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信入思,引思入信

2020-11-26 08:57罗鹤军
师道(人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活老师

罗鹤军

“不是说当代文人不锤炼语言,而是没达到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之境,这就需要艺术家建立语言和意义的内在关联,在原初感动中重新使语言和精神合一,只有这样,创作才是从遮蔽走向澄明的旅程,语言才能成为精神的风景而不是一大堆滑翔的能指符号。”齐宏伟《信与思》认为,作家必须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去感悟和发现,通过写作擦亮每一个日子。

翻开自己1988年上初中二年级时的原初日记,回到最初对生活的感动——

3月25日。今天语文课上,我的语文老师荀春宝漫谈写作的好与坏。写作,主要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而不在于老师的指导。老师的指导只是其中一个细小的因素。要想写好作文,平时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要对平凡的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随时把写作素材记录下来,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拈来,左右逢源。果真如此,写作文,就不再头疼了,写作会变成一个创造、探索、挑战的过程。课后,荀春宝老师给我们拟了几个作文题目,我准备仔细想想,照着老师的方法尝试运用,持之以恒地积累,自己的作文水平也许会渐渐地提高。

“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家必须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去感悟和发现,而不是作为一个写手在“码字”。写作的过程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悟与发现,与自己的生命和心血自然融为一体——

3月28日。放晚学的时候,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地上全都湿了,回家的小路上满是泥泞。看到这样的天气状况,决定不回家了,就在姑父家寄宿一晚。吃过夜饭,姑父为我铺床,我也上前帮忙。收拾杂物,整理书桌,铺好床被,忙活了好一会儿。夜深了,我躺在床上,手放在胸口上想:我已经14岁了,离开父母孤身一人到异地求学,一定不能辜负了大好时光。学习不能是五分钟的热度,要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再看这些稚嫩的文字,仿佛看到了自己昨日来时的路。略显发黄的日记本承载着一个“日新”少年曾经的发奋、努力与持恒。

托尔斯泰曾经评论一个人的作品:“你这篇小说除了想写小说的欲望之外一无所有。”没有灵魂的活动,没有内心的生活,没有沉静的思索与体验,写出来的只是一行行没有生命的文字符号。

齐宏伟说,“求学与读书,要有追求知识的乐趣,要愿意去探索世界的秩序和美感,要时时陶醉于种种神圣发现,才能学会敬畏、聆听和进行个人的创造。那些真爱读书的人,随时都能阅读,很快进入状态。不一定到图书馆正襟危坐才能看得进去。”

“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好文章都在孤灯下。”(昆剧 《班昭》)沉潜和安静是为学的基础与根本。冰山一角,海面以下的部分是看不见的支撑与根基。为学之路,阅读是必须的,思索是必须的,等待是必须的。废书不观,搁笔不写,渴求笔墨的自由,近于痴人说梦。保持阅读、写作、思索的习惯,思想才能始终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神游驰骋于书海,每每都能有所斩获。我的同事王宝坤老师微信名叫做“魔胡球”,他在魔方、二胡、乒乓球三个领域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靠的是勤学苦练与坚持不懈。正是由于发自内心的喜欢与操练,他在 “魔、胡、球”三个领域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他曾经和我分享学习心得:“罗老师,你关于学习的解读,联系我自己三大兴趣爱好的体会,让我真正领悟了学习的含义。方法正确,功夫到了,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学习,没有捷径可走。”王宝坤老师每天清晨到校第一件事就是练习二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王老师二胡的琴弦与整个身心融为一体,琴声委婉连绵,如痴如醉、如怨如诉,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康德告诫人们,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孔子说“纵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对随心所欲的限定与补充。自由是一种状态,是指人们因真善美爱的信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状态,自由总是伴随着对社会公义和人生真理艰苦卓绝的追求而产生的。自由境界,说到底是一种深刻的自律精神。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不仅仅是为学问,更是发现和传达对价值的理解与践行。“谁试图去理解,谁就面临那种并不是由事情本身而来的前见解。”(伽达默尔语)整体把握文本、做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判断,需要摒弃原有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与思索,自然地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机联接,采撷、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新知”,于是,阅读便具有了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人,无信而不立。没有对真理的执着和信念,何以为师?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认为:思想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他的思想。他显明的方式并不违反理性,而是提高理性,那不是头脑在思想,而是心灵在思想。

齐宏伟提出一个大问题:“人们为何要读书、学习和教学呢?这该为了探索造物主所赋予的秩序和美感,是为了更好地爱人、助人,为了纯粹求知,而不是为了赚钱和做官。因此知识的体系始终是向造物和人双向敞开的。所学的知识是为了表示惊叹和赞美,是为了去爱和助人,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援信入思,引思入信。

吴小健老师的QQ昵称——“小芦苇”,由来有自。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生而柔弱,是“思想”让他变得强大而有韧性。手头反复阅读的两本书——《信与思》《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正是拜小芦苇老师所赐,阅读这两册薄薄的小书,不经意间推开了一扇窗户,扑面而来的清凉之风令头脑清醒与敏锐。书中许多独特的观点入心、入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读书做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前后已经阅读了近三年时间,仍然觉得很有嚼头。这样的好书并不多见,乃至最近求教于小芦苇老师,希望他能够推介更多这样的精神食粮,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与风景。

“文学让语言成为路,像儿时的黄昏,母亲唤着乳名喊孩子回家吃饭,一个个孩子沿着晚霞笼罩下的乡村小路,赤足回家,那炊烟下锅灶上饭菜是真的,那回家的路也是真的。”齐宏伟的这一段表述令人赏心悦目,感同身受。

那些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探索心灵的书让我佩服,那些不只提供答案而提供迷惘的书让我亲近。

特别喜欢这样一段话:“对于生之尊严和人之尊严,对于生活的可贵和心灵的高贵,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学会感动,学会赞美和流泪,有述说的渴望,显得弥足珍贵。学会赞美,以价值之光穿越事实黑暗。重要的不是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态度和信念去看待生活。”信仰对于安徒生最大的影响是爱的理念。从《海的女儿》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人们看到的是美的毁灭,殊不知作家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主人公的灵魂在信仰中超越了苦难。生活中总有些不如意,可你的生活还要继续。心怀理想,活在当下,是一种勇气,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反之,要求社会来符合自己的理想,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僭越。“适应与控制”值得反复地推敲与琢磨。

以简短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一日日生活的道路清晰而明朗,一笔一画地书写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虽然简短、质朴,但都是出自自己内心的发现与思考,敝帚自珍,弥足珍贵。心中不潦草,笔下顺畅,让文字记录成为构建精神家园的扎实的路——

钱玥同学读书有明显进步,专注而认真。重要的是读书的语气、语调与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从她的朗读的神情我看到了一个女孩学好语文的希望。

一大早,曹国毅小朋友兴冲冲地跑到办公室,送给我一本书。书名是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老师,这是我姐姐送给我的书,我家里还有好几本这种书,我已经读过了。”学生愿意把好书和我分享,愿意接近老师了,也愿意接近书籍了,这些都是教育的变化。

张猛同学的欢乐时光——课间在“善学桥”流连,欣赏桥下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泳嬉戏。有这份纯真与悠闲,现在这样的学生已经不多了。

风儿轻轻吹过,我看到湖边的柳叶从树上轻轻飘落,如同一条条金色的小鱼儿在空中翩翩起舞,投向大地的怀抱。地上已经铺了一层金黄的树叶,走在上面沙沙地作响。

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盛情绽放。穿行在麦田与油菜花之间,衣服、裤子、鞋子都沾染上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粉。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昨天的自己——那个在河边小径上闻香读书的少年。

…………

文学让语言成为路。诚如恩师任祖镛老师的勉励:学无先后,达者自尊。“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第七》)阅读,不是去抄书,或者去记录别人的思想,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思索,以迥然不同的视角去发现、表达与记叙。

表达与思想的积累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深处和生命状态——援信入思,引思入信。走过的每一步,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生命的个人意义。

关于阅读,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人文教育其实就是读经典,读大书。经典是大师用生命写成的,只有早早学会跟大师对话,孩子才能学会拒绝精神垃圾,养成良好的阅读品位。

网络时代,把时间和精力献给手机和游戏的不仅仅是孩子,包括很多有自控力的成年人也不知不觉地沉湎其中。“低头一族”的浅阅读,获得的仅仅是猎奇与花絮,失去的是有品质的思索与发现。在没有发现林茂草丰之前,人们误以为这就是生命的泉源,殊不知,垃圾阅读已经败坏了我们的胃口,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一个人若要有真正创新,必须得有特别的沉潜力,这种沉潜力首先是回到经典的能力,在不断、反复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一个人得到某种“支持意识”,是一个人知识结构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 阅读苏轼的奇文《记承天寺夜游》,心有所悟——

中午小憩,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决定形式。先有宁静欣悦的心境,而后从心田里流淌出清新自然的文章。平常的生活场景——与小伙伴的一次平凡的散步。张怀民——苏轼的一位挚友,因为此篇100字的小文千古留名。君子之交淡如水,两颗跳跃的心灵共对一轮明月,月光之下,静对“积水空明”与 “竹柏影”,这一刻成为永恒,因为闲,因为慢,因为欣赏,因为留心,所以有审美、有体悟,所以经典永流传。

经典是生活不竭的泉源和动力。小大由之,无法回避、无法绕开的是对经典的学习与思考。这是去蔽澄明的必由之路。名师出高徒,那是经由名师的熏陶与感染,经典的力量在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生命的良能。不以东看西,也不以西看东,而是试图带一份超越眼光,以“属灵”视角看 “属世”万象。“不怨天,不尤人”,站稳我们的脚跟,在大地上坚实地走好我们的每一步。

猜你喜欢
生活老师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