。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之后,企业可以从总体战略和价值最大化的视角来统筹配置资金,从而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综合实力的提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分权和集权程度把握不准,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不清晰

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控制是判断企业资金管理集中度的关键指标。一般来说分散度较高的资金管理模式不利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对资金统筹规划,存在存贷两高、资金安全性难以保障以及资金管理风险较高等问题。当前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对资金的集权和分权程度进行有效把控,造成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特征不明显,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优势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方面不足

对资金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控是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资金借贷环节仍然存在成员单位长期拖欠总部贷款资金不还而总部财务却出于维持稳定等因素考虑而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进行管控、不按照计划用途使用借贷资金的现象;二是在资金支付环节风险预警防控机制较为欠缺,经常是在出现风险时临时制定相应的应对和防范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主观性较强,另一方面缺乏体系性,难以形成有效的事前防控。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约束力不强

资金预算是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总部对其下属成员单位进行资金监控的常用手段。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约束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金预算的编制上报环节,总部预算管理部门没有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预算真实性进行严格的审核;二是在资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制定较为较为完善的制度来对成员单位的预算资金用途进行严格约束,存在“总额不超,用途混乱”的问题,事中约束力不足;在资金预算执行完成后没有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评并施以奖惩,缺乏事后约束。

(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待优化

健全科学的信息化环境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的先决条件。在资金集中管理实践中,部分企业受管理成本以及管理体系的局限,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全面,资金预算管理、资金收支、财务核算等不同子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度不足,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了弱化了集中管理的约束力度和效率。

四、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优化的对策

结合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上文所总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角度采取对策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进行优化:

(一)采用“现金池”形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在理论上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采取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较多,例如财务公司模式、结算中心模式、统收统支模式以及备用金拨付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然各具一定的优势,但是适用的范围有限且各具一定的劣势,特别是在集权、分权程度方面难以合理控制,在此笔者建议国有大中型企业采用“现金池”形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现金池”模式主要是指以资金的集中管理作为支撑,同时依托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银行的专业服务,对集团的资金做到统筹规划、随时监管,这种模式的优势也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充分融合了其他几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发挥资金规模优势、降低资金成本以及资金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在集中的同时利用系统赋予了成员单位一定的自主权,有效规避了集权、分权程度的利益博弈问题。

(二)全面提升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风险控制能力

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全面提升其资金风险控制能力,为资金集中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资金集中管理体系中植入必要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即通过提高各成员单位的资金风险意识、结合资金风险的评估评价定性和定量指标建立资金风险预警体系以及要求各成员单位定期提交资金风险评估报告等方式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资金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据此结合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风险偏好等制定应对策略;二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引入严谨的信贷管控机制,以实现对成员单位的内部融资活动的规范操作,降低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三)优化资金预算管理机制,提升其刚性约束力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当在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一是在预算的编制环节实施从严审核的原则,充分结合各成员单位上报的资金预算及其前期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执行结果进行审核,确保资金预算的约束力度;二是在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预算与执行之间的动态联动,确保能够对个各成员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三是在资金预算执行后实施分析、考评、稽核和奖惩等工作,确保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资金预算,从而提升资金预算的刚性约束力。

(四)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减少资金管理风险

要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关键在于提高信息共享度,降低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托当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实现资金收支、资金预算以及财务核算等不同模块之间的资金流转信息共享,降低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壁垒,从而减少因信息共享度不足和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各种利益博弈和资金集中管理风险。

五、结束语

资金集中管理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实务中应当强化其资金集中管理。本文结合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四个角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意在帮助其改善资金管理水平,减少资金管理风险。

猜你喜欢
总部成员资金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叶卡捷琳堡RCC总部大楼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