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强
中国机械工业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 618000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高,对于人力物力的需求比传统类型建筑施工少很多,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也非常有限,气候环境对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施工影响比较小。在装配式建筑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主流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才能不断增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优化施工成本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提高和管理优化。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也被称为BIM 技术,其应用核心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核心,是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的三维模型,已实现信息化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能够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能够大大增强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工作的质量性和高效性。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特点。首先,能够保障装配式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标准性,能够使建筑物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更加标准,降低设计工作中的误差,消除建筑物部件在组装过程中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对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明显得作用。其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所有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数据信息化转变,形成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大大有利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1]。最后,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部件时,以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基础,可以将相关数据传递给工厂,减少建筑构件生产所需的时间,提高构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基础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包括门窗、梁柱等有建筑物构件,对于各个构件,都要进行详细数据信息标注,以板件的设计为例,板件的材质、厚度、尺寸以及导热性能都是其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基本依据。如果使用传统二维软件进行绘制,无法对上述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说明解释之后才能明确实际施工标准[2]。但是三维模型的应用,就能够将所有构件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说明,对于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安排,施工进度的推进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三维模型能够将材料价格纳入到分析数据库中,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以及工程预算进行合理的控制,除此之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环保节能性,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设计规划人员提供优化措施参考。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首先是从数字化的信息模型构件开始的,这一步骤需要专业图形编辑软件辅助完成,最终形成具有参数化和全面性的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要标注装配式建筑的所有构件的规格尺寸,材质等重要参数,便于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的展开。数据库一旦建立完成,如果对其中一个参数进行修改,与其相关的所有参数都会进行相应的更新,大大方便了设计工作的进行,减少了因参数修改而导致的设计图纸错漏修改其他信息。
与传统结构类型的建筑物相比,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数据信息的需求更加大,只有保证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优势的体现。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收集,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数据库。这样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时,就可以从数据库中随时调取相应的数据信息,不再需要投入人力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有效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应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收集工作[3]。另一方面,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具体工程量进行测算,并就施工成本加以预算,有效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
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把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模型输送到计算机中,就能够形成有关建筑构件的三维模型,可以全面细致的看到构件的材质尺寸和建面轮廓等信息。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局部修改,完成针对构件的拆分。构件拆分的具体的流程如下,先将现浇构件在分析模型中进行拆分,使其成为数个零部件,然后再把这些零部件加以组合。
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建筑物施工和管理模式都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都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特别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更加有效的体现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环保节能发展,就必须对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定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和效率,但与此同时,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加以改善优化提高应用水平。